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文學一甲子1:吳晟的詩情詩緣》
2023/08/14 05:08:04瀏覽94|回應0|推薦5

Excerpt:《文學一甲子1:吳晟的詩情詩緣

在圖書館意外看到吳晟的《文學一甲子》,翻閱之後,才發現自己長期忽略了這一位在文學田地上殷勤努力的作家。

不談理論,不靠文字修辭,回到最淳樸的作品,重現一種我們少見而
忽略的詩藝。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0164
文學一甲子1:吳晟的詩情詩緣
作者:吳晟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22/07/21

《文學一甲子》輯為二冊,是吳晟創作生涯的集結,以「詩」為核心,輻射出珠玉斑斕的篇章,構築了一條雋永動人的文學路。
卷一「文學情誼」:因為文學機緣而結識的友人,記錄他們的生命歷程、寫作轉折、美學特質等等。吳晟不只閱讀已經成名的作家,對文學新銳、青年世代、藍領階級,也用心看待,常常成為他們作品的優先讀者。
卷二「未完成的編輯夢」:兩度受邀北上擔任編輯職務,但因農事與家務的考量,不得不放下編輯的夢。而在編選兩本詩選的過程中,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波折。
卷三「詩與我之間」:與詩連結的人事物,書寫詩壇長者的淡泊誠懇,與文學前輩的知遇之感,或記錄過去完成的組詩,或觀看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影像時,那難以言喻的凝重和蒼茫。
卷四「追念」:緬懷那些走進時光隊伍的友人,他們不滅的文學火焰,依然在吳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Excerpt
〈詩畫有緣.人無緣〉

〈稻草〉

在乾燥的風中
一束一束稻草,瑟縮著
在被遺棄了的田野
午後,在不怎麼溫暖
也不是不溫暖的陽光中
吾鄉的老人,萎頓著

在破落的庭院
終於是一束稻草的
吾鄉的老人
誰還記得
也曾綠過葉、開過花、結過果

一束稻草的過程和終局
是吾鄉人人的年譜

——
一九七二年八月《幼獅文藝》二二四期


妻出版了生平第一本論述文集《解構李登輝》,一九九五年一月四日(星期六)下午,台中市的友人,好意借用省立美術館前的廣場,替妻辦了一場新書發表會。我陪妻前往,並順便進去美術館走走。
我不會畫畫,但平日頗為喜歡觀賞畫;我沒有能力購買原畫,轉而收藏畫冊。因此,每當逛美術館,我總會去販賣部看看,有無我想要的畫集。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剛瀏覽不久,隨即看到新出版的席德進紀念全集,目前共出三集,第一集是水彩、第二集是油畫、第三集是水墨畫。
想起多年前,好友武憲曾經提及,席德進似乎有一幅畫題寫了我的詩句。我並不太在意。如今既有機會不妨找找看。
待翻到第三集最後一頁,才猛然發現了這幅畫,畫面上有一個蹲坐的男子,旁邊橫擺一束稻草,其餘大部分空間,則將我的一首詩,完全抄錄其上。
這幅畫作題目是《人》,而我的詩作題目是〈稻草〉,畫面很顯然是和詩的內容意象相配合。
再看作畫日期是一九七二年。這年正是我的組詩「吾鄉印象」在詩人瘂弦先生主編的《幼獅文藝》上剛剛發表。這首〈稻草〉便是「吾鄉印象」系列中的一首。
我久居鄉間,甚少和藝文界人士接觸,自是無緣和席德進相識。觀乎席德進紀念全集,似是只有這一幅畫題上新詩詩句,而且整首抄寫。想來當年席德進讀到「吾鄉印象」這組詩,必然深有所感。
詩作受人欣賞喜愛,畢竟是值得高興。更何況是像席德進這樣,在藝術造詣上有非凡成就的前輩。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不知基於什麼心理,或什麼藝術上的考量,整個畫面上既無詩題,亦未寫上詩作者之名。
除非對我的詩作相當熟悉,不然誰會注意到那是我的作品,而不是席德進自己作的題詩呢?
事隔二十多年,我才親自經由畫冊,發現了這個因緣,而席德進先生已作古十多年矣!
抄錄我的詩作,卻不書寫詩題和作者之名,我不否認難免有些失望。不過,我的失望,很快就被感激知音、感慨生命短促的心情所掩蓋。
據云席德進先生的畫作,大都是台中市省立美術館館藏,概不出售。事實上我也無能力購買原畫,只是很希望有一幅複製品作為紀念。


