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豐一吟的《我的父親豐子愷》
2024/02/12 06:00:08瀏覽206|回應0|推薦5
Excerpt豐一吟《我的父親豐子愷》

本書作者豐一吟是豐子愷的幼女,透過她的描繪,應該更能瞭解豐子愷的真實面貌。

以下摘要分享兩個段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7333
我的父親豐子愷
作者:豐一吟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
出版日期:2014/06/09

本書以質樸真摯的筆觸還原了在歷史和生活交匯點上的豐子愷。無論是寫他早年辦學,與文人名士的交往,寫在抗戰時全家的逃難,還是寫文革中為宗教為藝術而不顧的「地下活動」,都展現出真實動人的生活細節。

作者豐一吟是豐子愷的幼女,與父親豐子愷相處的時間最久,對父親的晚年了解最多。通過親歷者的視角以及珍貴的家庭舊照,我們得以近距離感受這位藝術大師的「瀟灑風神」。

作者簡介
豐一吟
浙江石門人,豐子愷幼女。
畫家、翻譯學家。現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豐子愷研究會顧問,上海翻譯家協會會員。
豐子愷逝世後,其畫集、著作大部分由豐一吟整理、編輯。編有《豐子愷文集》、《豐子愷漫畫全集》、《爸爸的畫》等,著有《爸爸豐子愷》、《天於我,相當厚》等。

Excerpt
〈日月樓中日月長〉

陝西南路長樂村(即三十九弄)的寓所,二樓有一個室內陽台,陽台中部有一個梯形的突口,東南、正南、西南都有窗,上方還有天窗。坐在室內,可以看到日月運轉。白天陽光燦爛,晚間月色溶溶。豐子愷有時以這陽台為書房,有時書房設在內室,以這裡為坐起間。豐子愷遷入新居後,又像以往那樣給這裡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日月樓」。他說:「這個樓名不僅表示室中可以望見日月,而且有新中國成立後遍地光明、日月普照的含義。」隨即順口誦出「日月樓中日月長」之句,表示希望在這裡度送悠長的餘年,寫了更多的作品來。這又是一副對聯的下聯,缺少上聯。那時馬一浮先生已遷杭州,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長。與豐子愷常有機會見面。馬先生為這下聯配了一句上聯:「星河界裡星河轉」,並用篆書為豐子愷寫了這副對聯,送給他掛在「日月樓」上。豐子愷自己寫下「日月樓」三字作為橫披。兩件墨寶一直伴隨著豐子愷從事晚年的一切寫作活動。
一九六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即中秋後三日,豐子愷詩興發作,寫下了《日月樓秋興詩》一首。全文如下:

裊裊秋風起,高樓日月長。
窗明書解語,几淨墨生香。
叢菊迎朝日,寒蟬送夕陽。
夾衫新得寵,團扇漸相忘。
軟玉燈前靜,青紗帳裡涼。
長河低入户,明月近窥窗。
一枕尋新夢,三杯入醉鄉。
詩情秋更逸,何用惜春光?

一九五六年,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鼓舞下,豐子愷漸漸地開始作一些畫了。他發表了《眾人拾柴火焰高》、《慶千秋》、《互防變為互助》、《瓜車的今昔》、《老年工人的今昔》、《新阿大、舊阿二、補阿三》、《船裡看春景,春景像畫圖,臨水種桃花,一株當兩株》等新作。老畫家也仍然沒有忘記他的小朋友:《英雄故事》、《媽媽,我也要個紅領巾!》、《清平樂(兒童節即景)》、《婆婆好!阿姨好!》等,都是他專為兒童而作的畫。這些作品後來大都收載在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豐子愷畫集》(一九六三)中。
在這本畫冊的開頭,豐子愷寫了五首七絕以代自序:

