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台灣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2024/10/20 06:10:06瀏覽103|回應0|推薦3
Excerpt:《台灣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2224
台灣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台灣80年代文化狂潮集錦之作
編者:王俊傑, 黃建宏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2/12/05

本書是對於台灣八年代感性意志的地誌學進行了初步描繪,示範性地標示出更多回溯到社會關係與歷史關聯性的節點,並嘗試凸顯出八年代如何同時顯現出對於台灣整體發展和台灣特質匯集的重要性與不可取代性。而這個「前全球化」與「前資訊社會」並俱,並衍生出各種協作、實驗、融合和斷裂,以及激昂的個體能動性的不可取代性。

了解台灣八年代文化狂潮的集錦之作!從跨領域關鍵詞池與關鍵詞群描述所添補之關鍵詞,區分人名、團隊、作品、展演計畫、事件、媒體,在364個關鍵詞的基礎上,進行書衣海報上的同心圓疊層圖繪製,並選取出交集度最高或具跨領域代表性之八個關鍵詞,進行詞條書寫與研究開展。

Excerpt
〈台灣八關鍵詞〉

【《當代》雜誌】
1986
年創刊的《當代》是八〇、九〇年代重要的文化刊物,內容包含翻譯西方思想理論、文化時事報導、學術隨筆、近代歷史評述,打破學院內外的藩籬。雜誌特色為每期皆有不同專輯,如首期即為「傅柯專輯」,另有世紀末、台灣史、海德格、二二八事件等以特定時間、事件、人物為主題的專輯。相較於同時期的《南方》或稍晚的《島嶼邊緣》,《當代》是少數穩定發刊且具備高品質知識密度的雜誌,為八年代提供眾聲喧嘩的公共平台。

【《文星》雜誌】
創刊於1957年,提倡西化和自由主義思想,曾引發中西文化論戰,並因挑戰黨國體制而於1965年被迫停刊。1986年,《文星》復刊,內容廣納時事、文化、文學、電影和藝術評論。1987年,《文星》刊載「臺灣電影宣言」並推出「電影宣言的演響」專題和座談會,直陳新電影的發展困境,並檢討該時平庸保守的電影評選機制,以及訴求電影文化政策的改變。復刊後的《文星》可說是八年代探討新電影和包含紀錄片、實驗電影在內的「另一種電影」發展的重要場域。

【紀實攝影】
年代末,因為美麗島事件、鄉土文學論戰、外交困境等政經局勢,以及媒體技術的轉變,有一路的攝影與文學被賦予了反映現實的期待,高信疆擔任主編時期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提倡的紀實攝影、報導文學,成為七〇和八〇年代重要的「紀實」倡議者,見諸於「人間攝影展」(1977.5)或「人間副刊生活攝影展」(1978.10)等專欄。如張照堂、阮義忠、關曉榮等人都曾發表於副刊,使紀實攝影的重要性被彰顯,並經常與報導文學同時出現。1985年由陳映真創刊的《人間》雜誌,則進一步將紀實攝影及報導文學推向高峰,並與許多當時社會運動事件匯流,在版面編排上,使攝影不是處於配圖的位置,而是佔據大幅版面。如蔡明德、林柏樑、李文吉都曾擔任攝影記者。

【《人間》雜誌】
由陳映真創刊於1985年的報導文學雜誌。該雜誌以攝影和文字報導記錄有關勞工、弱勢族群、環保運動、農村、歷史、民俗等議題,對於台灣的報導文學與報導攝影發展具有前沿意義。該刊物以左翼和基層視角對於邊緣族群和社會事件進行記錄和追蹤,為經濟快速發展的台灣八〇年代社會注入一股批判力量。《人間》具代表性的專題報導,與原住民議題相關的如八尺門的阿美族部落、湯英伸事件、煤山礦災的原住民礦工;與環保運動相關的如反杜邦運動、蘭嶼反核廢運動。

【《自由時代》雜誌】
創刊於1984年,以「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為宗旨,因應警備總部、新聞局的查禁停照,鄭南榕登記大量營運執照以躲避追緝,創下停刊十九次、查禁比例超越三分之二及更換過二十二個刊物名稱的紀錄。雜誌方向為批判黨國時政,報導彼時主流媒體畏於觸碰的敏感議題。此外,雜誌社有「自由時代系列叢書」、「台灣文史叢刊」兩個系列出版台灣近代史、黨外政治評論書籍。198947日,鄭南榕因拒絕受捕選擇自焚;同年11月,因財務虧損宣布停刊。雜誌社現址為鄭南榕紀念館。行政院並於2016年核定47日為言論自由日。

