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李歐納.科仁的《礫石與沙》
2024/10/06 05:45:03瀏覽9|回應0|推薦0
Excerpt李歐納.科仁的《礫石與沙》

李歐納.科仁的作品總是如此微言大意:《Wabi-Sabi》、《重返Wabi-Sabi》、《擺放的方式》、《花店》,《體驗泡澡》……每一本書都像是一篇小品文,卻是充滿多方探索的可能性。

或許讀完這一本《礫石與沙》,下次看到日本枯山水的庭院,我們會有更多的想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6974
礫石與沙:日本枯山水庭園的見微知著
Gardens of Gravel and Sand
作者:李歐納.科仁
原文作者:Leonard Koren
譯者:林凱雄
出版社:行人
出版日期:2021/07/30

以《wabi-sabi》帶我們理解日本大和美學思想的李歐納·科仁,透過本書引導我們將目光從庭院中明星亮點的巨石,移往並聚焦於細小的礫石與沙上,從中見微知著,以〈無石〉、〈非禪〉、〈或為藝術〉、〈後設園林〉四個章節層層遞漸,細細爬梳日式庭園與日本禪宗、現代藝術、中國庭院藝術之間的影響與關聯。細沙不再是營造美感的「玩意兒」,一切都變的有跡可循。

Excerpt
〈無石 No Rocks

本書收錄的照片都是一九九九年五月期間於日本京都拍攝,記錄礫石與細沙的各種配置和處理手法。「其中有許多攝於正規的「枯山水」庭園,位於禪宗佛寺的院落或現今由禪寺照管的武士故居(屋敷),另一些所記錄的地點,不是非禪宗的佛寺,就是神道教神社。然而,這些照片沒有一張是作為特定場地的全面視覺記述,簡直不論指稱在哪拍的都可以,而這種地點的曖昧不明是為了避免偏離本書「礫石與沙的花園」這個主題。

喬木與灌木通常緊鄰著這些礫石或細沙出現,不過本書照片拍攝時也盡量加以避免。萬物在自然裡各依本性悠然生長,而這種動勢透過植栽得以表現。相反地,礫沙園的塑造代表一種有意識的努力,刻意不讓自然隨心所欲地順其道而行。想要礫沙園保持良好狀態,需要不斷對抗自然的傾向,勤加打掃、除草、耙整、以及/或是重新造型。

最後,本書的照片連岩石也加以避免,雖然往往辦不到。岩石是許多日式庭園的「明星」亮點,在各地都以顯眼的方式擺放。它們被勤加養護,有時甚至各取了名字,「日式石園」這個滿懷愛慕的暱稱也應運而生。不過,這些備受珍視的岩石也使許多人忽略了「卑微」的礫石和細沙」或將之貶為區區背景,用來陪襯岩石這地位崇高的「要角」。

嚴重低估這些無關乎岩石且/或者與之對立的視覺與概念元素,會給我們造成什麼損失?我們拋開了理想化日式園林固有的視覺意象。我們放棄了對於「深度品賞」、「極致感性」,或園林設計與構築的專精技藝的執著。我們也抹煞了歷時至少一千五百年的中式與日式園林史,雖然這段歷史幾乎從未致力探討礫石與細沙,頂多是含糊帶過。(註)

另一方面,當我們把焦點完全放在礫石與細沙上,我們就抓到了明確無疑的證據,證明人類敏銳且歷久彌堅的智慧在發揮作用。我們也直指了一種非凡、微妙且往往富於奇想的視覺詩意。把重點削減到只剩沙礫,我們也獲得了一個簡單的媒介來凸顯意想不到的觀點,那是神聖的場域、繁茂的植被和奇岩異石絕對無法企及的。

註:枯山水這種園林形式究竟源於何處,在歷史上並不清楚。我們知道日本自有歷史記載之初,礫石或細沙已經用於鋪設宮殿和神社的地面,不過主要是有儀式性淨化作用的地面覆蓋物。在日本園林文獻中,「枯山水」一詞最早在十一世紀出現。起初枯山水附屬於更大的園林、占其中小塊面積,到十六世紀開始成為明確而獨立的園林形式。枯山水的靈感來源至少有部分是中國的單色水墨畫——作為這種繪畫的立體表徵——此外或許也來自盆栽和盆石,這兩者是托盤上的微型花園,主角分別是植物和石頭。

〈非禪 No Zen

不論是用礫石或細沙建構任何東西,這種努力之所以異常引人入勝,部分是因為帶有薛西弗斯式的荒謬。這類建材通常讓人聯想到為時短暫、無常、不穩定的特質。特意使用沙礫來創作的想法——尤其是細沙——幾乎已不言而喻:我們在企求顯然無足輕重或徒勞之事。然而,礫石與細沙是我們的基本材料,是這個行星上最豐沛、尺寸易於調整,也最易於操作的「玩藝兒」之一。但也因為這些性質,用沙礫造物之「困難」,鮮少被拿來與興建古埃及或中美洲金字塔那類偉業相提並論。需要調度巨量資材、人力和技術長才的建構行動,通常就被視為重大甚而意義深遠的事件。反觀礫石與細沙做成的東西,一眼就看得出來是怎麼做的。它們的生成沒有神秘或令人敬畏之處,其重要性或意義因此也往往鮮少有人關注,除了那些欣賞轉瞬即逝和模糊不定的人。

