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6 13:36:13瀏覽2730|回應13|推薦135 | |
蹺家、搶劫...少年殺手來自破碎家庭 2010/8/26 報導說:廖國豪的父母在他念國小時離婚,父親染上毒品,多次進出監獄,他由祖父母隔代教養長大。 這又是一個 〝有 家庭的問題造成有問題的孩子〞的案例 。 解決的辦法在於政府要關懷弱勢的學生,包括經濟弱勢、家庭弱勢、甚至是功課弱勢的學生。 這問題真的很重要,想想看,現在大約有七分之一 (異國婚姻) 的〝新台灣之子〞,他們小孩的學習狀況可能會落後。還有單親家庭 或是 隔代教養 都很可能造成小孩學習狀況的落後。 他們需要幫助! . 洪蘭和曾志朗的疏忽 洪蘭和曾志朗的小孩 在八歲時回國唸 (台北市 和平東路 科技大樓旁的) 國立北師附小,是由洪蘭的媽媽帶她的外孫,當時洪蘭和曾志朗在嘉義 中正大學任教。他們的小孩在上國小四年級時轉到嘉義父母親任教的地方就讀嘉義國小。 洪蘭在《天下雜誌》第353期何琦瑜、李忻蒨對她的專訪中敘述:「我的孩子剛開始國語不標準,果子鍋子不分。那時候狀況非常糟糕,我的孩子變得很痛苦,每天一上學就哭,早上爬起來也哭,一做功課也哭,為什麼呢?因為考試少一分打一下,寫錯一個字罰十個,每天十個錯字寫一百個,一百個字寫到半夜十二點,因為一邊哭一邊寫,眼淚滴下去橡皮一擦紙就破掉,非常悽慘。」「變得沒有自信心,他的功課不好,在學校被同學老師嘲笑,綽號叫美國白癡。老師叫他段考請假不要來考,以免把全班平均成績拉低。」「他在美國學校上陶藝課,曾做了一副棺材,要我寄給他的老師,我不敢寄。」「沒想到孩子過了那麼久,還是很痛恨體罰,沒有忘卻屈辱的經驗。」 洪蘭和曾志朗剛回國時 沒有親自帶他們的小孩,讓他們的小孩在校的課業跟不上進度,這也算是一種 功課弱勢的學生。 被打當然是不對,當然是因為學業跟不上進度。倘若當時有人能陪伴他們的小孩做課後輔導、做完作業、及檢查錯字,他們的小孩應當能順利的跟上進度。 洪蘭和曾志朗 當年在小四以前 假如是自己帶小孩,即使是就讀 當時 嘉義民雄鄉的鄉下小學,在他們夫婦倆人都是語言學家的指點下,相信他們小孩的學習成果一定是大放異采。 倘若時光能倒流,回轉到當年小孩子八歲時,想請問 洪蘭和曾志朗:您們還會不會再將小孩讓別人帶? 可怎的,是迷信明星學校(國立北師附小是台北市的明星學校)?是擔心城鄉差距?完全和所謂的〝教改的理念〞背道而馳? 洪蘭和曾志朗 小孩的痛苦經驗 卻不幸的造成 後來的教改執行者 (教育部長) 曾志朗 觀念的偏差,造成整個國中及國小課程教材的簡化,也從此讓台灣學子從小學起的基礎程度落後。曾經 國小的國語課程每週只有四堂課,更造成至少一半的小學生閱讀能力不足。(只因為洪蘭和曾志朗你們的小孩 果子和鍋子不分?) . 政府應該編列預算 關懷弱勢、關懷後段班的學子 整個問題的解決方法 事實上 是很簡單的,就是政府編列預算 關懷弱勢、關懷後段班的學子。請參考下列文章: 政府應該編列預算,強制要求後段班同學參加由政府補助的課後輔導 . 後記 網友 沙塵豹 的文章「多走一里路」提及在台灣已經有很多有志之士開始默默行善、默默地關懷弱勢的族群。 沙塵豹所提到的兩個方法:學校還要更積極的幫助弱勢學子;同時全民要鼓勵社會愛心團體與個人,參與對弱勢孩童與家庭的輔導,這需要政府與學校推廣此一理念,並主動結合社會團體與資源來做。 沙塵豹道出社會的光明面,是社會能繼續祥和的前進的動力。 . 時和 非常認同 多走一里路 的觀點。 小孩會受挫,多半是因為在學校跟不上進度。 時和 的三兒在小三以前也曾經賴著不想上學。 以 時和 的經驗,時和 的三兒是左撇子, 從小寫中文就是狀況不斷,剛開始的小一及小二 也是作業寫不好,連帶的考試也不順利。後來 時和 只好每天盯小孩的作業,每天檢查錯別字等,才將小孩的課業慢慢跟上進度。 將心比心,時和 也是認為對國中小學學生而言,倘若能輔導他們做完課後作業,那這些國中小學學生們必定能跟得上課程的進度,同時也會有多餘的時間能發展個人的才藝或是運動休閒。 . 時和 教育方面的文章中 有一半是強調技職教育的重要,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有很多孩子無法有效的吸收純理論的課程。他們喜歡動手做,喜歡由動手做的過程中 學習新知。 台灣教改的失敗在於只注重純理論的普通高中,教改學者都頂著博士學位,都強調知識經濟的重要。然而他們卻不了解 「有些學生 就是無法直接了解純理論的課程」。 時和 三兒目前是台北市公立國中之國二升國三,在暑假 (滿分為400分) 的 (仿基測) 模擬考中,60%的學生考不到240分。時和 相信全年級至少 50% 的學生 即使將來去唸普通高中,他們的學習成果將仍然是事倍功半。 時和 認為政府應該加強宣導技職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宣導行行出狀元、職業無貴賤的觀念。畢竟在社會上 50%以上 的工作只需要技職畢業生就足以擔當。 如此,成績還不開竅的學生 也能在社會的祝福下 經由技職教育、經由動手做,而能找到屬於自己自信的一片天。政府只要加強推廣在職進修、成人教育、以及終身教育,任何人在適當的時機 都有可能繼續學習。 . 無論如何,社會的扶持是最重要的。適時的幫助,能避免孩子誤入歧途,更能讓孩子及早找到自信。 . 延伸閱讀: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