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Bloom’s Literary Places PARIS—THE SYMBOLIST MOVEMENT
2013/02/18 21:16:35瀏覽193|回應0|推薦3

ExcerptBloom’s Literary Places PARISTHE SYMBOLIST MOVEMENT
巴黎文學地圖象徵主義運動


巴黎文學地圖中有關象徵主義運動裡頭的這幾位作家,其實我只有比較熟悉蘭波的一些作品,而蘭波遇到魏爾倫,相知相惜卻又反目分離的故事,應該可以直接參考 Leonardo DiCaprio 1995 年主演的電影《全蝕狂愛》(Total Eclipse)

先前與蘭波相關的舊文,整理如下:
ExcerptLettres dites “du voyant“ 通靈者書信
Selected poem from Les Illuminations《彩畫集》詩選:洪水過後

淺介韓波 (Arthur Rimbaud) 的《地獄一季》(UNE SAISON EN ENFER)
Selected poems from Arthur Rimbaud
Because the night belongs to Patti Smith
淺介 Elizabeth Wilson 《波希米亞︰迷人的放逐》

有機會的話,也想來談談象徵主義的畫家,像是 Gustave MoreauGustav KlimtOdilon Redon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


象徵主義運動

阿納托爾·法朗士的創作風格明顯帶有古典主義色彩。與此同時,一種截然不同的寫作手法在巴黎蓬勃發展起來,那就是象徵主義運動。斯特萬·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保羅·魏爾倫(Paul Verlaine)、阿蒂爾·蘭波(Arthur Rimbaud)是象徵主義的三位先驅,三人的名字緊密相連,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卻一直不怎麼融洽。

象徵主義手法新穎,不僅是因為他們運用了象徵,更重要的是他們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奇思妙想來反映世事。19世紀末,象徵主義受到巴黎作家和藝術家的熱烈追捧,他們不喜歡維克托·雨果的浪漫主義、阿納托爾·法朗士的理性古典主義和埃米爾·左拉堅定不移的現實主義。這些象徵主義者深信借助想像、幻想、夢想和象徵手法絕對可以更清楚地表達自己生活及其周圍世界所發生的事(The symbolists believed in using imagination, fantasy, dreams, and symbols to express what was going on in their own lives and in the world around them.)

其實,早在19世紀早期,奈瓦爾和波德萊爾就為象徵主義運動鋪平了道路,但象徵主義運動真正全面開展是在19世紀後期。當時,巴黎完全成了一個作家和藝術家雲集的地方,他們一起工作,相互激勵,爭鳴辯論。在巴黎,與象徵主義者最休戚相關的地方莫過於爭執最激烈的地方,那就是咖啡館。


自從1686年普羅科普咖啡館(Le Procope)開業以來,咖啡館就成了巴黎高雅知性生活的中心。兩百年後,馬拉美、魏爾倫和蘭波三人經常相聚在老喜劇院路13號的普羅科普咖啡館,有時他們也會選在聖日爾曼德佩廣場6號的德馬格咖啡館(Deux Magots café 即雙叟咖啡館)20世紀,德馬格咖啡館經營得紅紅火火,每天從早上一直營業到次日凌晨,真正成為了作家們經常光顧的地方。此外,位於奧黛翁廣場1號的伏爾泰咖啡館(Café Voltaire)也是三人最喜歡的地方,該咖啡館以伏爾泰命名,18世紀伏爾泰還在此與狄德羅會過面。

馬拉美1842年出生在巴黎,在馮塔納中學學過英語,和之前的波德萊爾一樣,曾把愛德格·愛倫·坡的作品譯成法語。1876年,馬拉美的代表詩作《牧神午後》(L’Après-midi d’un faune “The Afternoon of a Faun”)出版,後來法國作曲家克勞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受到啟發,於1894年完成交響樂《牧神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Prelude to the Afternoon of a Faun”)的創作。馬拉美作品不多,但影響重大。他不僅是定期沙龍星期二晚上”(Tuesday evenings)的創建者,而且是該沙龍極富鼓動力的偉大的演說家。1898年,馬拉美在瓦爾萬(Valvins)逝世。瓦爾萬是個寧靜的小村莊,位於巴黎南部40英里外的塞納河岸,詩人馬拉美在這兒有間鄉村茅屋。

保羅·魏爾倫是另一位有巨大影響力的象徵主義運動成員。他1844年出生在法國東部梅斯市的一個軍人家庭,很小就來到巴黎波拿巴中學上學,在這裡魏爾倫首次流露出神童的天賦。14歲,就寫了一篇名為《死亡》(Le mort “Death”)的小詩,寄到維克多·雨果那兒徵求意見。19歲,魏爾倫發表了第一首詩,當時他已經時常出入於咖啡館會見像馬拉美和法朗士這樣的作家了。

出版了幾本獨著詩集之後,26歲的魏爾倫結婚了。婚後兩年,魏爾倫拋棄妻子,選擇與青年詩人阿蒂爾·蘭波一起生活並周遊各地。一年後,兩人醉酒發生口角,魏爾倫開槍擊中蘭波手臂,鋃鐺入獄,服刑兩年。當年他所發表的犯罪聲明現在就陳列在雙加爾默羅路1號的員警署歷史博物館。

1874
年,魏爾倫在獄中完成詩集《無言的浪漫曲》(Romances sans paroles Songs Without Words”),介紹了自己和蘭波的共同生活。後來,魏爾倫重新皈依早年信奉的天主教,在生命的最後時光,他就一直過著縱酒狂飲、不斷懺悔的生活。1896年,魏爾倫在拉丁區笛卡爾路39號的一套公寓裡去世。後來,這棟樓被改裝成了廉價旅館。1922年,前程似錦的美國年輕作家歐尼斯特·海明威在這兒租過一間房。如今,這裡成了公寓大樓。盧森堡花園(Luxembourg Gardens)有一尊紀念魏爾倫的雕像。

阿蒂爾·蘭波1854年出生在夏爾維勒(Charleville),是象徵主義運動的第三位先驅。年輕時,蘭波曾把自己的一些詩歌寄給魏爾倫修改。17歲那年,蘭波應魏爾倫之邀來到巴黎。兩人關係反復無常,爭吵不斷,這種關係在蘭波當時創作的一首詩歌《醉舟》(Le bateau ivre “The Drunken Boat”)裡得到了恰如其分的描述。《醉舟》是蘭波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兩人共同生活的日子,詩名是象徵與現實的完美結合。魏爾倫入獄之後,蘭波又創作了一首詩歌,名為《地獄一季》(Une saison en enfer A Season in Hell”)

1874
年,蘭波移民英國。在英國,蘭波邊教法語邊作詩。在魏爾倫的幫助下,這些詩歌都刊發在魏爾倫與人合辦的一家文學雜誌上。但從此之後,蘭波就告別詩壇,停止創作,周遊世界,輾轉於歐洲、北非和中東各地。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蘭波才回到法國,於1891年死於腦瘤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731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