閱盡滄桑六十年,可歌可泣幾千般。
有時不暇歌和泣,且用寥寥數筆傳。

泥龍竹馬眼前情,瑣屑平凡總不論。
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餘音。

也學歐風不喜專,偏憐象管與蠻箋。
漫言此是新風格,嘗試成功自古難。

當年慘象畫中收,曾刻圖章日速朽。
盼到速朽人未老,欣將彩筆繪新猷。

天地回春萬象新,百花齊放百家鳴。
此花細小無姿色,也蒙東風雨露恩。

這五首詩,似乎是對他一生作畫的回顧,又表明了為新社會作畫的態度。
早在一九五五年,北京的人民美術出版社也出版過他的一本畫冊,是由美術理論家王朝聞編選的《子愷漫畫選》。不過這本畫冊所收載的都是單色的舊作兒童漫畫。上海出版的這本,則有彩色的新作。
王朝聞編的《子愷漫畫選》的內容於一九五六年由北京的外文出版社出版了三個外文版:英文版、德文版、波蘭文版。改名為《豐子愷兒童漫畫》。這是豐子愷最早被介紹到國外去的漫畫。
一九五六年,為紀念日本畫家雪舟等楊逝世四百五十週年,出版了豐子愷編寫的《雪舟的生涯與藝術》一書。
……


「在四月二十三日《風雷激》副刊上,看到豐子愷遺作《山到成名畢竟高》,心情激動,倍感親切。豐子愷是我國名畫家,他的作品別具風格,擁有廣大的讀者。記得他在解放前有一幅《屋漏偏遭連夜雨》的畫,畫的一家人撐傘睡覺的情景,給人印象深刻。一想到這幅畫,就引起我對舊社會的辛酸回憶。今天看到報上『遺作』二字,才知道這個畫家已經去世……」這封讀者來信發表在一九七八年六月十八日《文匯報》「讀者.作者.編者」欄內。寫信的人名叫王琴,是湖北省黃石市煤炭局機關幼兒園的職工。當時,發表這樣的信,對家屬是莫大的安慰。
老畫家與讀者同在——這不是一句空話。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他。他脱離塵世後,又在他的作品中、在讀者心靈中復活了。
老友葉聖陶寄來一首悼詩:

故交又復一人逝,瀟灑風神永憶渠。
漫畫初探招共酌,新篇細校得先娛。
深杯剪燭沙坪壩,野店投書遵義廬。
十載所希歸悵恨,再謀一面願終虛。

正如這首悼詩中所説:「瀟灑風神永憶渠」!豐子愷的作品,不但沒有隨著他的逝去而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反之,壓迫越是殘酷,越是長久,人們心中埋藏著的對老藝術家的懷念就,越是牢固,越是永恆!
……


石門鎮上的豐子愷故居緣緣堂,由廣洽法師資助重建,於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豐子愷逝世十週年時舉行落成典禮。廣洽法師親自前來參加典禮,萬人空巷,爭著觀看這盛典。緣緣堂落成後至今,海內外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
就在這一次,廣洽法師離開石門後就到杭州,把六冊《護生畫集》的字畫原稿各四百五十幅無償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於九月十七日舉行捐贈儀式。
豐子愷的逝世紀念、誕辰紀念,都在人們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九九八年豐子愷誕辰一百週年時,紀念更為隆重。金華縣湯溪鎮在黃堂豐姓五村的中心地立了一塊紀念碑,上刻「豐子愷祖地」五個大字。背面的碑文記載了豐子愷是從黃堂遷往石門的豐聖文的十七世孫。
豐子愷的作品以及論述他、回憶他的作品在海內外的出版,更如雨後春筍。一九九〇至一九九二年,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合力出版了《豐子愷文集》共七冊,北京京華出版社也趕在豐子愷誕辰一百週年時出版了《豐子愷漫畫全集》全套。
一九八一年五月九日至二十二日,在上海美術展覽館舉行豐子愷畫展,展出其遺作彩色漫畫數百幅。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日至八日,在新加坡大會堂舉行「豐子愷遺作書畫展覽」,觀眾空前踴躍。此外,其他各種形式的展覽不勝枚舉。在豐子愷誕辰一百週年時,桐鄉、上海、杭州、紹興都以不同形式紀念他,或展出他的作品。
一代藝術家豐子愷的瀟灑風神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不僅老一輩的人懷念他,中年的、青年的讀者都喜愛他的作品。
正如藝術家自己所説:「人生短,藝術長。」雖然他於一九七五年暫時脱離了塵世,但他的藝術之花卻永遠留在人間。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030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