【志文出版社】
1967
年,張清吉創立志文出版社,其前身為提供租書、舊書交易及獨立出版的長榮書店,李敖、秦賢次、林衡哲等人都是常客。在林衡哲的勸說及收到他自行翻譯的《羅素回憶集》和《羅素傳》後,張清吉決定轉型為出版社。上述兩本書也開啟「新潮文庫」書系,並得到殷海光、陳鼓應、曹永洋等人的支持,進而引介更多譯者加入譯書的行列。接續的「新潮大學叢書」更成為大學生和研究生的教材。除了國外翻譯書,由楊牧編選的「新潮叢書」則為志文出版社開闢華語寫作的平台,作家包括:施淑青、王文興、鄭愁予、顏元叔等人,其中,劉大任的《紅土印象》因作者在美參與保釣運動曾遭查禁。

【桂冠圖書公司】
1974
年,賴阿勝成立桂冠圖書公司,為台灣重要的學術書籍出版社,以「知識的燈塔,文化的桂冠」為口號,大量譯介西方文史哲、當代思潮、心理、藝術等叢書,如:1985年起由丁庭宇擔任主編的「桂冠社會學叢書」、1989年由楊國樞擔任總召集人的「當代思潮系列叢書」等,陸續將胡賽爾、海德格、羅蘭巴特、傅柯、葛蘭西的作品引入台灣;也從1977年開始引入發行古龍《楚留香傳奇》。此外,「桂冠」對本土的關注也不遺餘力,例如曾於1978年總經銷林正杰、張富忠《選舉萬歲》遭查禁,1990年《雷震全集》等。2022年,桂冠圖書經股東會決議解散。

【唐山出版社】
1982
年,陳隆昊創辦唐山出版社,以發行左派、非主流、為弱勢發聲維權的書刊為宗旨,並在1984年開設門市。在戒嚴時期的台灣,成為許多人學術養分的來源。在1994年六一二大限到來之前,台灣並沒有對於「盜版」的規範,「唐山」起初也是以盜印人文學科的書起家,大量引入批判性書籍與西方思潮,如《西潮文庫》,一些大學教授也會因為課堂需要原文書作為教科書,向「唐山」購買翻印書。後來轉向將中國譯者的書籍轉為繁體字販售,但在兩岸逐漸開放之後,顧慮版權爭議,開始自行翻譯、出版,如《唐山譯叢》、《戰爭機器叢刊》、《當代經典劇作譯叢》等。

【《雄獅美術》】
創刊於1971年的美術月刊。1976年,《雄獅美術》在奚淞擔任主編時期,大幅度改版,並提出改版宣言。改版後的《雄獅》一方面引介最新的西方美術,另一方面則重新正視自身的美學傳統。此外,題材始不受限於美術範疇,更包含不同的藝文領域。在蔣動擔任主編期間,更廣納美術、攝影、建築、影劇、舞蹈、音樂、文學領域,全面發展為具跨領域特質,啟蒙該時期藝文創作者的指標性文化刊物。此外,七年代中期至末期的《雄獅美術》、春之藝廊、《仙人掌》雜誌和《夏潮》雜誌,可共同視為藝文界發展鄉土議題和現實主義的重要推手。

【息壤】
「息壤」一詞取自《山海經》,為首次於19864月,由陳界仁、高重黎、林鉅、王俊傑等人在台北東區金帝大廈的毛胚空屋所舉行的聯展,被視為「反體制」的開端。從1986年到1999年間,藝術家們以游擊的方式,在閒置公寓、私人工作室等空間舉辦過五次聯展。參與展出的藝術家,突破當時的美術展框架,以「跨領域」、「觀念性」的展同型態,雜揉有繪畫、塗鴉、攝影、雕塑、裝置、行為、錄像等,在當時極具前沿意義。

