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即使是比爾蓋茲 也認為美國的十二年國教 運作得不好
2010/09/14 17:26:58瀏覽3966|回應12|推薦153

引用文章 十二年國教能否保證學生未來的競爭力 以及能否就業才是真正的重點

引用文章 Dropout Nation:美國十二年國教卻造成有三分之一中輟生的報導  

.

ㄧ、比爾蓋茲的憂慮

根據報導:比爾蓋茲看「等待超人」挺教改 2010/9/12

比爾蓋茲說他希望大家覺察到「美國學校制度目前運作得不大好,我們需要一些真正的改革」。

比爾蓋茲說,包括微軟在內的一些公司發現要在美國僱用有技能的勞工比較困難,他還指出,許多在地雇用的勞工其實都是移民到美國的人。

他說:「如果你去看看美國一些頂尖學校的電腦科學系所,大部分學生都不是在美國出生的。這件事就足有說明我們教育系統的一些問題。」  <<
詳全文>>

美國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美國他們網羅了天下所有的菁英。

光是華裔、印度裔、猶太裔、以及各地上百萬的菁英,因為留學或是工作而移民美國,他們的第二代就是人才輩出,這些第二代的年輕人有優秀的父母教導,加上美國富足的〝地利和豐富的資源〞,確實提昇了美國頂尖人才的實力。

這些菁英移民的小孩受到父母精心的教導及培育,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出眾,更讓人以為美國的教育是成功的。 

比如說,在前一篇文章:大學聯考學測的考試科目太多,阻礙了學生追求創意,我們提到:

Humming Bird 的女兒(老三)是 排名全美第一的公立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的高材生,也是學校的田徑校隊,還能參加全美高中生鋼琴大賽;伊涵 家的兩位公子都是數理資優生,他們也同時是學校的游泳校隊,更是鋼琴大賽的常勝軍最愛小提琴 家的公子們都能擔任青年弦樂團的小提琴首席 (Concertmaster)。讓我們見識到在美國的資優生一樣能兼顧到學業與才藝的養成。

在這裡,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到,這些成功案例的背後 都有一位高學歷的留學生 全職媽媽 在培養他們的小孩。

.

然而,比爾蓋茲 看到的是什麼? 比爾蓋茲 憂慮的 又是什麼?

比爾蓋茲 看到的是:「成功者都是移民到美國的人」。

比爾蓋茲 憂慮的是:「如果美國沒有好的教育,美國人就做不到這一點」。

比爾蓋茲 有把移民當成美國人來看嗎?

美國人怎麼看待美國的教育? 時代雜誌 (TIME Magazine) 指出 Dropout Nation:美國十二年國教卻造成有三分之一中輟生的報導明顯的警告後段班的學生絕對不適合美國目前的(十二年國教)高中教育。

.

二、台灣教改為什麼會失敗?

打從1994年的學運開始,李遠哲被推出來執掌教改之大旗。接著我們看到台北工專因為升格成技術學院,反而使得技職教育體系被破壞。李遠哲更於2001年全國教改檢討會議中提出「廢高職」的意見,從此技職體系遭到汙名化、技職教育沒落,讓原本不適合唸理論而喜歡動手做的學子通通擠向普通高中。結果產業界也找不著適合的員工,學子又大部分學非所用。不但浪費教育資源,也加速了失業率的升高。

而師資多元化,開放各大學都能培育師資,導致流浪教師充斥,師範體系瓦解,大開人情關說之門,從此師資的品質管制失控。

2000年阿扁執政後,更加徹底的實行去中國化,大量刪減國中小學的國語課程,這卻使得國中小學學生的閱讀能力大大的退步;然而在高中以前,所有的學習都靠中文(國語),閱讀能力沒有培養起來,直接影響到了學生所有課程的學習。

我們看到學子的閱讀能力變差了、作文能力也變差了,除此之外,台灣學子的數理程度也下降了。台灣的教育是每況愈下,可說是徹底的大失敗。

.

