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愛麗絲‧米勒的《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
2024/07/06 05:49:01瀏覽173|回應1|推薦2
Excerpt愛麗絲米勒的《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

這本書的主要關注是:否認我們真實而強烈的情緒,會對身體造成什麼結果。這些否認,特別是基於道德與宗教所需。根據我在心理治療方面的經驗(其中包含了我個人的經驗,以及我服務過的非常多個案),我得到以下的結論:曾在童年受虐的人只能藉由極力壓抑與分離他們的真實情緒,才能試著去遵守「摩西十誠」中的第四誠(譯註:「應孝敬你的父親和你的母親。」)他們無法愛與尊敬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始終會不自覺地畏懼父母。即便他們非常想要與父母發展出舒適、互信的關係,但仍然無法做到。
反而,通常會具體化為一種產生自恐懼與責任感的病態依附;這種依附不能稱為真正的愛。我稱之是一種「假象」(Schein)、一種「表象」(Fassade)。此外,童年曾受虐的人常常一輩子都渴望有朝一日能獲得他們被拒絕給予的愛。這種期望強化了他們與父母之間的依附——宗教信仰認為這種依附就是愛,並讚許為美德。遺憾的是,大部分的心理治療過程也有這種現象,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被傳統的道德掌控了。身體則會為這種道德付出代價。
——
〈前言〉

或許現在想要反駁這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已經不是太過於離經叛道的想法。

但要脫離「不孝」的各種可能指控或是道德綁架、情感勒索……何其容易?

而心靈受虐而不自知,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呢?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以幾位知名的文學作家舉例,是否具說服力?頗值得深思。


http://www.psygarden.com.tw/book.php?func=visit&bookid=MjAxNTA3MDYxMTU2MzU=
身體不說謊:再揭幸福童年的祕密
作者: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
譯者:林硯芬
出版日期:20150715

繼《幸福童年的祕密》與《夏娃的覺醒》兩本名著之後,關注兒童福祉的心理學家米勒在本書中進一步提出,童年受虐經驗對當事人的健康戕害極深,就算內心否認,身體卻會洩露祕密。米勒分析了眾多著名作家與當代個案的病史,她發現,以孝順為名而壓抑、甚至虐待兒童的「黑色教育」,將在身心留下一生的傷疤……

自古以來,東、西方文化皆標舉「孝敬父母」為至高道德,但米勒卻向世人呼籲,這些強調「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的戒律,便是使人染上身心疾病的潛在囹圄。光是寬恕施虐者,並無助於真正的和解。無論是治療師或當事人,都需要努力掙脫「孝順」的綑綁,才能促成心靈的真正解放。

關於童年的記憶,我們的意識或許說了謊,但身體卻是真相的守護者。讓勇敢揭發幸福幻象的愛麗絲米勒成為陪伴你的知情見證者,學習面對童年顯性或隱性的創傷,讓生命更美好。

Excerpt
〈導論:身體與道德〉

……

所有在書中提及的作家,也許除了卡夫卡以外,全都不知道自己小時候因為父母而受苦甚深。因此,他們長大後也「不會對父母記仇」,至少在意識層面上不會。他們將父母全然理想化了,如果要他們和父母就真相來對質,他是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這些長大成人的孩子對真相是一無所知的。他們的意識心智根本就壓抑了真相。

這種缺乏覺察,正好勾勒了他們多半短暫的人生的悲劇。道德阻礙了他們去認清現實(Die Moral verhinderte das Erkennen der Realität),真相一直埋藏在這些才華洋溢之人的身體中。他們無法看到他們將自己的人生奉獻給了父母,雖然他們像席勒為自由奮鬥,像韓波與三島由紀夫打破了所有(表面上的)道德禁忌,像喬伊斯顛覆了那個時代的文學與美學標準,像普魯斯特看透了中產階級(但卻看不清自己依附在中產階級的父母所造成的苦痛)。……
This unawareness is indeed the tragedy that in most cases shortened their lives. Morality prevented them from recognizing reality, the truth enshrined in the bodies of these highly gifted individuals. They could not see that they were sacrificing their lives to their parents, even when, like Schiller, they fought for the cause of liberty, or, like Rimbaud and Mishima, broke with all moral taboos (on the face of it), or, like Joyce, upended the literary and aesthetic canons of the day, or, like Proust, trained a merciless gaze on the bourgeoisie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verting that gaze from their own sufferings at the hands of their bourgeois parents).


