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法~(what is time ? 時空虛幻)今日科學淺釋~10
2024/10/11 11:36:18瀏覽59|回應0|推薦2

坐在火車上   可看到窗外一直後退的樹木景象

這"相"(後退的樹木)是真實存在嗎?  -- 有生嗎?   

可是對於站在地面上的人而言    卻看不到這景象(相)~一直後退的樹木

這就是佛法心經裡    說不生不滅的意思  : 

當眼前的現象升起   那是業識在作用   其實不生   當現象消失時   其實不滅

如果是眾人皆見的類似相   佛法稱共業 (譬如 一起同在車上)~

眾人業識中共有的類似業力  如日昇日落   但在南北極與赤道所見  也有差異

有業識(有為法  作用力 ex:在火車上)   才有現象~相   

人看到河水流動的現象也是   在河裡的魚所看到的就不一樣

就個人而言 :  何其自(佛)性   能生萬法  ~ 六祖慧能大師

所以   (前世)造了甚麼業識(資料庫  DataBase)  今生就會看到甚麼景象

一切眾生   心想異故   造業亦異   由是故有   諸趣輪轉(六道輪迴) ~十善業道經

就整體而言  :  何其自(佛)性   本不動搖 ~ 六祖慧能大師

《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

(註 : 見底下   僧肇大師所著 ~ 肇論之 物不遷論)

拜佛念佛等  是改變業識最殊勝難得的方法!   改變業識  可以改變現象!

同一盆溫水  有的覺得熱  有的覺得冷  這就是  諸法空相(心經)  的意思 

結論 : 一切現象   都是業力(科學:作用力)的結果

智者知以   應修善業  ~  十善業道經

時間是資料變化的相對關係

問 : 可是不管時間存在與否   人總是一天天  分分秒秒在老去呀!

ex. 登船(人身)之後  船的移動(能量輻射 有漏法) 造成相對關係的變化 稱為時間  

      在岸邊不動者(脫離六道)   並無船(人身)相對的時間

問 :  在岸邊不動者無時間?  很難想像理解!

答 :  在岸邊不動   是一種譬喻   相對於登船後的變化

       登船(有人身)之後   因為船的移動(行蘊)   所見所聞會與岸邊者不同

       佛法專業術語稱為   見思二惑 

       (輪迴有為法  共有三惑  見思二惑  塵沙惑  無明惑)

       世間用語 : 當局(登船)者迷   旁觀(岸上)者清

       

       因為"你"一直都在船上   如同無法透過想法  去覺察頭髮指甲微細的生長

       要透過更微細的禪(止:停舊習想蘊  觀:新如理思維)  才能徹底解決改變 

       戒->   定  ->   慧  

金剛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問 : 為何需要透過止觀禪定?

答 : 因為"癮"業的力量之所以強固難摧   是透過微細甚如髮絲的想蘊

      譬如   吃飯的餐廳常常要燈光美   裝潢佳   音樂棒  可以增加味覺的感受?

      明明吃飯用的是嘴巴舌頭   怎麼扯到眼睛與耳朵?

      眼耳鼻舌身  透過  意根產生意識Data來做分別   稱五俱意識

      當初是如何迷惑虛妄地一根根如髮絲的纏繞

      或者譬如    如軟體工程師一行一行地在編寫程式 Coder

      現在就得反其道而行  細心真實理性第一根根拆下來 Decoder

      ~所以   修行者常常坐禪的原因   那是在用功拆除妄業   不是在休息

若棄生滅  守於真常  常光現前  根塵(GB)識心(Data)  應時銷落 

想相(KB)為塵  識情(bit)為垢  二俱遠離  則汝法眼  應時清明 

云何不成  無上知覺  ~ 楞嚴經     

在一艘移動的船隻上   所見所聞是永遠看不到真相真理的!

所以   拜佛念經的清淨圓滿功德是殊勝而難能可貴的

    心(靈魂的佛性)被六根對六塵住相綁住相)相)   要脫離時空的桎梏   

    要先減低解脫六根對六塵的癮力  戒->  ->  慧 

    修福 : 船愈大艘   愈華麗氣派   配備良好   一路順風   風平浪靜

    修慧 : 看清真相   了悟真理    到岸上去   脫離生老病死輪迴

修福不修慧   終非解脫因   福慧二俱修   世出世第一

~明朝   蓮池大師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心經     唐朝  玄奘大師譯

走吧 走吧   趕快到解脫的彼岸吧   共同一起到彼岸   圓滿菩提心

脫離時空束縛的現象 :  十字路口監視器~錄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畫面 

認識靈(無色)界眾生   佛說十善業道經-095   自 6:20起

結語:常見詞語

1 內典 : 現象是由內在業識所生  2 外道 : 現象是客觀實質的存在 

那麼岸上所見  與船上所見 有何差異?