整個問題看起來就是不重視基本的主科核心課程,教材東一點、西一點,〝雜亂無章〞、〝華而不實〞,看似多元學習,事實上卻都是淺嚐而已、不夠深入,完全沒有競爭力。

根據報導:港學者看台灣/學生基本功不好 只能教花拳繡腿 2009/10/5

段樵對台灣教改太「理想化」感到憂心。他認為李遠哲主導的台灣教改,較適合富商巨賈的二、三代,但在台、港教育應先求功能性和實用性。  <<詳全文>>

真的,台灣現在的課程是雜而不實,主科能力變差,令人擔心。

台灣的學子要面對大陸名校學子的競爭、以及印度學子英語的優勢,台灣必須將教改的錯誤除去。

現在已經不是能不能上大學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競爭力的問題!

對小孩的教育,我們知道水準應該在哪裡。我們關心教育 自然希望全體的學子都能受益。

在台灣就業金字塔,至少應該提供50%的技職教育,讓需要就業的弱勢族群能學得一技之長,順利就業。因為在台灣,包括傳統的工作,至少50%以上的工作 技職教育畢業生就足以擔當。

賸下想要繼續追求高學位的學子,也應該提供能有競爭力的課程規劃,至少別輸給在亞洲的大陸和印度。而台灣高等教育的基礎幾乎是花拳繡腿,令人擔心。

.

三、學校教育要從根本救起

時和 有三個小孩,從他們受教育開始,時和 就關心他們的學習與成長。由於三個小孩都是就讀公立的高中、國中及小學,所以 時和 對於公立的學校所面臨的教育問題感受特別深刻。

坊間從2007年開始瘋「芬蘭熱」,2007年 陳照雄 出版 芬蘭教育制度-建立平等、安全、福利之社會2007年 天下雜誌 介紹 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2008年 陳之華 出版「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等。

所有作者都強調芬蘭小學的教育重視閱讀,他們強調要將跟不上的後段班拉起來,因此芬蘭是提供額外的經費輔導程度落後的學生。例如:

提升學習遲緩者的學習能力,芬蘭專注策略的另一個重點。教委會的目的讓「每個」小孩都具備基本能力,當學生出現短暫學習困難時,老師會立即提出矯正計劃,在課堂上或放學後進行個別輔導,費用由政府負擔。芬蘭有將近20%中小學生接受額外學習輔導,OECD國家平均只有六%。在老師早期介入輔導後,有輕微學習障礙的小孩都進步很快,一兩個月之後,就不再需要「補救」。  <<詳全文>>

.

由於 時和 有三個小孩受教育的經驗,即使沒到過芬蘭,只要是按時參加學校的家長日、關心班級的經營 以及小孩的課業,時和 ㄧ樣領悟出相同的道理。時和 寫教育方面的文章 完全是根據三個小孩學習的狀況 有感而發,所得到的結果一樣是得重視閱讀及輔導後段班的同學。以下列出時和 教育方面相關的文章。 (假如讀者有注意到日期,很多文章是在2006年Post上網的,比「芬蘭熱」還早。)

關於閱讀:

國小的國文堂數太少 2006/2/20
台灣的教育小學就出了問題 2006/3/14
國小增加國語文課程時數刻不容緩 2006/4/11
Knowledge vs. Language 2006/4/24
小學國文基礎差,作文差,到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就很可能永遠跟不上了 2007/3/23
「北縣國小9月起每周8堂課 搶救國語文」有感 2007/8/23

關於輔導後段班的同學:

政府應該編列預算,強制要求後段班同學參加由政府補助的課後輔導 2006/3/15
政府應該要重視後段班同學及職業教育 2006/3/18
國小課後照顧 師資仍應有一定之水準 2006/3/31
課後輔導較小班制更重要 2006/8/2
政府應該關心「班後段」及「後段班」刻不容緩 2006/12/11
一切都得從根本做起,向李家同校長致敬 2007/5/2
是家庭的問題 造成 有問題的孩子 2010/8/26

.

時和 也寫過一篇 芬蘭教育的作法能移植到台灣嗎? 時和 認為台灣能做得更好。

.