【雲門舞集】
1973
年,林懷民創立「雲門舞集」,為台灣首個現代舞職業團體,於中山堂首演引起觀眾迴響。舞作融會京劇身段及葛蘭姆技巧,並嘗試從自身文化文本出發,早年重要作品包含《白蛇傳》(1975)、《薪傳》(1978)、《紅樓夢》(1983)、《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等。這些作品的舞蹈身體、舞台設計和配樂,均呈現七年代郷土文化的元素。「雲門舞集」曾培育出羅曼菲、林秀偉、吳興國等舞蹈家。1980年,吳靜吉、林克華、詹惠登及林懷民推動成立「雲門實驗劇場」,培育舞台技術人員,提供新生代劇作演出場地及機會。

【《光陰的故事》
1982
年,由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明驥領軍,將《光陰的故事》包裝成表揚國民政府的政宣電影,以通過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審定,並交由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這四位或剛留學歸國、或從事小說創作、尚未拍攝過劇情長片的導演,以約四百五十萬的小成本,製作完成由四段影片《小龍頭》、《指望》、《跳蛙》、《報上名來》組成的「集錦式電影」,以素樸、寫實手法呈現台灣社會氛圍和人生成長歷程。該片與《兒子的大玩偶》(1983)一同拉開台灣新電影序幕,並以「台灣第一部藝術電影」進行宣傳。當時李國修、李立群等「蘭陵劇坊」成員、資深演員張艾嘉皆為劇中演員。

【「司迪麥口香糖」電視廣告】
年代末,由許舜英、鄭松茂成立的「意識形態廣告公司」為丹麥口香糖品牌「司迪麥」操刀的電視系列廣告,共拍攝有「我有話要講篇」(1985)、「烤鴨篇」(1987)、「壞退學篇」(1988)等。這些廣告不再著重商品銷售訊息,改以人的內心狀態、獨立性格、思想解放和挑戰體制等意涵為溝通訊息,並以跳躍式的畫面剪接,建構出意象性而非敘事性的內容,彷彿挪用拼接了實驗影像作品。金穗獎得主席盧昌明和陳宏一,皆曾任該系列廣告導演。八〇年代台灣逐漸轉型為消費社會伴隨民主化、媒體開放和西方廣告代理商的經營模式引入,已可見在地電視廣告創意和影像表現趨向多樣、多元的轉變。

MTV
年代伴隨錄影帶、雷射影碟的發明,影像更容易複製流通,促使MTV產業的興起。MTV特點為包廂化營運,可提供少數乃至軍人觀影,亦提供餐飲、且部分MTV也有影碟外租服務。台灣具有代表性的MTV如「太陽系」,提供觀影、外租影碟外,尚有電影硬體設備出租、翻譯、電影雜誌《影響》編輯銷售:台中「八又ニ分之一非觀點劇場」則以藝術電影為名、結合咖啡廳複合式營運。九〇年代在家用播放器普及化及美國「特別三一法案」影響下,多數MTV業者選擇轉型KTV或退場。

【《自立晚報》副刊
1947
年創刊的《自立晚報》,是自戰後《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等親官方且壟斷市場的兩大報外,少數長期獨立運作的民營報社。《自立晚報》副刊也為不被主流媒體接受的異議份子如楊逵、陳映真提供發表作品的管道。八〇年代,三度舉辦《百萬元長篇小說徵文活動》,並於19846月推出「生態詩.攝影展」專題,結合文學與影像並活絡台灣自然寫作風氣;《自立晚報》在八年代後期,亦大量出版台灣文史書籍,與前衛出版社、春暉出版社扮演傳遞本土文化的重要角色。

【《聯合報》聯合副刊】
年代的「聯合副刊」由瘂弦擔任主編,延續鄉土文學論戰對於台灣日治時期藝文的重新考倔,策劃「寶刀集」專題邀請日治時期作家創作。此外,「聯合副刊」亦致力於跨域結合,1981年「小說與插畫聯展美感的疊現」即為一次大膽的嘗試。此外,於1976年開始的「聯合報小說獎」首開報刊文學獎風氣,1983年李昂〈殺夫〉獲中篇小說首獎,隔年由曾壯祥執導改編為同名電影,與彼時的台灣新浪潮電影交相呼應。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年代的「人間副刊」,在金恆煒接任主編後更多企劃專題推出,兼納文化評論與文學創作,也間接催生《當代》雜誌,成為數代文化人的共同記憶。而七〇年代高信疆主編時期,恰逢鄉土文學論戰,在黨政高層壓力下仍給予鄉土派作家發聲空間,是為主流報刊的異數。此外,高信疆致力推廣報導文學,包含於時報文學獎設立報導文學類別,開啟社會關懷為寫作取徑的濫觴,為八年代《人間》雜誌打下雄厚的基礎。

