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菩薩有疾:佛法與身心疾病的概論原理
2017/11/12 00:16:08瀏覽219|回應0|推薦0

 

 

 

 

  

 

 

1  浮水木板的面積(眾生相   人相    我相)

 

2  甲板看遠處(壽者相)

  

 

維摩詰經 ~ 不可思議解脫經

菩薩有疾   如何治癒  ?   如何饒益眾生 ?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

文殊師利又問:「那麼何謂菩薩的悲心呢?」

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維摩詰答:「菩薩的悲心是將所累積的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享。」

「何謂為喜?」

文殊師利又問:「那麼,菩薩以什麼為喜呢?」

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維摩詰答:「凡是利益眾生之事,都充滿喜樂無怨無悔 。」

「何謂為捨?」

文殊師利又問:「甚麼是菩薩布施的心呢?」

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

維摩詰答:「所有成就,護佑眾生,完全不求回報。」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

文殊師利又問:「對生死輪迴的恐懼,菩薩應該如何看待?」

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維摩詰答:「菩薩當面對生死的恐懼,一心只仰賴如來的功德力!」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若欲仰賴如來的功德力,該保持什麼心念?」

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維摩詰答:

「菩薩若欲仰賴如來功德,應該向佛學習,把心念放在度脫一切眾生。」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要幫助眾生解脫離苦,著手改變的要點是?」

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維摩詰答:「菩薩要幫助眾生解脫離苦,應該先幫他們除去煩惱。」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文殊師利又問:「要幫眾生去除煩惱,應該怎麼做?」

答曰:「當行正念。」

維摩詰答:「應當時時保持正念。」

又問:「云何行於正念?」

文殊師利又問:「要如何保持正念?」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維摩詰答:「就從不生不滅著手。」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

文殊師利又問:「要怎麼不生?怎麼不滅?」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維摩詰答:「就是惡念不生,善法不滅。」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

文殊師利又問:「善與不善是以甚麼為根本(基礎)?」

答曰:「身為本。」

維摩詰答:「以身為根本。」 

又問:「身孰為本?」

文殊師利又問:「身又是以甚麼為根本?」

答曰:「欲貪為本。」

維摩詰答:「以欲貪為根本。」

又問:「欲貪孰為本?」

文殊師利又問:「欲貪又是以甚麼為根本?」

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維摩詰答:「以虛妄分別為根本。」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

又問:「虛妄分別又是以甚麼為根本?」

答曰:「顛倒想為本。」

維摩詰答:「以顛倒想為根本。」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

又問:「顛倒想又是以甚麼為根本?」

答曰:「無住為本。」

維摩詰答:「以無明(無聊妄想)為根本。」

又問:「無住孰為本?」

又問:「無明又是以甚麼為根本?」

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維摩詰答:「無明就是無明   則沒有根本了。

                 文殊師利!一切法都是從無明妄想而來」 

參考  :   音樂 化學 德國 中醫 與佛法的交會浪花

 

 

 

卡通動畫:念佛成佛二十則 (國語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dUlrymRWxM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0900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