四、教改能否成功 端視 技職教育能否成功

時和 教育方面的文章中 有一大部分是強調技職教育的重要,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有很多孩子無法有效的吸收純理論的課程。他們喜歡動手做,喜歡由動手做的過程中 學習新知。

台灣教改的失敗在於只注重純理論的普通高中,教改學者都頂著博士學位,都強調知識經濟的重要。然而他們卻不了解 「有些學生 就是無法直接了解純理論的課程」。

時和 三個小孩都是唸台北市的公立國中,時和 看到的數據是:國一學生有40%月考考試平均不及格;有 60% 的學生數學不及格。可以說 針對學業上,在國一時已經陣亡了一半的學生?

時和 三兒目前是國二升國三,在暑假 (滿分為400分) 的 (仿基測) 模擬考中,60%的學生考不到240分。時和 相信全年級至少 50% 的學生 即使將來去唸普通高中,他們的學習成果將仍然是事倍功半。

時和 認為義務教育不應該是放牛吃草。時光寶貴,對於尚未開竅而無興趣升學者,學得一技之長更重要。

政府應該加強宣導技職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宣導行行出狀元、職業無貴賤的觀念。畢竟在社會上 50%以上 的工作只需要技職畢業生就足以擔當。

如此,成績還不開竅的學生 也能在社會的祝福下 經由技職教育、經由動手做,而能找到屬於自己自信的一片天。政府只要加強推廣在職進修、成人教育、以及終身教育,任何人在適當的時機 都有可能繼續學習。

時和 也是認為「與其推動十二年國教,不如加強技職教育」。時和 認為不管是現在或是未來,政府都應該關照到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弱勢的後段班同學。政府也應該辦好技職教育讓無興趣升學的同學學得一技之長。

讀技職學校是進可攻退可守,畢業後可立即就業,畢竟社會上超過50%的工作只需要技職畢業生就足以擔當。倘若行有餘力,想要繼續深造,讀技職學校ㄧ樣可以報考科技大學,然後讀研究所及博士班。南港高工就有畢業生分別就讀台大及清華的博士班。相信其他的技職學校學生也一樣的出色。

時和 認為政府若能辦好技職教育,家長必定願意讓沒必要唸大學的小孩及早去學一技之長。剩下要追求高等教育的同學,就可以提供他們夠水準的學程。時和 認為這才是多元教育的真諦。當然這多元教育是否能成功?根本在於有完整的技職教育。

.

關於技職教育:

歐巴馬國情咨文中所強調的教育政策 
十二年國教能否保證學生未來的競爭力 以及能否就業才是真正的重點 
哀教育部消滅高職
技職教育的沒落居然影響到男性的就業
十二年國教無法培養出專業人才
專門技術必須及早培養
好的技職學校勝過多數的大學
與其推動十二年國教,不如加強技職教育

.

五、語文與數學 是高等教育的基礎

時和 認為 國語、英文、及數學應該是國民小學的最核心學科課程;音樂、美術勞作、和體育是術科的最核心課程

在高中以前,所有的知識都是透過中文來學習,而且中文是文化的傳承,在全球十四億的華人地區,中文是所有文化創意產業的根本。

英文是與國際接軌的工具。在台灣,上大學以前的知識學生學得都很紮實,但是上大學以後受限於英文,讀原文書變成是障礙。當無法吸收新知時,當然就無法判斷所找到的答案是否是最佳的。

對台灣的學生而言,要想找到最佳的答案,還是要多方的參考文獻及新知,英文的能力更顯得重要。台灣大學生的英文要是能再好一點,那他們將更有自信!因此台灣學生能否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在於台灣學生的英文要能再好一點。

至於數學是科學之母,數學好,學生才能攻讀理工科,以及做經濟和財務金融的數學分析。

.