礫沙園的實體很脆弱,但我們如果考量到人類抗拒自然挑戰來加以維護的意圖,以及人類性格之變化無常,仍能佐證礫沙園其實極其堅韌。「然而在本體論的分類上,有些事物必定以同時既新且舊的狀態存在,如果這些園林並不屬於這個類別,那麼拿礫石和細沙來創作不朽的歷史傳承,仍可說是非常特異的作法。每一次重新耙整、重新造型,都使礫沙園煥然一新,然而跟重整之前相較卻又不是真的不同。如同你手中這本書如果加印,即使每次重製都用了全新的墨水和紙張,就最根本看來——一字復一字、一圖復一圖——那仍是同一本書。事實上,要是沒有一再翻新——重新造型、重新耙整——因為風雨、地震、重力、苔蘚、雜草、落葉和不安分的人類,礫沙園很快就會喪失可資辨認的特質,接著可能徹底改變、衰朽,並且消失。

因為礫沙園有前述的矛盾特質,加上它的抽象視覺構成和極度精簡——此外它的物質特性顯然與水成對比,卻用來象徵水——所以有些人把這些特色與禪宗思想的要義混為一談。這類園林的確有許多是由禪寺管理,也位於禪寺有如聖地般的庭院。不過,就算加了幾塊大石頭,要說礫沙園與禪宗有宗教或哲學上的直接關聯,這種觀點仍鮮少有史實佐證。事實上,「禪園」的說法在一九三五年首次出現,出處是一本名叫《京都百園 One Hundred Kyoto Gardens》的英文書。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九五〇年代,日文文獻才首次出現礫沙園,及其周遭環境是在表現禪意的說法,而且當時主要是用於詮釋京都龍安寺的礫沙園。

就算這些礫沙園有「禪意」,也不是最初設計和建造的人放進去的。這些園林並不是玄妙的開悟或隨興自發之舉帶來的成果,也就是我們會與水墨畫、弓道、茶道等等禪宗「藝術」想在一起的事。園林設計需要用心規畫,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來建造。若說這涉及什麼「頓悟」,或說這些礫沙園意在啟迪這種頓悟,都不太可能。許多礫沙園甚至根本不是由修禪之人設計或興建的,而是出自社會最底層階級的園丁/園林設計師之手,這其中完全沒有與禪相關或「靈性」的地方。

〈或為藝術 Possible Art

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大老遠去京都,不是可以根據照片,在自家後院或類似的封閉空間重現一片礫沙園嗎?有些人正是這麼做的。我記得小時候在洛杉磯去過幾家日式餐廳,店家就在戶外空間弄了幾塊耙過的沙地、在其中散放三兩岩石作為點綴。我也在時尚雜誌裡看過照片,南加州某家水療中心有類似的布置。一定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礫沙園。

假設這些仿作與京都原址一模一樣,有相同品質的維護和設計細節——恐怕不太可能——兩者在某些要點上還是有所差別。我馬上想到的就是場景、情境脈絡的差異。超市告示牆上的一枚圖釘,與藝廊牆上一枚相仿的圖釘,意義截然不同。體驗發生當下的特定情境也賦予了體驗意義。京都礫沙園所在的情境既複雜又有多重層次,而且彼此協調連貫。
……

原址和仿作的另一個重大差別是它們生成的方式。關於園林的理論和視覺呈現,原址的創造者已經內化了相關的整套歷史與主題知識。他們的用意是做出原創的成果,同時又與時下的美學與文化母體相契合。仿作的創意和文化基礎都薄弱許多,比較像是速成的挪用,與等比例複製的艾菲爾鐵塔,或是位於拉斯維加斯旅館群前方的聖馬可廣場,沒有太大差別。仿作借用了礫沙園代表性的外觀特色,接著又注入和原作沒什麼關聯的時髦意涵。
……

……
這些沙錐以及本書中大多數的礫沙園,在很多方面確實都給當代藝術帶來了啟發,結果竟使人莫名地反過頭來,覺得它們都太像當代藝術了。現今的當代藝術有一條主流路線,是以原始的媒材和簡約的減法式手法創作,而礫沙園是這條路線初創時的靈感來源之一。然而,歷史上最早期的礫沙園問世時,「藝術」這概念在日本其實還不存在,尤其是我們今日所理解的那種藝術。

〈後設園林 Meta-gardens

園林的意義在於它的感官效果和美感,至少有一位深思的傳統日式園林設計師這麼認為。換句話說,園林與其解釋,不如親身體驗。在當代藝術的賞析中,不論是解釋、智識基礎、作品在藝術史脈絡中的精確位置,對於「正確」感知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與前面那種論點恰相對立。套用藝術或園林領域的心向(mental set)都能體驗礫沙園,又或者,礫沙園也能透過宗教、日本歷史等等角度來檢視。不過關於礫沙園,可靠的批判性討論或可信(非修正主義式)的史料實在稀少,想要盡可能減輕智性方面的不滿足,把它單純當作園林來體驗或許是最佳方式。(註)

註:礫沙園其實橫跨在介於藝術和園藝之間、一片不存在的領域:它沒有藝術那麼掉書袋,但又比一般與園藝相關的事物更富智識性。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106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