【報導文學】
1975
年高信疆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開闢「現實的邊緣」專欄,是戰後報導文學的起點。此時期特色為「回歸現實」,以台灣社會、民俗與文化為對象,由於文類特質,多會觸碰政治敏感性議題,也成為鄉土文學論戰的導火線之一。1985年陳映真創辦以報導文學為主的《人間》雜誌,標榜左派意識與第三世界觀點,將書寫對象擴展至亞洲。《人間》雜誌除卻藍博洲、潘庭松、官鴻志等作家撰稿外,亦有關曉榮、蔡明德、阮義忠等攝影師,創造寫實攝影的美學實踐。

【《中外文學》】
創刊於1972年。七〇年代的《中外文學》刊載創作、評論和作品譯介。創作涵括小說、劇本和詩。王文興的長篇小說《家變》(1972)和金士傑的劇本〈演出〉(1978)、〈荷珠新配〉(1980)均首次發表於該刊。評論的文本對象包含中文和西方古典文學和戲劇,以及戰後台灣現代文學,並致力於文學批評方法的探究和轉化。進入八〇年代,內容擴及影像相關的理論和評論,如齊隆壬引介電影符號學,焦雄屏發表電影評論。隨後更開始引介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和現象學等新興思潮。該刊對於理論的引介與評論方法的探究,為不同的創作領域提供了共通的資源。

【後現代】
70
年代於後現代思潮傳入台灣之前,即有以後現代風格、手法之創作,如林燿德、夏宇、黃凡的文學作品皆有後現代的身影。1987年,哈山(Ihab Hassan)與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訪台,可謂台灣後現代發展的里程碑,在此之後以羅青、孟樊為代表,相關論述蔚為風潮。歷經八〇年代的轉譯,後現代於九年代大放異彩,與後殖民互別苗頭,兩者角力產生的火花,為世紀末留下繽粉的文化圖景。個人對於八零年代的認識有限,大多數依然是文學層面連結的資訊,以下挑選幾個關鍵詞摘要分享,或許一不小心就會打開讀友們塵封的記憶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2224
台灣八: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台灣80年代文化狂潮集錦之作
編者:王俊傑, 黃建宏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2/12/05

本書是對於台灣八年代感性意志的地誌學進行了初步描繪,示範性地標示出更多回溯到社會關係與歷史關聯性的節點,並嘗試凸顯出八年代如何同時顯現出對於台灣整體發展和台灣特質匯集的重要性與不可取代性。而這個「前全球化」與「前資訊社會」並俱,並衍生出各種協作、實驗、融合和斷裂,以及激昂的個體能動性的不可取代性。

了解台灣八年代文化狂潮的集錦之作!從跨領域關鍵詞池與關鍵詞群描述所添補之關鍵詞,區分人名、團隊、作品、展演計畫、事件、媒體,在364個關鍵詞的基礎上,進行書衣海報上的同心圓疊層圖繪製,並選取出交集度最高或具跨領域代表性之八個關鍵詞,進行詞條書寫與研究開展。

Excerpt
〈台灣八關鍵詞〉

【《當代》雜誌】
1986
年創刊的《當代》是八〇、九〇年代重要的文化刊物,內容包含翻譯西方思想理論、文化時事報導、學術隨筆、近代歷史評述,打破學院內外的藩籬。雜誌特色為每期皆有不同專輯,如首期即為「傅柯專輯」,另有世紀末、台灣史、海德格、二二八事件等以特定時間、事件、人物為主題的專輯。相較於同時期的《南方》或稍晚的《島嶼邊緣》,《當代》是少數穩定發刊且具備高品質知識密度的雜誌,為八年代提供眾聲喧嘩的公共平台。

【《文星》雜誌】
創刊於1957年,提倡西化和自由主義思想,曾引發中西文化論戰,並因挑戰黨國體制而於1965年被迫停刊。1986年,《文星》復刊,內容廣納時事、文化、文學、電影和藝術評論。1987年,《文星》刊載「臺灣電影宣言」並推出「電影宣言的演響」專題和座談會,直陳新電影的發展困境,並檢討該時平庸保守的電影評選機制,以及訴求電影文化政策的改變。復刊後的《文星》可說是八年代探討新電影和包含紀錄片、實驗電影在內的「另一種電影」發展的重要場域。