關於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

國語、英文、及數學應該是國民小學的最核心課程
從哥斯大黎加斷交談語言教育
既然英文好就代表研究能力好,為何不從小學開始加強英文
到底要讓孩子學多少英文和數學?
孩子、該是加強英文的時候了
98 課綱應該徹底重訂
台灣教改失敗在於不重視核心課程
台灣教育的癥結
李家同表示,小學教育是所有學問的基礎
從「學測英文作文抱蛋人數高達2萬2462人」談起
「台北縣從小一開始每周3堂英語課」有感
台灣的國高中教育制度可能只適合最頂尖的至多到前 top 30% 的學生?
應該何時開始學習英文和數學?
國高中的公民課程課綱 應該徹底重訂
評論:港學者看台灣/學生基本功不好 只能教花拳繡腿
歐巴馬國情咨文中所強調的教育政策
教改最大的錯誤就是延後分流,莫名其妙增加沒有急迫性的通識課程,卻排擠到了更重要的主科課程
中文與英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大學聯考學測的考試科目太多,阻礙了學生追求創意

.

六、沒有查核點的十二年國教 絕對是災難

Dropout Nation:美國十二年國教卻造成有三分之一中輟生的報導 

美國版的時代雜誌 TIME Magazine, April 17, 2006 該期的封面主題報導為 "Dropout Nation"。可上 Google 網站,用關鍵字 "Dropout Nation" 蒐尋。內文報導美國在大力推動十二年國教後卻造成有三分之一的中輟生。內文中還提及,強拉學生回學校的做法反而讓他們結成幫派  (clique)。   <<詳全文>>

.

上課聽不懂枯坐 李遠哲:是種暴力  2008/09/24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則說,教育應因材施教,但國中以後程度跟不上,沒有補救,上課完全聽不懂,還要在教室坐8小時,這根本是「暴力」。

他說,教育應透過小班制、特別指導等方式去努力,並應該更有彈性。台灣有前段班、後段班,很多人被遺棄,但北歐國家花很多錢補救教學,去幫沒有跟上的學生,他進一步表示,如果12年國教仍是如此,「會糟糕」。  <<詳全文>>

2008年大選後,李遠哲可說是完全和教育撇清關係,他這時的聲明反而是由衷之言。倘若當年他執教改大纛時能有此認知,教改必然不會被惡搞至如今的慘狀。

李遠哲自十五年前開始就主持教改計劃,他十五年前怎麼沒有看出這種現象?

九年國教已經被教改改得滿目瘡痍,還要喊十二年國教?似乎沒有看清楚美國推行十二年國教造成三分之一中輟生的殷鑑。

.

關於十二年國教:

與其推動十二年國教,不如加強技職教育
Dropout Nation:美國十二年國教卻造成有三分之一中輟生的報導
假如12年國教再加上常態分班,那真的會造成〝要兔子等烏龜!〞
十二
年國教無法培養出專業人才
十二年國教獨厚都會區
零分也能上大學,代表大學文憑不值錢了
必須在小學舉行會考,必須要求小學生的素質
十二年國教對弱勢家庭的學子絕對是不利的
十二年國教能否保證學生未來的競爭力 以及能否就業才是真正的重點

.

七、結論

憂國憂民的人士會希望透過教育能讓學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出路,並達到國富民安的理想;有錢人家希望小孩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平順美滿,出路不是問題,家長都安排好了;貧苦向上的家庭希望小孩能透過教育而翻身,小孩必須出類拔萃,才能出人頭地。

台灣的教改學者都是留學美國的,他們的學業基礎都是在台灣培養的,而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然而我們真的不了解:是不是因為他們是在美國拿到的博士學位,他們就以為美國的基礎教育比台灣成功?

很多教改學者的小孩都是在美國出生的,因此這些小孩很多在長大後就繼續在美國讀大學。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和洪蘭曾經疏忽,在小孩語言還不靈光下,讓別人幫忙帶他們的小孩,由於沒能及時做課後輔導,導致小孩在台灣讀得不順利。

前教育部長杜正勝的小孩所鬧出來的新聞總是讓人搖頭嘆息:杜正勝當兵兒子違軍紀 色情場所慶生找辣妹 (2007/1/25);前教育部長杜正勝的兒子上夜店 「盜刷」老媽的卡 (2010/5/10)。時和 就常在想:怎麼所找的教育領導人 都無法教好自己的小孩?

