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0/12 08:28:59瀏覽332|回應0|推薦1 | |
小時候我就想周遊世界,不是探奇覽勝,而是想尋找真理。 不期然,我卻在雪域高原找到了最後的歸宿。 永遠我都會記住泰戈爾的那句話:
越是深入音樂世界,越會發現那個簡簡單單的事實—— 緣起無自性。佛陀在圓寂前曾諄諄告誡弟子們: 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故而一切事物必定會消解。 用你的生命去證悟圓滿吧! 確實,透過音樂無自性的分析, 我們可逐步通達一切音響、一切聲音的本自無生的大空性。
卡農2小時 ~ 讀書工作音樂 柔和音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SmGZ-6FiA
圓藏 上海音樂學院 碩士 從小喜愛文藝的我,因受家庭環境的影響, 打幼兒時起便開始了漫長的音樂生涯。 初拉小提琴,中彈古箏,後又研究音樂理論, 直至在無常女神的歌聲中,邂逅佛法。 以其巨大的魅力超越了國家、民族的界限, 成為一種跨越時空的藝術形態。 在這個娑婆世界中,幾乎人人都對音樂有著不同程度的喜愛與執著。 多年的音樂為伴,雖然自己最終未落入「音樂人」的網絡中, 但時常也會傻傻地想:若世上沒有音樂,那人們將怎樣生活呢? 在上海音樂學院一呆就是七年。 面對中西音樂家們創作和研究的歷史, 時常觸發自己想探究音樂本體、揭開音樂實相的念頭。 以至原打算畢業後考托福,到美國哈佛大學音樂系攻讀音樂理論專業。 誰料不期而至的佛法,闖入了我的生活。 因緣的驅使,讓我放棄原有的設計, 來到這虹光縈繞、鮮花遍野的喇榮聖地。 在五瓣聖潔的蓮花組成的清淨聞思道場中, 自己就像一隻小蜜蜂,快樂而勤奮地吮吸著佛法的甘露瓊漿。 上海音院的七年,讓我渾身上下的每寸肌膚都滲透著音符的律動。 而在喇榮聖地一住也是七年。 這七年,佛法的甘霖一點一滴地融入自己的內心, 並漸漸浸透進全身的 每一個細胞, 悄悄擠跑了曾經佔據整個身心的音樂世界。 偶爾在傍晚的夕陽下,看著天邊翻滾飛動的壯麗晚霞, 聽著耳邊隱約傳來的不知名的歌手 在遠山雪峰下高揚飄逸的歌唱, 我的思緒便又拾起當年與師長同學們音歌聲舞的記憶, 不由得就感慨萬千、情難自抑。 每當此時,那遺忘已久的音樂實相問題便又重新悄然浮起。 音樂是以音階、調式、節奏等幾大基本要素構成的, 再加上作曲家、演奏者、欣賞者的完美配合, 便整合成一個生動的音樂世界。 音階由七個基本音高組成:1234567, 若有「1」則才會有「2」音,有「2」音則才會有「3」音, 別的音則以此類推。 反之,無有「3」音,「2」與 「1」則無法建立。 故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相互配合又相互觀待的程序。 如不觀待,任何一個獨立自在的音高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它的特性必須有賴別的音高方 才得以確認。 在這觀待的基礎上,基本音高間的升降變化,派生出美妙動人的音樂。 如D調中的「1"音在G 調中是「5」音, 而在固定音高中則成「2」音。 雖然是同一音位,但其名稱則隨調式而改變。 音樂學專家們也許會說,雖然音樂的名稱不同、作用不同, 但在聽覺 上仍有一個固定音高的概念。 如鋼琴鍵盤上的小字一組中的a音是樂器演奏的定音標準, 這難道不是穩定不變的嗎? 讓我們把問題的探究 更深一步: 音樂乃時間藝術,其「a」音的頻率為440分貝, 即由440頻率振幅構成。若將每一分貝細分析至無分剎那, 這無分剎那亦無有實有的自性, 因這無分剎那亦是依觀待而建立, 無有實質的剎那分貝的聚集組合成「a」的音高, 故而,所謂的標準音 也只是存在於人們聽覺思維中的一個假立概念而已, 並非有個實有 的本性存在。 對音樂的靈魂——節奏來說, 若節奏有個獨立實有的本性存在的話, 那麼所有的音樂都應該是一種節奏型、一種速度、 一種情緒的表達了,那該多令人乏味啊。 事實上,正是相互觀待的節奏關係,才使音樂呈現著千姿百態的局面。 從以上對音樂構成基本要素的分析中,我們已可了知, 音樂的一切表現皆需要以觀待的程序來架構。 無有觀待、獨立實有、恆常不變的音樂性是無法存在的。 正是在這 一點上,我體會出了佛法不離世間覺的偉大智慧, 在跳動的音符中,流淌而出的正是佛法的妙音。 印度最偉大的智者之一, 龍樹菩薩曾說:「有此故有彼,無此故無彼。」 這正準確地揭示了觀待的真理。 正因為觀待,所以無自性。正因為無自性,所以本性為空。 而般若空性恰恰就是佛法當中最有智慧的一道風景。 因此,我們可 以肯定地說:音樂,及其基本原素皆無自性。 而就在這無有自性的極為神奇的音樂空間裡, 古往今來的作曲家們卻插上幻想的翅膀, 無中生有地譜寫出一曲曲天籟之音。 更進一步地考察作曲家、作品及演奏者、欣賞者之間的關係, 你會對音樂藝術的觀待性有個更清晰的認識。 你會認識到如果沒有成千上萬的因緣聚合,音樂根本不可能存在, 也根本不可能傳遞到你的耳中。 那時,你就會不得不歎服佛陀揭示過的「緣起性空」的合理性。