【紀實攝影】
年代末,因為美麗島事件、鄉土文學論戰、外交困境等政經局勢,以及媒體技術的轉變,有一路的攝影與文學被賦予了反映現實的期待,高信疆擔任主編時期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提倡的紀實攝影、報導文學,成為七〇和八〇年代重要的「紀實」倡議者,見諸於「人間攝影展」(1977.5)或「人間副刊生活攝影展」(1978.10)等專欄。如張照堂、阮義忠、關曉榮等人都曾發表於副刊,使紀實攝影的重要性被彰顯,並經常與報導文學同時出現。1985年由陳映真創刊的《人間》雜誌,則進一步將紀實攝影及報導文學推向高峰,並與許多當時社會運動事件匯流,在版面編排上,使攝影不是處於配圖的位置,而是佔據大幅版面。如蔡明德、林柏樑、李文吉都曾擔任攝影記者。

【《人間》雜誌】
由陳映真創刊於1985年的報導文學雜誌。該雜誌以攝影和文字報導記錄有關勞工、弱勢族群、環保運動、農村、歷史、民俗等議題,對於台灣的報導文學與報導攝影發展具有前沿意義。該刊物以左翼和基層視角對於邊緣族群和社會事件進行記錄和追蹤,為經濟快速發展的台灣八〇年代社會注入一股批判力量。《人間》具代表性的專題報導,與原住民議題相關的如八尺門的阿美族部落、湯英伸事件、煤山礦災的原住民礦工;與環保運動相關的如反杜邦運動、蘭嶼反核廢運動。

【《自由時代》雜誌】
創刊於1984年,以「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為宗旨,因應警備總部、新聞局的查禁停照,鄭南榕登記大量營運執照以躲避追緝,創下停刊十九次、查禁比例超越三分之二及更換過二十二個刊物名稱的紀錄。雜誌方向為批判黨國時政,報導彼時主流媒體畏於觸碰的敏感議題。此外,雜誌社有「自由時代系列叢書」、「台灣文史叢刊」兩個系列出版台灣近代史、黨外政治評論書籍。198947日,鄭南榕因拒絕受捕選擇自焚;同年11月,因財務虧損宣布停刊。雜誌社現址為鄭南榕紀念館。行政院並於2016年核定47日為言論自由日。

【志文出版社】
1967
年,張清吉創立志文出版社,其前身為提供租書、舊書交易及獨立出版的長榮書店,李敖、秦賢次、林衡哲等人都是常客。在林衡哲的勸說及收到他自行翻譯的《羅素回憶集》和《羅素傳》後,張清吉決定轉型為出版社。上述兩本書也開啟「新潮文庫」書系,並得到殷海光、陳鼓應、曹永洋等人的支持,進而引介更多譯者加入譯書的行列。接續的「新潮大學叢書」更成為大學生和研究生的教材。除了國外翻譯書,由楊牧編選的「新潮叢書」則為志文出版社開闢華語寫作的平台,作家包括:施淑青、王文興、鄭愁予、顏元叔等人,其中,劉大任的《紅土印象》因作者在美參與保釣運動曾遭查禁。

【桂冠圖書公司】
1974
年,賴阿勝成立桂冠圖書公司,為台灣重要的學術書籍出版社,以「知識的燈塔,文化的桂冠」為口號,大量譯介西方文史哲、當代思潮、心理、藝術等叢書,如:1985年起由丁庭宇擔任主編的「桂冠社會學叢書」、1989年由楊國樞擔任總召集人的「當代思潮系列叢書」等,陸續將胡賽爾、海德格、羅蘭巴特、傅柯、葛蘭西的作品引入台灣;也從1977年開始引入發行古龍《楚留香傳奇》。此外,「桂冠」對本土的關注也不遺餘力,例如曾於1978年總經銷林正杰、張富忠《選舉萬歲》遭查禁,1990年《雷震全集》等。2022年,桂冠圖書經股東會決議解散。