很多教改學者強調快樂的學習,但是在快樂的學習下 家長必須全盤的付出 幫小孩打好基礎。比如說,倘若小孩已經跟不上進度了,家長一定要全力的補救小孩的課業,否則全班都會被拖累,整個教育成果就會變成沒有競爭力。美國的十二年國教卻造成有三分之ㄧ的中輟生,就是慘痛的經驗,請參考 Dropout Nation:美國十二年國教卻造成有三分之一中輟生的報導。 

台灣教改學者常突顯他們有能力揪團讓自己的小孩自學、參加森林小學、或是全人高中,比如說,人本基金會的史英讓孫子就讀森林小學、教改先驅黃武雄教授讓兒子就讀全人高中等,他們因此大言不慚的要求學校鬆綁教育。

然而關於多元學習,只要一樣能達到學校的標準,有能力自學者 社會早就予以肯定。所以即使在 時和 求學的年代,也有檢定考試和同等學力的制度。這些自以為是的教改學者 完全不了解社會上大多數的家庭無法提供小孩額外的學習費用 (聽說森林小學每年的學費要12萬元)、也無法教導孩子額外的知識 (大部分家長並沒有博碩士學位)。體制外的方法標榜的是自編教材、自訂課程進度,也因此每一位自學者的學習水準不見得相同。

由於大部分的家庭並沒有能力為小孩補充額外的知識,大部分的學生必須跟著學校的進度 有系統的學習。一般普通家庭 就像是 時和 ㄧ樣,我們小孩就讀公立的國小及國中,都沒有補習,所有的學習必須靠學校老師有系統的教導。

對弱勢家庭子女來說,學校教得愈少,自己未來的競爭力將會愈差。因此教改以來的教材簡化,受傷最重的就是弱勢的家庭,沒錢補習,無法學到額外的知識。國小教得少、無法銜接國中的課程。主科的基礎太弱、又沒有補救教學,造成學生在學習上出現嚴重的雙峰現象,而且這雙峰現象幾乎和學生的家庭經濟環境好壞吻合。

台灣的教改學者一直貶抑台灣傳統的教育體制,而要追求美國式的教育體制。然而,美國的有志之士早就發現他們的教育體制有問題。

比爾蓋茲覺察到「美國學校制度目前運作得不大好」;歐巴馬在其國情咨文也說:幾十年來,華府總是告訴百姓「等一等」,如今情勢惡化至此,「我只問一句,我們還要等多久?」他說,中國不等,德國不等,印度也不等,「他們重視數學與科學課程,他們不要做第二名…我不接受美國變成第二名」。

在台灣的我們應該要了解到,辦教育一定要務實,穩紮穩打,從基礎做起,重視基本功,重視真正的核心課程。

.

延伸閱讀:等待超人好老師何處尋?...教師節不快樂等待下一個超人?台灣的 芬蘭教育熱與美國教育瘋

碩士生被當大學生用 台灣教育投報率下降 2010/10/1
看問題/愈改愈糟 教改聚焦中後段吧 2010/10/5
扛鐵軌養路工 9碩士也來搶! 2010/10/8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pe&aid=4410612
 引用者清單(2)  
2014/10/03 01:30 【udn】 這有其他商品!99 學得 國小 用美比價
2010/09/23 00:42 【思考者的網誌】 台灣的 芬蘭教育熱與美國教育瘋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ggyywk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芬蘭也沒有實施12年國教!
2010/09/15 23:38

我對芬蘭教育了解不深, 但每每看到介紹芬蘭教育的文章, 幾乎都是只講好的一面, 有的甚至明顯違反人性常理, 那他們實際到底是如何執行才辦到的? 遇上那些困難? 台灣有沒有這樣的客觀條件能配合卻都是含糊帶過, 所以我對芬蘭神話一直存疑!