〈在劇作裡爭取自由與自己身體被忽視的怒吼〉(席勒)

席勒是十八世紀的偉大浪漫劇作家之一,他一生中決定性的前三年是單獨和他慈愛的母親一起度過的。在母親身邊,席勒得以全然發展他的性格與他獨特的天賦。直到四歲時,他那專橫的父親才從長年的戰爭中回來。席勒的傳記作家弗里德里希.布爾薛(Friedrich Burschell)曾描述席勒的父親是個「嚴厲、沒有耐性、易怒且頑固的男人」。基本上,他的教養觀念就是要禁止他那生氣勃勃的兒子自發性又充滿創意的行為表現。不過即便如此,席勒的在校成績仍然很優異,席勒將之歸功於自己的聰明才智與自信心,這些特質是他人生前三年在母親身邊獲得了情感上的安全感才得以發展出來的。但當這個男孩長到十三歲的時候,他被父親送進軍校,軍校體制的操練讓他承受了非常大的痛苦。他像年輕的尼采一樣患上許多病症,幾乎無法集中精神。有時候他甚至躺在病房裡數星期之久,最後他變成了成績最差的學生。他成績下滑的原因被歸咎於生病。沒有人察覺是因為他在這期間必須待上八年的寄宿學校,那些既不人道又不合理的紀律,讓他的身體與心靈能量全都被耗盡了。對於他的困境,除了生病這種沉默的、百年來都沒人理解的身體語言以外,沒有其他的發聲方式了。
……


席勒一直都因身體不同器官的嚴重痙攣所苦。四十歲時他染上重病,以致他不斷地與死神拔河。還伴隨有精神失常的症狀,致使他在四十六歲時與世長辭。
對我而言,席勒的這種嚴重痙攣絕對可以歸咎於他童年時期頻繁的體罰以及青年時的嚴苛紀律。
……


〈自我仇恨與未滿足的愛〉(韓波)

阿蒂爾.韓波,生於一八五四年,在一八九一年時以三十七歲之齡死於癌症,就在他右腿被截肢的數月之後。伊夫.博納富瓦描述韓波的母親是一個冷酷又無情的人。就這點而言,所有相關說法應該都相同:

韓波的母親是個虛榮、高傲、頑固、乏味又心懷仇恨的人。她源源不絕的能量來自於全然的、沾染上盲目迷信的虔誠信仰,就這方面而言她可說是個典範。
……


韓波的母親將孩子完全置於她的控制之下,並稱之為母愛。她那已覺醒的兒子看穿了這個謊言。他發現母親永無止境的瑣碎關懷與愛無關,但他不能全然容許自己的這種觀察,因為身為孩子的他必定需要愛,至少是愛的幻象。他不能恨那個表面上非常關心他的母親,於是他將他的恨意對準了自己,無意識地堅信著那些謊言和冷漠是自己應得的。他被這種厭惡折磨著,將之投射在所居的小省城上,投射在虛假的道德上,並像尼采一樣投射到自己身上。他一輩子都試著藉由酒精、大麻、苦艾酒、鴉片以及到遠方旅行來逃離這種感覺。青少年時期他曾兩度逃家,不過每還次都被帶了回去,重回母親的「照顧」。
……


韓波的傳記正是一個生動的例子,身體如何必須終其一生地去追尋早期錯失的真正滋養。韓波被驅使去哺餵一種匱乏、一種永遠不會停止的飢餓。他吸食毒品、強迫性的旅行以及與魏崙的友誼,不僅可以詮釋為從母親身邊逃離,也是在追尋母親拒絕給他的滋養。由於這種內在的現實必須留存在無意識中,韓波的人生受到強迫性重複驅力的影響。在每次逃離失敗之後,他又重回母親身邊,就連他與魏崙分開以及他走到生命盡頭時亦然;當時的他已經犧牲掉自己的創造力,而且早已放棄寫作多年,因而間接地應允了母親的要求成為一個商人。雖然韓波過世前的最後那段時間,是在法國馬賽的醫院裡度過的,但在這之前他卻是和母親與妹妹一起住在羅克(Roche),他在那裡接受她們的照顧。韓波對母愛的追尋,終究是消逝在童年的牢籠裡。

〈被關起來的孩子與否認痛楚的必要性〉(三島由紀夫)

日本知名作家三島由紀夫在一九七〇年時切腹自殺,享年四十五歲;他常稱自己是個怪物,因為他覺得自己心中有著病態的、性慾反常的傾向。他的幻想圍繞著死亡、世界的黑暗面以及性暴力。另一方面,他的詩作則點出了一種不尋常的敏感,顯示他必定在童年悲慘經歷的重負下相當痛苦。
……


有各式各樣的說法解釋三島切腹自殺的理由。但最接近真相的原因卻很少被提及。畢竟,我們認為對父母、祖父母或代理他們之人應表示謝意,其實是非常正常的,即便因他們而受了苦亦然。這是我們接受的道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這種道德把我們的真實感覺以及天生的需求掩蓋住了。我們稱這些律則為道德,只要屈從於它、視之比人生更崇高,無論它其實阻礙了我們真正的人生,那麼重病、早逝與自殺便是合理的結果。這些例子將繼續發生,而且寰宇皆然。身體不會反抗這些道德,它唯一能使用的語言就是病症,因此只要對童年真實感覺的否認不被看清,此病症就無法被理解。
十誡中有很多戒律如今仍適用。但第四誠卻與心理學的原則背道而馳。強迫的「愛」會造成非常多的傷害,這點絕對有必要讓眾人知道。童年被愛著的人不需遵循任何戒律就會去愛他們的父母。遵循戒律絕不可能是愛的基礎。

〈在母愛中窒息〉(普魯斯特)