【唐山出版社】
1982
年,陳隆昊創辦唐山出版社,以發行左派、非主流、為弱勢發聲維權的書刊為宗旨,並在1984年開設門市。在戒嚴時期的台灣,成為許多人學術養分的來源。在1994年六一二大限到來之前,台灣並沒有對於「盜版」的規範,「唐山」起初也是以盜印人文學科的書起家,大量引入批判性書籍與西方思潮,如《西潮文庫》,一些大學教授也會因為課堂需要原文書作為教科書,向「唐山」購買翻印書。後來轉向將中國譯者的書籍轉為繁體字販售,但在兩岸逐漸開放之後,顧慮版權爭議,開始自行翻譯、出版,如《唐山譯叢》、《戰爭機器叢刊》、《當代經典劇作譯叢》等。

【《雄獅美術》】
創刊於1971年的美術月刊。1976年,《雄獅美術》在奚淞擔任主編時期,大幅度改版,並提出改版宣言。改版後的《雄獅》一方面引介最新的西方美術,另一方面則重新正視自身的美學傳統。此外,題材始不受限於美術範疇,更包含不同的藝文領域。在蔣動擔任主編期間,更廣納美術、攝影、建築、影劇、舞蹈、音樂、文學領域,全面發展為具跨領域特質,啟蒙該時期藝文創作者的指標性文化刊物。此外,七年代中期至末期的《雄獅美術》、春之藝廊、《仙人掌》雜誌和《夏潮》雜誌,可共同視為藝文界發展鄉土議題和現實主義的重要推手。

【息壤】
「息壤」一詞取自《山海經》,為首次於19864月,由陳界仁、高重黎、林鉅、王俊傑等人在台北東區金帝大廈的毛胚空屋所舉行的聯展,被視為「反體制」的開端。從1986年到1999年間,藝術家們以游擊的方式,在閒置公寓、私人工作室等空間舉辦過五次聯展。參與展出的藝術家,突破當時的美術展框架,以「跨領域」、「觀念性」的展同型態,雜揉有繪畫、塗鴉、攝影、雕塑、裝置、行為、錄像等,在當時極具前沿意義。

【雲門舞集】
1973
年,林懷民創立「雲門舞集」,為台灣首個現代舞職業團體,於中山堂首演引起觀眾迴響。舞作融會京劇身段及葛蘭姆技巧,並嘗試從自身文化文本出發,早年重要作品包含《白蛇傳》(1975)、《薪傳》(1978)、《紅樓夢》(1983)、《我的鄉愁,我的歌》(1986)等。這些作品的舞蹈身體、舞台設計和配樂,均呈現七年代郷土文化的元素。「雲門舞集」曾培育出羅曼菲、林秀偉、吳興國等舞蹈家。1980年,吳靜吉、林克華、詹惠登及林懷民推動成立「雲門實驗劇場」,培育舞台技術人員,提供新生代劇作演出場地及機會。

【《光陰的故事》
1982
年,由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明驥領軍,將《光陰的故事》包裝成表揚國民政府的政宣電影,以通過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審定,並交由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這四位或剛留學歸國、或從事小說創作、尚未拍攝過劇情長片的導演,以約四百五十萬的小成本,製作完成由四段影片《小龍頭》、《指望》、《跳蛙》、《報上名來》組成的「集錦式電影」,以素樸、寫實手法呈現台灣社會氛圍和人生成長歷程。該片與《兒子的大玩偶》(1983)一同拉開台灣新電影序幕,並以「台灣第一部藝術電影」進行宣傳。當時李國修、李立群等「蘭陵劇坊」成員、資深演員張艾嘉皆為劇中演員。

【「司迪麥口香糖」電視廣告】
年代末,由許舜英、鄭松茂成立的「意識形態廣告公司」為丹麥口香糖品牌「司迪麥」操刀的電視系列廣告,共拍攝有「我有話要講篇」(1985)、「烤鴨篇」(1987)、「壞退學篇」(1988)等。這些廣告不再著重商品銷售訊息,改以人的內心狀態、獨立性格、思想解放和挑戰體制等意涵為溝通訊息,並以跳躍式的畫面剪接,建構出意象性而非敘事性的內容,彷彿挪用拼接了實驗影像作品。金穗獎得主席盧昌明和陳宏一,皆曾任該系列廣告導演。八〇年代台灣逐漸轉型為消費社會伴隨民主化、媒體開放和西方廣告代理商的經營模式引入,已可見在地電視廣告創意和影像表現趨向多樣、多元的轉變。