芬蘭教育中把學習落後的學生額外撥資源課輔這點非常可取, 但我對兔子必須等烏龜這種共產教育理念非常不認同, 明明千里馬可以日行千里, 你硬是只給他五百里的糧草要他等烏龜, 簡直是埋沒人才, 違反因材施教原則.

這是同一種概念, 不論資質好或不好, 我們都應該盡量對應學生的程度施教, 如果我們願意給資質較差的學生額外資源, 卻對同樣想多要點糧草的千里馬吝嗇, 厚此薄彼這說得過去嗎?

就假設芬蘭教育真的有那麼棒吧, 人家沒有12年國教, 一定有他的原因!

如果芬蘭教育沒那麼棒也沒有12年國教, 那12年國教支持者又一直提它幹嘛?

時和(leepe) 於 2010-09-16 18:13 回覆:

謝謝 Yang Sir 的分享,Yang Sir 很多觀點 時和 都非常的贊成,分列如後。

對喜歡聽音樂的人來說,西貝流士所作的芬蘭頌 是個經典;Sibelius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更是目前國內小提琴獨奏比賽最常被選為飆內心情緒技巧的曲目。例如,2007年台北市的學生音樂比賽 西貝流士 d minor Op. 47 獲得 4 組 第一,包括 2  組大學音樂班、 1  組高中音樂班、及 1  組高中非音樂班,另外還有 3  組第二。

.

>> 但每每看到介紹芬蘭教育的文章, 幾乎都是只講好的一面

時和 也寫過一篇 芬蘭教育的作法能移植到台灣嗎? 時和 認為台灣能做得更好。

無論如何,芬蘭教育 在小學時做得算是很好,他們重視閱讀、重視後段班,教育理念和 時和 是完全一樣的。

對比芬蘭,台灣教改以來的去中國化,刪減國中小學的國語課程,卻反而造成國中小學生閱讀能力 大大的退步。芬蘭重視語文教育,才可能讓他們學子的閱讀能力增強;同理,唯有加強學生中文的能力,國內學子的閱讀能力才可能進步。

.

>> 但我對兔子必須等烏龜這種共產教育理念非常不認同

在台灣在國中小學時 常態編班已經是絕對要遵守的理念,然而班上學生的程度是參差不齊,看起來唯有將後段班同學拉起來 才可能讓教學進度能正常化。

至於好學生,就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其他的事情,比如說是看課外書 或是 學才藝。

>> 人家沒有12年國教,一定有他的原因

九年國教讓兔子等烏龜已經夠久了,高中分流後,好學生是可以開始衝刺了。

------------

時和 曾經碰到過芬蘭的留學生,看起來數學並沒有國內出去的留學生強。

芬蘭學制與台灣類似:國民義務教育九年,學童七歲入學,高中分普通中學或職業學校,均為三年,高等教育機構分大學與工專,正常情形高中或高職畢業通過會考,十九歲進大專院校。

只要重視核心課程:語文與數學,台灣一定會比芬蘭強。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搔到癢處
2010/09/15 09:33

時和說對了一件海外華人很少強調的事,很多華人在西方學習傑出,但是當地的洋人反而沒有。這在澳洲也是很普遍的問題,所以很多澳洲人提到華人,都頗為感冒。幾年前,有人提議學校成績單要排名次,就有人明白反對,因為排名的話,華人及亞洲人都要名列前茅了。

其實移民海外的人,一般父母都是有高等教育的。父母的教育也是決定孩子的學習的重要因素。

還有華人家長重視學習,也是孩子努力的動力。

孩子學習的意願加上學校的資源提供,就一拍即和了。


時和(leepe) 於 2010-09-15 17:33 回覆:

謝謝 Pearlz 的分享,Pearlz 真正說到了重點,家長的高教育程度 絕對是孩子學習的助力。

當然,真正能成功的家庭,家長的EQ絕對都是最好的,能了解小孩的心理、適時的給小孩鼓勵、適時的給小孩提示,都能激發小孩邁向成功的潛力。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