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楊牧全集30》(別卷VIII)
2024/09/21 06:23:04瀏覽11|回應0|推薦0
Excerpt《楊牧全集30》(別卷VIII

別卷共有8冊,本冊收錄內容:
附冊(年表索引存目書影手稿照片)

以下針對年表的部分摘要分享。


書名:楊牧全集30 別卷八
作者:楊牧
出版社:洪範書店
出版日期:2024/03

Excerpt
〈楊牧年表〉
(註:每年紀事首重詩集之出版,再及其他)

1940
九月六日生於花蓮,本名王靖獻。

1946
就讀花蓮明義國民學校,為戰後第一屆國民學生。

1952
入花蓮中學初級部。

1954
初二下開始以筆名王萍在地方報紙投稿。

1955
入花蓮中學高級部。
九月在《自由青年》第十四卷第六期「學府風光」撰寫花蓮中學鱗爪。
開始啓用筆名「葉珊」,發表詩和散文,投稿各報紙副刊及詩刊。
受業於北平郭立誠、湖南胡楚卿、廣東林錦志、海南王彥等國文老師。
主編班刊《怒濤》,首期出刊即遭校方阻止而夭折。
協助花中學長陳錦標爲《東臺日報》編輯「詩週刊」,後專欄取名「海鷗」;又於《東臺日報》和《更生日報》辦「文藝周刊」。

1958
高中畢業,暫居臺北。
結識覃子豪、黃用、余光中、洛夫、瘂弦、楚戈、敻虹等詩人。

1959
四月,擔任《創世紀》詩雜誌編輯委員。
九月,入東海大學歷史系。
大學時期,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作品,如濟慈、雪萊、華滋華斯等,頗受啓發與影響。

1960
出版第一本詩集《水之湄》,臺北:藍星詩社。
九月,由歷史系轉外文系。選修徐復觀的「中國哲學思想史」。
主編東海大學《東風雜誌》。
1962
與各系友人合組「原人學會」,每週固定討論各種藝文哲學作品。」
從方師鐸讀《詩經》,從徐復觀讀老莊哲學、韓柳文,從蕭繼宗讀《楚辭》。
翻譯濟慈長詩《恩迪密昂》一千餘行,包括第一卷全部,及第二卷前七十九行。

1963
出版第二本詩集《花季》,臺北:藍星詩社。
發表英文學位論文 “The Modern Agony as Shown in T. S. Eliot’s Earlier Poems and Modern Chinese Poetry”(現代的創痛:艾略特早期詩作與現代中文詩)。
六月,大學畢業。
八月,入伍服預備軍官役。
十月,調赴金門前線。

1964
七月,退伍返臺。
九月,受美國著名詩人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邀請,入愛荷華大學英文系詩創作班。求學期間,開始學習古英文,對愛爾蘭詩人葉慈(W. B. Yeats)投入更多關注。

1965
從威爾(Frederic Will)修習「比較文學」。
學習德語。
擔任《現代文學》編輯委員。
選譯《卡繆札記》,陸續刊出。

1966
出版第三本詩集《燈船》,臺北:文星書店。
九月,出版《葉珊散文集》,臺北:文星書店。
發表兩首英詩於Mademoiselle 雜誌十一月號。
獲愛荷華大學藝術創作碩士,論文爲詩一卷:The Lotus Superstition and Other Poems
十月,入柏克萊加州大學攻讀比較文學,研究西方古典史詩及中世紀傳奇,從指導教授陳世驤治《詩經》及先秦文學。此外,深受「柏克萊精神」影響。根據楊牧說法,所謂柏克萊的精神,「即是結合學術研究和社會介入於一體的精神。」
翻譯西班牙詩人賈西亞·洛爾伽(Federico Garcia Lorca 《西班牙浪人吟》(Romancero Gitano)十四首,臺北:現代文學雜誌社出版。
三月獲救國團第二屆「青年文藝獎」散文獎。

1967
與林以亮、張愛玲、於梨華合譯《美國現代七大小說家》(William Van O’Connor編),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1970
任教麻塞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中國文學及比較文學系講師一年。
與林衡哲合編「新潮叢書」,先後出版共二十四本。

1971
出版第四本詩集《傳說》,臺北:志文出版社。
獲柏克萊比較文學博士學位,論文爲Shih Ching: Formulaic Language and Mode of Creation (《詩經:套語及其創作模式》)。
〈十二星象練習曲〉獲第一屆詩宗獎。