任何人如果曾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完全遁入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世界,都會知道這位作家能帶給讀者的感覺、敏銳、意象與觀察有多麼豐富。普魯斯特為了寫出他所經歷的豐沛印象,年復一年地寫著《追憶似水年華》這部鉅作。為什麼他不將這種經歷貢獻於生活呢?為什麼他在完稿後才兩個月就過世了呢?而且為什麼是窒息而死?最常見的答案是因為他患有氣喘,最後併發肺炎。但他為什麼會罹患氣喘呢?他早在九歲時就經歷了第一次的氣喘嚴重發作。是什麼迫使他罹患這種病?他難道不是有深愛他的母親嗎?他可以感受到母親的愛,或相反地必須一直和猜疑對抗呢?
……


普魯斯特的氣喘病是對困境的表達。他吸入了太多空氣(「愛」),而且不也就是他不被允許吐出過剩的空氣(掌控)——能反抗母親要他吸進去的東西。的確,他傑出的作品可以幫助他表達自己,並藉之豐富讀者的心靈。但他長年承受身體的苦痛,是因為他無法完整地意識到自己那位不可抗拒的、支配的、需索的母親帶給他的痛苦。顯然直到生命的盡頭,他主要關心的都是分離出他對內化母親的感覺,而且他相信必須避免看清真相才能保護自己。他的身體不接受這種妥協。身體知道真相,或許它從普魯斯特出生時便知悉了。對普魯斯特的身體而言,母親的操控與無法抗拒的關懷,從來就不是真愛的表達,反而是一種害怕的信號。普魯斯特的母親珍妮特(Jeanne)是一個非常保守、溫順、典型的「好」中產階級家庭的女兒,她對兒子特殊的創造力感到害怕。珍妮特非常注意要扮演好一個名醫、教授的妻子,並受到社會大眾的欣賞,社會大眾的評價對她而言非常重要。她認為普魯斯特的獨特性與活力是一種威脅,她用盡辦法讓這種威脅在世界上消失。而她那個敏感、織細的孩子並沒有忽略這些,但他必須沉默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母親死後,他才得以公開他精確的觀察,並批判當時的中產階級社會,在他之前沒有人這樣做過。他沒有批判自己的母親,雖然她正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一九〇三年三月九日,普魯斯特在一封給母親的信中寫道:「我沒有任何喜樂的要求,我很早以前就已經放棄它了。」(Proust1970: 109)一九〇三年十二月,他又寫道:「不過,至少我以依妳所願而成的人生計畫向夜晚發誓……」(Proust1970: 122)其後又在這封信內寫道:「因為我寧願病發而讓妳滿意,也不願引妳厭惡而無病。」(Proust1970: 123)普魯斯特在一九〇二年十二月初寫的一封信裡的一段話,就身體與道德之間的衝突來說相當特別:

事實是,只要我一覺得舒適,妳就會毀掉一切,直到我再度覺得不適,因為這種讓我病況好轉的人生會刺激到妳……但可悲的是,我無法同時擁有妳的好感以及我的健康。(Proust1970: 105

In a letter to his mother, dated March 9,1903, Proust writes: “But I lay no claim to joy. I have long since renounced it.”And in December 1903:“But at least I conjure the night with plans for a life in accordance with your will,” and later in the same letter: “For I would prefer to have these attacks and please you, rather than displease you and not have them.”Highly significant for the conflict between morality and the body is the following passage from a letter written in early December 1902: “The truth is that as soon as I feel well, you destroy everything until I feel bad again, because the life that gives me relief provokes you to anger…. But it is saddening that I cannot have your affection and my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持平而論,普魯斯特的母親不會比當時大部分的母親更糟糕,而且她絕對是用自己的方式在關心兒子的健康狀態。只是我無法認同那些傳記作家異口同聲地大力稱讚她為人母的品質,因為我不認同他們的價值體系。例如,其中一個傳記作家寫道,普魯斯特的母親是一個為兒子犧牲自己的美德模範。或許可以這麼說,普魯斯特早在母親身邊就學會了不去享受自身的喜樂,但我認為這樣的人生觀並不值得贊許,而且也稱不上美德。
引起普魯斯特身上嚴重病症的,是永懷感恩的義務以及永遠不可能去反抗母親的控制和束縛。迫使普魯斯特壓抑反抗之心的,就是內化的道德。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0362766

 回應文章

刁卿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7/06 11:32

我們是否該向這些天才的母親們致敬?没有她們的變態與折磨,他們大概只能平庸一生了。難怪現在許多人都在派自個兒娘的不是,這樣才有望成為大作家啊。

我在我的長篇小說《天才的印記--常玉外傳》裏也挖苦一位渴望藉Freud--彼時的大流行,來挖掘自己成長時被母親影响的黑暗,來印證自己可能具有天才之創作力的傢伙。

我記得我邊寫邊笑。

le14nov(le14nov) 於 2024-07-06 20:11 回覆:
想要選擇平庸而順遂,還是波濤洶湧的一生呢?恐怕是兩難的困局......
又,我再找機會拜讀您的大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