MTV
年代伴隨錄影帶、雷射影碟的發明,影像更容易複製流通,促使MTV產業的興起。MTV特點為包廂化營運,可提供少數乃至軍人觀影,亦提供餐飲、且部分MTV也有影碟外租服務。台灣具有代表性的MTV如「太陽系」,提供觀影、外租影碟外,尚有電影硬體設備出租、翻譯、電影雜誌《影響》編輯銷售:台中「八又ニ分之一非觀點劇場」則以藝術電影為名、結合咖啡廳複合式營運。九〇年代在家用播放器普及化及美國「特別三一法案」影響下,多數MTV業者選擇轉型KTV或退場。

【《自立晚報》副刊
1947
年創刊的《自立晚報》,是自戰後《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等親官方且壟斷市場的兩大報外,少數長期獨立運作的民營報社。《自立晚報》副刊也為不被主流媒體接受的異議份子如楊逵、陳映真提供發表作品的管道。八〇年代,三度舉辦《百萬元長篇小說徵文活動》,並於19846月推出「生態詩.攝影展」專題,結合文學與影像並活絡台灣自然寫作風氣;《自立晚報》在八年代後期,亦大量出版台灣文史書籍,與前衛出版社、春暉出版社扮演傳遞本土文化的重要角色。

【《聯合報》聯合副刊】
年代的「聯合副刊」由瘂弦擔任主編,延續鄉土文學論戰對於台灣日治時期藝文的重新考倔,策劃「寶刀集」專題邀請日治時期作家創作。此外,「聯合副刊」亦致力於跨域結合,1981年「小說與插畫聯展美感的疊現」即為一次大膽的嘗試。此外,於1976年開始的「聯合報小說獎」首開報刊文學獎風氣,1983年李昂〈殺夫〉獲中篇小說首獎,隔年由曾壯祥執導改編為同名電影,與彼時的台灣新浪潮電影交相呼應。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年代的「人間副刊」,在金恆煒接任主編後更多企劃專題推出,兼納文化評論與文學創作,也間接催生《當代》雜誌,成為數代文化人的共同記憶。而七〇年代高信疆主編時期,恰逢鄉土文學論戰,在黨政高層壓力下仍給予鄉土派作家發聲空間,是為主流報刊的異數。此外,高信疆致力推廣報導文學,包含於時報文學獎設立報導文學類別,開啟社會關懷為寫作取徑的濫觴,為八年代《人間》雜誌打下雄厚的基礎。

【報導文學】
1975
年高信疆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開闢「現實的邊緣」專欄,是戰後報導文學的起點。此時期特色為「回歸現實」,以台灣社會、民俗與文化為對象,由於文類特質,多會觸碰政治敏感性議題,也成為鄉土文學論戰的導火線之一。1985年陳映真創辦以報導文學為主的《人間》雜誌,標榜左派意識與第三世界觀點,將書寫對象擴展至亞洲。《人間》雜誌除卻藍博洲、潘庭松、官鴻志等作家撰稿外,亦有關曉榮、蔡明德、阮義忠等攝影師,創造寫實攝影的美學實踐。

【《中外文學》】
創刊於1972年。七〇年代的《中外文學》刊載創作、評論和作品譯介。創作涵括小說、劇本和詩。王文興的長篇小說《家變》(1972)和金士傑的劇本〈演出〉(1978)、〈荷珠新配〉(1980)均首次發表於該刊。評論的文本對象包含中文和西方古典文學和戲劇,以及戰後台灣現代文學,並致力於文學批評方法的探究和轉化。進入八〇年代,內容擴及影像相關的理論和評論,如齊隆壬引介電影符號學,焦雄屏發表電影評論。隨後更開始引介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和現象學等新興思潮。該刊對於理論的引介與評論方法的探究,為不同的創作領域提供了共通的資源。

【後現代】
70
年代於後現代思潮傳入台灣之前,即有以後現代風格、手法之創作,如林燿德、夏宇、黃凡的文學作品皆有後現代的身影。1987年,哈山(Ihab Hassan)與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訪台,可謂台灣後現代發展的里程碑,在此之後以羅青、孟樊為代表,相關論述蔚為風潮。歷經八〇年代的轉譯,後現代於九年代大放異彩,與後殖民互別苗頭,兩者角力產生的火花,為世紀末留下繽粉的文化圖景。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8001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