1972
筆名由「葉珊」改爲「楊牧」,發表〈流轉〉、〈燔祭〉於《純文學》第六十二期,從此沿用至今。其文風,開啓顯著的變異,在原有浪漫抒情之外,更加添了節制而冷靜,展現更多關懷現實,介入社會的作品。
詩選《非渡集》重新出版,臺北:晨鐘出版社。
編纂《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擔任《現代文學》第四十六期「現代詩回顧專號」特約主編。

1978
出版第六本詩集《北斗行》。
出版《楊牧詩集:一九五六一九七四》。
任普林斯頓大學客座副教授一年。

1995
出版散文集《星圖》。
出版《楊牧詩集:一九七四一九八五》。
受國立東華大學邀請參與創校,籌組中國語文學系、英美語文學系及人文社會科學院。

2003
出版 《奇萊前書》,由《山風海雨》、《方向歸零》、《昔我往矣》三書合為一帙。

2009
出版文學自傳散文《奇萊後書》。

2010
出版《楊牧詩集:一九八六二〇〇六》。
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舉辦「楊牧七十大壽國際學術研討會」。
東華大學舉辦「仰望——楊牧歸來」系列活動。

2011
中瑞文對照詩集 Den Gröne Riddaren (《綠騎:楊牧詩選》),馬悅然(Göran Malmqvist)編譯,Stockholm: Bokförlaget Tranan 出版。
楊牧文學紀錄片(由溫知儀執導),《朝向一首詩的完成》於院線上映,臺北:目宿媒體發行。
獲二魚文化二〇一一年度臺灣詩獎。

2012
獲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華文文學界首度以詩人身分獲獎者,為臺灣第一位獲獎的作家。
《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陳芳明主編,臺北:聯經出版社出版。

2014
出版《楊牧詩選:一九五六二〇一三》。
簡體版《奇萊後書》,北京: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
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二〇一四二〇二〇)。
「楊牧文學講座基金」於東華大學舉辦「春天讀詩,讀楊牧」活動,七月頒發第一屆「楊牧文學獎」。
趨勢教育基金會主辦「二〇一四向大師致敬:楊牧」系列活動。
「楊牧數位主題館」建置完成,由邱貴芬主持中興大學人社中心籌備。

2015
「二〇一五年楊牧國際研討會」由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主辦。
英譯本 Memories of Mount Qilai 《奇萊前書》 John Balcom and Yingtsih Balcom譯,Columbia University 出版。
簡體版《楊牧詩選:一九五六二〇一三》,北京: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

2016
獲瑞典第九屆蟬獎(Cikada Prize)爲臺灣首位獲此獎項之詩人。
出版譯作《甲溫與綠騎俠傳奇》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簡體版《葉慈詩選》,北京: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
東華大學成立「楊牧書房」由童子賢義助籌建,於圖書總館內正式啓用。

2020
三月十三日,楊牧於臺北市國泰醫院安詳過世。
《告訴我,甚麼叫做記憶:想念楊牧》葉步榮等著,須文蔚主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趨勢教育基金會主辦「詩劇場:愛是我們的嚮導——紀念楊牧」系列活動與展覽。

2021
楊牧第十五本詩集及其手稿《微塵》,由謝旺霖編輯/整理,臺北:洪範書店出版。
成立「楊牧全集」編輯委員會。
《向具象與抽象航行:楊牧文學論輯》許又方主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出版。
《同樣的心——楊牧生態詩學、翻譯研究與訪問錄》,曾珍珍著,臺北:逗點文創結社出版。
《葉過林隙:楊牧和他們的東海》鍾玲等著,周芬伶主編,臺北:印刻出版公司出版。

2022
「詩人楊牧紀念園區」由童子賢義助籌建,在花蓮海岸山脈上「東山安樂園」竣工完成。八月三十一日,詩人安葬故鄉,長伴磅礴的奇萊山與壯闊的太平洋。
簡體版《一首詩的完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2023
《楊牧書簡:致瘂弦》/《瘂弦書簡:致楊牧》,葉步榮編校,臺北:洪範書店出版。
漫畫《OKEN:詩的端倪》改編自楊牧《山風海雨》,吳識鴻著,臺北:目宿媒體出版。
《心是宇宙的倒影——楊牧與詩》,鄭毓瑜、郭哲佑主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
九月,國立金門大學與東華大學合辦「二〇二三楊牧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等校文學院、及東華大學先後舉辦紀念楊牧文學論壇、講座、和沙龍。

2024
《楊牧全集》由編輯委員會編成三十冊,臺北:洪範書店出版。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10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