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孩子前世是修行人,轉世有護法神保護
2018/04/10 13:09:17瀏覽5848|回應0|推薦7

早就聽說z師兄家裏有個小佛子。

會念心經,大悲咒,弟子規,還會雙盤。聰明伶俐,人見人愛。

 

百聞不如一見,一天,我和幾位同修來到z師兄家裏,

見到了小佛子,是個六歲的小女孩,長的眉清目秀,非常活潑,

小嘴吧吧的不閑著,也是善緣,我見她就喜歡。

 

小佛子當時就給我們表演了雙盤,還背誦了大悲咒,心經,

還會五體投地的大拜。我教她文殊菩薩心咒,立刻就學會了。

這哪像個六歲的孩子,活脫脫就是個小精靈啊!

  

z師兄講起了孩子的來曆,

有一天晚上夢見觀世音菩薩舉著一個男孩兒,給他送來,

他馬上就說:

“觀世音菩薩,我不要男孩兒,因爲我已經有個兒子了,

我要想要個女兒”。然後妻子就懷孕了,就生了這個女孩兒。

 

z師兄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領去寺院皈依了,成爲一個小佛子。

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從很高很陡的樓梯滾了下來,媽媽都嚇蒙了,

但是孩子竟然什麼事也沒有。

孩子前世一定也是個修行人,轉世就有護法神保護著。

  

z師兄是一個虔誠的佛弟子,早早的就皈依了佛門,主修禪宗,

每天參禪打坐,是個老修行了。

通過多年的打拼,有了自己的公司,商鋪,別墅,還買了一些地。

z師兄用佛法的理念來管理公司,

公司大門上方貼了一張大大的阿彌陀佛像,來來往往的人都會受益。

z師兄寬以待人,苛求自己,善待公司裏的每一個員工。

一次,整個金邊都鬧罷工,所以的工人都不幹活了,

哪些來他的公司,準備拉著工人參與鬧事的幾個人,

看見阿彌陀佛像就走了,z師兄公司沒有任何損失。

  

因爲z師兄廣行善事,不計得失,精進修行,自然就有功德,

在子息上,就能自由選擇,想要男得男,想要女得女。

現在z師兄的妻子,每天也誦地藏經,也念佛號。

女兒有一天晚上做夢,看見爸爸也在天上飛,媽媽也在天上飛,

她自己也在天上飛,三個人都在天上飛,

確實是個有德行的佛化家庭。

現在沒有孩子的家庭很多,非常渴望擁有一個福德智慧的孩子。

建議還是多誦普門品,多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到寺院去拜觀世音菩薩,積功累德,

祈求觀世音菩薩賜給你一個福德智慧的孩子。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4/537006.html)

 

參考 :  (限)告別女兒與家庭 像打翻了五味瓶~智海浪花

 

 

參考 :  大好年華就要被空耗殆盡了~智海浪花

 

簡單來說,因果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種緣起規律。

因,是一切的動機和行動;果,是對動機與行動的回應。

因果業報,絕對不會有絲毫偏差,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動機與行動負完全的責任。

只要播了種子,因緣聚合時,果實一定會成熟;

果成熟了,再次造了因,又成熟了果,導致因果相續不斷。

  

大多數人希望得到善緣福報,卻做出種種惡因罪業,

帶來了痛苦的惡果。雖然我們常常把善惡掛在嘴上,

但所了解的其實很有限。如果明白“十不善業”和“十善業”,

就能對善惡和因果關系有所認識。

  

 

分辨善惡業和果報的大小,不是根據外相,

而是以內在的發心和強弱而定。

 

就像樹根有毒,枝葉花果也是有毒的。

雖然從外表看不出內在想法,但我們應當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

不能以發心清淨作爲藉口,實際上卻是爲了滿足私欲而行惡,

這樣就會造下嚴重罪業。

反之,如果一個人的意念是清淨的,絲毫不涉及私欲,

他的所作所爲就是善業。

  

死亡時,生前的名利、財富、親友等外在擁有,一絲一毫都帶不走,

只能獨自面對死後的經歷。

死亡時的心念狀態,對於往生善趣或惡道,影響很大,

而這又必須根據平時是否累積福報,清淨罪業而決定。

 

 

這時,唯一能幫助我們的,

就是活著時,我們所修行的正法、累積的善念善業,

以及對上師三寶的虔誠心。

在死後進入中陰時,業力是否清淨,是影響我們來世投生何處的關鍵。

  

 

我們在千百萬劫之中,一直漂泊於輪回中,

都未曾得到現在具足三十四種暇滿功德的人身,

以後是否能再得到呢 ?   這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要好好珍惜,精進修行,以免臨終時手足無措。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54/536617.html)

 

 

參考  :  死亡與入胎時顯現的境象不同


 

【我從貧窮到富有的經歷】佛陀教育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g2bYBxM9w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1146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