原來席德進的畫作,不只一幅抄錄我的詩篇。
另外還有一幅,也是一九七二年水墨作品,也是抄錄我那年發表的「吾鄉印象」系列的詩,也是既無詩題,又無詩作者之名。
不同的是,畫面上連續抄了兩首詩,一是〈序說〉、一是〈沉默〉,兩首詩頭尾緊緊相接,彷若一篇。畫作下面則有三處圖像,右方蹲坐兩個顯然是農民的男子,中間躺臥一隻水牛,左方是一間鄉村常見的小廟。這應是比較大幅的作品。
這一幅畫作,收入「前輩美術家叢書」、《山水、獨行、席德進》這一冊書中,發現者正是本書作者鄭惠美女士。
我和鄭惠美女士素不相識,至今尚未謀面,據她在電話中相告發現經過,既意外,又頗見費心。
鄭惠美女士畢業於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目前任職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對席德進的畫作有特殊心得,曾發表過多篇研究席德進的論文。
這本《山水、獨行、席德進》,一九九五年完成,九六年十月出版,寫作時已特別注意這一幅書寫詩篇的畫作,因席德進自己文筆很好,又曾提過他也寫詩,因而未懷疑是抄錄他人詩作。
只是覺得為何只見這兩首詩,殊為可惜,希望還有其他發現,可單獨就「席德進的詩」作一篇專論。
鄭女士一向就很關注本土藝術,近年來更加留心有關鄉土文學方面的書籍,就在一九九六年十二月間,偶然在書店看到宋田水所著《吾鄉印象的鄉土美學》(前衛出版社出版),「吾鄉」二字立即吸引了她,抽出來翻看,赫然讀到〈古早古早——〉這首詩,非常熟悉。因而買了《吾鄉印象》詩集回去對照,並多方查問,才確定席德進畫作上的詩,乃是抄寫我的作品。
非常感謝鄭惠美女士詳細見告這一因緣,並惠寄一冊《山水、獨行、席德進》相贈,拜讀之餘,助我更深入了解席德進其人其畫,感慨也更深。
觀乎席德進的作畫歷程,從一九四八年二十五歲來到台灣,不久任教嘉義中學,即大量描繪南台灣艷麗的亞熱帶風情。雖然一九五二年離開南部,北上專業作畫,六二年應邀赴美,並走訪歐洲各國,難免受到西洋藝術風格的衝擊,但終究確認寫實的畫風,最適合自己,毅然回歸鄉土、回歸自然。
一九六六年回台後,更落實台灣民間,尤其對台灣古厝情有獨鍾,成為他汲取不盡的靈感泉源。直到一九八一年病逝,大部分畫作,都是以台灣的鄉野生活、自然景觀、風土人物為主,隨處可見台灣的廟宇、市場、攤販、農村……
正因席德進始終將台灣當作故鄉,理所當然以台灣鄉土為依歸,充滿深情,因而讀到我的「吾鄉印象」詩輯,才心有所感吧!於是依據詩中意象而著墨,隨興將整首詩作抄寫其上。
世間知音何其難得。卻相隔將近四分之一世紀才發現,已無緣相識。翻閱鄭惠美女士這冊介紹席德進畫作的專書,感激之情,混雜著無比感傷,油然而生。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974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