宣化上人 白話解說  來源: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譯解 

阿難即從座起。禮佛合掌。長跪白佛。世尊。若此見聞。必不生滅。云何世尊。名我等輩。遺失真性。顛倒行事。願興慈悲。洗我塵垢。

 

阿難聽佛說真性不滅,又起疑心,故即座起立,禮佛合掌,長跪求佛解釋:「世尊,假若此見性聞性,原無生滅,為何世尊,剛剛責我等,遺失真性,顛倒行事?希望佛興大慈悲,洗滌我們被塵垢所遮蓋之迷惑。」

 

阿難以為有生滅,便會遺失;無生滅,是不會遺失。佛是因阿難為顛倒所迷而遺失,不是因斷滅之見而說遺失。因迷而遺失,非真遺失,只是似失而非失。

 

即時如來垂金色臂。輪手下指。示阿難言。汝今見我母陀羅手。為正為倒。阿難言。世間眾生。以此為倒。而我不知誰正誰倒。

 

於是如來就垂下他的金色臂,千幅輪手,下指手地,問阿難說:「你見我的手,是正的還是倒的?」阿難因屢次遭如來棒喝,又不敢以己見來答。故推說:「依照世間一般習慣,認為這樣下垂的手是倒的。而我實在不知道,哪樣是正,哪樣是倒。」

 

真性是平等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減尚不減,哪有失去的道理呢?因眾生迷而不覺,就好像被塵垢所遮蓋而不見,如遺失一樣。佛以臂的正倒,作為譬喻真性不失之理。

 

佛告阿難。若世間人。以此為倒。即世間人。將何為正。阿難言。如來豎臂。兜羅綿手。上指於空。則名為正。

 

佛再追問阿難:「如果世間人以下垂的手為倒,那麼世間人究竟以哪樣是正呢?」阿難這時,不敢推說世間人,就答:「如來的兜羅綿手,指向虛空,就叫作正。」

 

佛即豎臂。告阿難言。若此顛倒。首尾相換。諸世間人。一倍瞻視。

 

佛即豎臂,對阿難說:「如果世間以這為正,像這樣的顛倒,只是首尾相換而已。即下垂的手,換作上豎,就認為正,與臂無增,下垂為倒,臂亦不失。他們根本不知道手臂,本來沒有正和倒,只是自己迷惑,反執著下垂為倒,上豎為正。即是加一倍瞻視,亦即迷中倍迷。」(愚意:倍通背,即顛倒)「瞻」即瞻仰,仰看上豎之臂;「俯」即俯視,俯看下垂的手。無論說正說倒,都不離此臂,但臂根本沒有失去。

 

則知汝身。與諸如來清淨法身。比類發明。如來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號性顛倒。

 

可知我的身,和如來清淨的法身,比較起來,就知道如來的身,叫正遍知,自了知心包萬法。你等的身,執著心在身內,執著法在心外,這就叫做性顛倒身。

 

真心本來亦無迷悟,只是悟時名正遍知,悟亦無所得;迷時叫性顛倒,雖迷亦本不失,只是多一迷很而已。手臂亦一樣,上豎為正,而臂無所得,下垂為倒,臂亦無所失。

略註 : 物不遷論第一  僧肇大師著

  此論俗諦即真。為所觀之境也。物者。指所觀之萬法。

不遷。指諸法當體之實相。以常情(船上)妄見諸法。似有遷流(移動變化)

若以般若(岸上)而觀。則頓見諸法實相。

當體寂滅真常。了無遷動之相。

所謂無有一法可動轉者。以緣生性空。

斯則法法當體本自不遷。非相遷而性不遷也。

能見物物不遷。故即物即真。真則了無一法可當情者。

金剛經原文 :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當我為了讓一般眾生了解真相   我會先用眾生習慣熟悉的角度來說   用方便的說法引導眾生契入佛法   擺脫業識的作用

~我人眾生壽者見  那是扭曲而不完整的看法

以嶄新的角度來透析真理  過去種種錯誤的束縛與偏執就可以放下   理解究竟的真理之後   再重新檢視我人眾生壽者見   那才是我要表達的意涵與目的

冥府敬重金剛經~來源:   金剛經持驗錄

楊炎,宋朝人。有一天夢見父母向他哭泣,

他問父親說:「佛家及道士超度的功德及冥紙金箔有沒有用?」

他父親說:「有用,但是冥間最重視金剛經,

若是能夠為我們印一千本施送,功德最大。」

楊炎於是就遵囑印經施送。

註: 若一時不方便印製施送,可先用恭誦經文迴向  取以代之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8115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