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變(十六)
2011/05/13 21:50:36瀏覽247|回應0|推薦5

剛開始王濤鑫嚇了一跳,完全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心裡一點準備也沒有就轉換到一個完全漆黑的環境;但畢竟他已經有了多次遊走時空的經驗,所以驚嚇只是一霎那,接著他想到他剛才所喟嘆的事,馬上明白這是哪裡,這一定就是他的金庫,所以他將念頭再一轉,人已經出現在另一個黑暗的空間中,但顯然這個空間比前一個空間要亮一點點,所以勉強能看到週遭一兩尺遠的地方。他轉過頭四面張望一下,就看到電燈開關的亮點出現在自己左側三公尺前的地方。王濤鑫伸出手慢慢往前摸索,不一會就碰到了牆璧,在樓梯邊他找著了電燈開關,將燈打開果然人正站在他的金庫前面。

打開金庫門,金庫內的燈光一起亮了起來,那隻鼎正端端正正地立在金庫中央。

王濤鑫走到那只鼎前,在充足的燈光下,鼎成紅色帶點青色的銅色,圓滾滾的鼎身刻滿了他不認得的雕紋,是不是叫饕餮紋來著還是叫什麼亂七八糟的紋,他沒有印象了!看來有必要再充實一下他的文物史了。只是現階段這只鼎可不能放在這兒,必須要移到裡面一點的地方,這樣才能分門別類──不對,不是分門別類,應該是挪出地方可以放更多東西,從裡往外擺,能放多少就放多少,至於分類,等拿夠數量再說吧!

王濤鑫用手碰觸著鼎想著:

「我既然可以不用搬它,只是碰觸它就可以將它由商朝帶到現代,現在我應該也可以光是碰著它,就可以將它從這裡移到那邊吧!」

他一面想著一面看著金庫最底端的一點,試著將鼎移到他所矚意的那個地點,果不其然試驗成功,才剛想完他與鼎已經移到他所想的位置上了!

有了這樣的經驗,王濤鑫可高興極了,這表示他可以任意拿任何東西,不管多少、不管多重,拿不動只要碰觸一樣有效,這樣一個晚上他可以蒐集到多少古董啊!一個晚上他可以累積多少財富呀!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這可比從銀行拿鈔票賺得更快更多。

高興完了這才想到那只背包還留在朝歌的宮殿中,所以王濤鑫轉念又回到了原地,夜光中大殿上仍不見一個鬼影,自己的背包還躺在原置放那口鼎的旁邊,只不過現在只剩下那只裝滿物件傲然挺立的包包而已。王濤鑫躡手躡腳地來到背包旁,將背包用雙手提起,由於包裡的東西實在太重,費了勁也不過將背包提離地面十來公分,輕步挪到另一側的鼎旁邊,他將背包放回地面,一手提著背包,一手搭著第二口鼎,轉念間人與鼎加上背包都回到他的金庫之中。

將所有物件都擺置妥當,依大小分類(因為不懂怎麼分門別類,只好以大小做為依據)完畢,王濤鑫覺得辛苦一晚實在累斃了,說實在的他的傷雖然好得差不多了,但畢竟是要命的傷勢,所以體力想不受影響也不可能,如今一晚上光忙眼下的活兒就足以讓他氣喘吁吁,實在也沒有興緻再跑其他地方找古物了,所以他決定第一晚的工作就做到這兒,等過幾天興緻來了再來第二攤;至於那些購置的古裝實在一點用也沒有,就被他束之低閣,全塞到床底下去了。

 

王濤鑫乘房裡沒人,將房門上了鎖,再掀開床頭櫃蓋板,挪去被子、毛毯,將裡面的鈔票全部拿出來清點,清點完畢發現還剩七十多萬台幣與一百三十萬美金,台幣顯然不夠,只好走老本行拿著美金去銀樓換台幣了!稍早,由於他從銀行拿的美金多台幣少,所以台幣一下子就不夠用了,連還銀行的貸款、家裡的用度、給工人裝潢施工的費用可不能都拿美金,但他又不能拿著美金到銀行去換台幣,沒有相關憑證銀行會查你手中的美金怎麼來的。所以他只有鋌而走險跟銀樓換美金,雖然在價差上吃點虧,但可以確保銀樓是不會對他問東問西的,換過幾次換出交情來了,銀樓見著他總是二話不說立刻掏錢,卻也顯得乾脆俐索,連上次那十只金元寶也是跟那家銀樓買的,所以只要王濤鑫台幣不夠了,總是攜著美金跑衡陽路。

這一回王濤鑫又換了二十萬美金,變成薄薄的五張即期支票,他很想帶著幾百萬的現鈔滿街跑,可惜一來台灣的治安還沒有讓他放心到這個程度,二來幾百萬現鈔是很重的,又佔著很大的體積,走點路足以把自己累死,所以還是忍痛換成支票來得方便。

當初只曉得要訂製金庫,卻忘了金庫裡還應該有各種尺吋的櫃子才可以存放往後蒐集來的古董,總不能什麼東西都往地上擺呀,而且古董全擺地上也不符合實際需求,雖然通風設備、防火裝置、濕溫度控制都想到了,但偏偏忘了最顯而易見的存放櫃,講出去都會笑掉別人大牙,所以王濤鑫咬咬牙,決定要裝設好這些櫃子。

不過他不敢找廠商至現場仗量訂作,是自己花了點時間把每一個櫃子的尺吋都量好之後,畫出來再找廠商製作,也由於不敢讓廠商親自現場,所以他只能訂製可以自己組合的系統櫃,請廠商完成之後送到別墅門口,再由他將那整批待拼裝的櫃子轉移到金庫內,由自己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將櫃子一個個拼裝完成,有了櫃子,所有盜來的古董一上架倒也有模有樣的。(十六)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e0925y&aid=5208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