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限)活在別業與共業的世界~楞嚴經
2018/03/03 09:50:00瀏覽989|回應0|推薦4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

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

又好像眼睛有毛病,生了翳障的人,看見空中有很多美麗的華。

虛空為什麼會有華?

就因為眼生翳障才看見,如果翳病醫好了,空華也就不見。

可是有些愚癡的人,還想在空花消滅的地方,來等待空華再生出來。

 

這裏『翳人』譬喻無明的眾生,以無明力轉換本有的智光,

成為能見的妄見。『空』,指真空。

『空華』,喻山河大地,各種有為相。

雖是無明滅,萬法空,但萬法本來是空,不必等無明滅才空。

肅有無明妄見的時候,身心世界,何曾實有?

亦正如空華,不必等醫好翳病,才知空華消滅。

當翳眼看到空華的時候,應知道這不是真實而是虛幻。

正像如來已證妙空明覺,沒有無明的疑惑,哪會生出無明的幻相呢?

 

汝觀是人為愚為慧。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

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狂癡。

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

佛問富樓那,那個站在空華消滅的地方,等待空華再生的人,

人說他是聰明還是愚癡?

富樓那言,虛空根本就沒有華,只不過眼病才妄見空華。

看見華在虛空消滅,已經是顛倒執著,還要等待華再出現,

(敕即命令之意思)。

這樣的人,實在是顛狂,怎可說這種狂人聰不聰明呢?

 

『狂』就是顛狂,所謂:重陽者狂,重陰者顛。

重陽就是火氣太大,重陰就是水分太多。

亦可作貪名的人叫做重陽,貪利的人叫作重陰。

世界上其實只有二種人,一種貪名,一種貪利。

貪名的人最喜歡人家給他戴高帽子,喜歡人家讚歎他。

其實戴高帽子的人,叫做無常鬼。

人死了,無常鬼就來捉他,無常是不吉祥的意思,

所以還是不要戴高帽子了。

至於貪利的人費盡心機,不擇手段的賺錢,

甚至想盡辦法去騙人家的錢。

一旦死了,只是兩手空空,不能帶分文歸去。

所謂『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

 

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

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

一東一西。先無準的。

怎能一起發現出來呢?

富樓那!好像在水中現出自影,有兩個人站在一起,

一同觀看水中日影,則只看見一個日影。

如果二人分開行走,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那麼,日影也就跟著他們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好像變成二個太陽一樣。可是太陽根本只有一個,

而且沒有準確實在的地方。

 

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

云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

你不應該強辭為難地發生疑問說:

這日影只有一個,為何東西分行就變成二個?

但為何在水中又只有一個,這樣輾轉反復來說一個和兩個,

無非都是遍計虛妄,究竟沒有真理可作憑據呢?

 

繼續閱讀 :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332.htm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淺釋

宣化上人講述  ~  共業與別業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

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阿難,你應該知道,世間所有一切眾生,在這世界上,

生死流轉,有時生天,有時為人,有時為鬼,總在六道輪迴裏,

流轉而不休息,這都是被二種顛倒,分別妄念所支配。

顛倒即迷真起妄,真妄顛倒,迷而不知,致妄生二種分別見妄。

什麼是二種分別見妄呢?

(一)吾人現在之身境,本來是惑業所現,自己別業的虛影,

但因迷惑不知,便妄生分別,執著外境實有。

又如在夢境中,妄生苦樂執著,這便是別業妄見。

(二)所有眾生世界,亦是惑業所現,與眾同分之虛影,

因迷而不知,便妄生分別,執著心外實有,

好像執著空華實有,這便是同分妄見。

 

當處發生,即不離本處發生。本處即指真心,妄不離真,

因真起妄,因妄生惑,因惑造業,而受果報。

造善業就升天,造惡業就下地獄。造什麼業,

就在輪迴裏受什麼果報。

讀這段經文,實在令人驚心,所以要小心,切切不可造惡業,

免得將來受惡報啊!

 

佛法是很微妙的。在佛法裏,感覺不到什麼好處。

在佛法外,亦不覺得有什麼壞處。可是在佛教裏,

一分功,一分過,絲毫不會差錯。

佛教裏,亦是最自由、最平等,沒有專制,毫不偏袒,

為何說最平等呢?

因一切眾生,無論餓鬼地獄、凶神惡獸、惡人壞人,

如肯發心修行,回頭是岸,都可以成佛。

不像外道說,壞人惡人,永遠都壞,無法可度;

猛虎惡獸,性情殘暴,亦不可救。

明朝時代有一位蓮池大師,他便收了一支虎徒弟。

護持左右,可是虎是惡獸,人見人怕,

故大師教虎出入不要直行,虎亦遵命,出入倒行,

人們知道是支善虎也就不怕了。

虎還會到各處為蓮池大師化緣。

人們見到善虎,還爭相布施供養呢!

所以說虎亦能皈依三寶,護持佛法,亦可成佛。

 

佛教最自由,因佛教裏,只是勸人行善,不要做惡。

做惡會自作自受,自取其報。

但佛教不會強迫人去行善,亦不會說,你不聽話,專造惡業,

我會造一所牢獄,把你關進去。

 

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什麼是二種顛倒妄見呢?