音樂藝術的存在是必須觀待欣賞者的存在的。 他們對作品的認知與評價,決定了該作品的流行與發展趨勢。 離開了欣賞者,作曲家的「兒子」、演奏者的「朋友」 由誰 來「看望」與「交流」呢? 然而每位欣賞者的文化修養、心理素質、社會背景等等 又存在著千差萬別的差異, 這就使得他們在對同一首作品的接納上, 表現出不同的 審美傾向。 這個時候,音樂的獨立性、永恆性又表現在哪裡呢? 同樣,不同的演奏者在處理同一支樂曲時, 每人都會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按照自己的情緒對作品進行演繹。 作曲家有可能去制止演奏者們的這種靈活性嗎? 越是深入音樂世界,越會發現那個簡簡單單的事實——緣起無自性。 佛陀在圓寂前曾諄諄告誡弟子們: 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的,故而一切事物必定會消解。 用你的生 命去證悟圓滿吧! 確實,透過音樂無自性的分析, 我們可逐步通達一切音響、一切聲音的本自無生的大空性。 這樣我們就可將之視為空谷回聲,此時你還會再去實執它嗎? 了知這一點,對世間萬物你還會看不破、放不下嗎? 明白了這稀奇稀奇又稀奇的緣起性空真諦, 我更能無有耽著地、輕鬆愉悅地去體悟音樂的美麗。 緣起真的是不可思議。 那年初春,逗留在東京的我,漫步在一幽靜的石街上。 絢麗的晚霞將夕陽柔和的影子印襯在屋簷下盛開的桃花上。 東京的音樂晚鐘正敲響 著: 667——1667——1……的《櫻花謠》的旋律。 我不覺驀然停下,回首望去——那無人的小徑, 彷彿傳來一陣輕微的木屐聲。心中悠然就浮現出弘一大師的身影, 也許他當年也曾在這條小徑上駐步留連過吧。 那時他正風華正茂、激濁揚清, 不知他當時可曾留意過這東京的晚鐘?這曠遠而清悠的樂音? 幾年後,我終於踏著弘一大師的足跡,也跟他一樣, 於三十八歲時剃度出家了。 我多麼想把這喜悅的甘露, 奉獻給我的老師以及分佈在全世界各地的同學們。 知道嗎,我想念你們、感激你們!唯一的回報,就是用佛法供養你們! 小時候我就想周遊世界,不是探奇覽勝,而是想尋找真理。 不期然,我卻在雪域高原找到了最後的歸宿。 永遠我都會記住泰戈爾的那句話: HD天籟美聲_齊豫_佛子行37誦(觸動深處的誦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yDmyA7BFE&list=PLJ_S9_HXF379FXYViZGZFihO4J58S_3Pf&index=9 後記 : 上師的話 : 圓藏的經歷讓我最感慨的一點便是: 但許多這樣的世間 人恰恰不願把出家當成歸宿, 他們只願做個好人,並都抱有一種在家也能修成的「理想」。 在家當然能夠修成,不過反觀一下我們周圍的人, 有多少是在家修成的呢? 就一般情況而言,在家人整天都有數不清、理不清的俗務纏身, 每時每刻都會陷入你不得不做,但做了就會違反戒律、教規的尷尬處境。 除了修行,他應該別無所求。 而我可以負責且大膽地說一聲, 其實只滿足於當一個好人的想法,根本就是不瞭解佛法的標誌。
《福慧偈》喬安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8NkqHAKJZE&list=PL81r8NQQpQORSwoas-yn1KmY9jx-RfPw_&index=11 一個人不管學不學佛,興趣、愛好終歸是有的, 基本上每一個眾生都有自己喜歡的對境: 有人喜歡欣賞田園風光,有人喜歡名花異草, 有人喜歡唱歌跳舞, 還有人喜歡文學藝術。 而對音樂的迷戀,恐怕是許多人共有的一種審美傾向。 在佛教的萬千法門中,也有利用各種金剛歌去饒益眾生的方便法門。 這樣的歌聲能吸引 很多人從對世間無聊愛好的沉迷中, 一步一步趨入佛門的解脫天地。 有些原本就從事音樂創作與研究的世間專業人才, 相對來說更容易接受佛法的勝義智慧。 因音樂 本身的無自性特質, 使他們往往頓悟佛教的緣起性空教理。 這樣他們便很快從「123……」等 大多使人沉溺於感官享樂的五音中, 滑向金剛歌的引人步入光明勝境的領地中。 比如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的圓藏, 就是這麼一位窺探到無常女神神秘歌聲內涵的修行人。
圓藏已經出家了, 還會不會有別的真正想精研佛法的知識分子跟上她的腳步呢?
佛號高能量 60分鐘循環播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ZPxd2FzM0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