第一是眾生別業妄見,即單獨所造之業,是個別的,

和眾人不同。自己見解特別,行為特別,在任何場合中,

都是標奇立異,自認第一,損人利己,好高騖遠,妄見妄為,

所造之業就自作自受,和眾人不相同。

 

第二是眾生同分妄見,眾生共業造成,和一般人是相同的,

如天災人禍,一死數千萬人,這叫同分亦即共業,

大家同作惡同受報。這個見字,不是看見的見,

而是見解的見,即意見相同。因眾生迷物為己,認賊作子,

生出種種妄想執著,由妄生惑,造出種種惡業,

因而一同受惡報。

 

試舉一段共業所感的真實故事。

在民國三十三年,西曆一九四四年,河南省,整年無雨,

土地乾旱,又逢蝗蟲為災。蝗蟲一至,滿天變黑,所有農產品,

都給吃光,甚至一草一葉,也不生存。

當時有一個小童,看見空中有一個老人,將一袋一袋的東西,

從天倒下,落地即變成蝗蟲,遍數千里,積厚盈尺。

人們因太饑餓,故網蝗蟲充饑,以為蝗蟲是食農產品,

不會有毒。想不到將蝗蟲煮熟後,都變成人糞,

再饑餓也不敢食!因此饑民只有逃亡,由河南逃至長安,

相隔八百餘里,一路屍骸遍野。奇怪的是餓死屍骸,都作獰笑,

形貌令人驚心,這便是大家同分妄見,共業所感之報應。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

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

上面所舉的例子,是講別業和同分妄見,

現在是佛詳細來解說別業妄見。

 

什麼是別業妄見?

阿難,如世界上有些人,目有赤眚,即目生紅翳,

夜間看見燈光時,便見四邊有圓形的暈光。

因眼睛有毛病,所以看見幻影,五光雜色,重重疊疊。

 

赤眚代表無明,夜譬喻迷,燈指藏性。

五色圓影,喻眾生之五蘊幻軀,五塵幻境,

因眾生有能見之妄見,故有外境的幻影。

妄見若除,赤眚不起,何來圓形?

好眼表示真智,燈代表真理,以真智見真理,一真法界本無所有。

 

好像現在有人,眼睛本來無病而要弄出毛病來。

我曾親眼見到一個服迷幻藥的人,老是對著牆壁在癡笑。

我問他笑什麼?

他說:真奇怪,牆壁上有很美麗的五光雜色啊!

這就和病眼一樣。無病而食迷幻藥,變成顛顛倒倒。

幻影幻光本來是假,他卻認為是真,這便是身在迷中而不知迷。

 

 

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你的意思如何呢?

這夜間燈明所現之五光雜色,重疊圓影,究竟是燈色,

還是見色呢?是真理實有之色法,還是妄見所成之色法?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

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阿難,如果這五色圓影是燈色,那麼眼睛完好的人,

為何看不見同樣的景象?

只是眼有眚病者,才能看見。如果說是『眚見』,所成之色,

那麼這能『見』已成為圓影之色,

那個患眼病的人,所看見的圓影,又叫作什麼呢?

 

五色圓影,代表五蘊根身和五塵境界。

燈譬如真理。眼睛完好的人,譬如諸佛菩薩。

病眼人則指迷惑眾生。眚見譬如妄見。

這是說:五蘊五塵身界,都非真理所有,亦即是非眚見之色。

因諸佛菩薩,唯一真法界,不見少法可得,何況眚見之色?

眾生因無明未破,執著心重,才有這些妄見。

如果認為這些妄見之色,已成為身界之色,那麼迷惑眾生,

能看見身界之『見』,又應當作何物呢?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幾筵。

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再討論下去,如果這圓影雜色,離開了燈光,仍舊單獨存在,

那麼觀察別的東西,好像圍屏帳幔之上,幾案筵席之間,

亦應該都有圓影雜色。但是別的地方都看不見,

是否離開那燈就沒有呢?

如果說圓影與雜色,離開了看見的作用,還依然存在,

那應該不是眼睛所能看見。何以病眼的人,又能看見呢?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

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因此應該知道,雜色實從燈生,沒有燈光,

就不會現出五光雜色。看見圓影就是眼有病,

眼無病便看不見圓影。燈影和妄見,都是因為病眼的緣故。

沒有病眼,根本就沒有燈影和妄見。如果眼睛良好,

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見燈的光,根本就沒有妄見。

因此不應該執著,圓影是燈光所生,或者是眼睛所見,

也不能說不是燈光,也不是眼睛所見。因為離了燈光,

即使有病眼,也看不見圓影。沒有病眼,根本就看不見幻影。

 

一真法界,根本是無所有,就如好眼看燈,哪裡有圓影?

因一念無明不覺,遂將本有的智光,轉為能見的見分,

有見分遂有相分,而生出種種妄想執著,根身器界。

 

 

大乘起信論說:

『以依動,故能見。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

就是說:『見病為影』,不只所見的根身器界,是無明之影,

就是能見之見精,亦是因無明所起,即影見俱眚,

所以若能照破見相二分,即是真見真智。

 繼續閱讀 :http://www.book.bfnn.org/books2/1330.htm

 

參考 :   楞嚴名詞與科學對照

 

 

超越輪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xNrKRIe1o

 

 

參考 : 3D立體眼鏡 VS 佛教法身原理 ~ 楞嚴經

 

【金剛心陀羅尼經】 清靜佛身論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清靜佛身?

 

世尊曰:自性清靜。是諸眾生,但見肉身,不見法身。

諸佛悟後,常見法身,本來清靜,不生不滅,無壞無成。

在凡夫地,名曰心性;在聖賢地,名曰聖性;

在乾坤地,名曰天性;在菩薩地,名曰佛性;

 

在諸佛上,名曰清靜法身。若不修行,終不能悟本來面目也。

若人求悟,不求師證,認妄為真,日久必成邪魔外道,

成妖作怪,惑亂眾生。生遭王難,死墮惡道,

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1059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