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Selected poems:《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2023/08/16 05:41:26瀏覽76|回應0|推薦5
Selected poems:《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3979
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作者:王德威 , 高嘉謙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22/09/03

內容簡介
走近南洋「風土」、「人文」最重要的文學讀本
藉過去百年記錄、想像南洋經驗;
觀察華人與自然風土、地緣政治和歷史文化的互動生成,
建立認識華文文學的新框架
全書收錄80位作者,82篇文,文本包羅廣闊,文字試煉多元。

〈森林之魅——祭胡康河谷上的白骨〉/ 穆旦

森林:

沒有人知道我,我站在世界的一方。
我的容量大如海,隨微風而起舞,
張開綠色肥大的葉子,我的牙齒。
沒有人看見我笑,我笑而無聲,
我又自己倒下來,長久的腐爛,
仍舊是滋養了自己的內心。
從山坡到河谷,從河谷到群山,
仙子早死去,人也不再來,
那幽深的小徑埋在榛莽下,
我出自原始,重把祕密的原始展開。
那毒烈的太陽,那深厚的雨,
那飄來飄去的白雲在我頭頂,
全不過來遮蓋,多種掩蓋下的我
是一個生命,隱藏而不能移動。

人:

離開文明,是離開了眾多的敵人,
在青苔藤蔓間,在百年的枯葉上,
死去了世間的聲音。這青青雜草,
這紅色小花,和花叢裡的嗡營,
這不知名的蟲類,爬行或飛走,
和跳躍的猿鳴,鳥叫,和水中的
游魚,陸上的蟒和象和更大的畏懼,
以自然之名,全得到自然的崇奉,
無始無終,窒息在難懂的夢裡,
我不和諧的旅程把一切驚動。

森林:

歡迎你來,把血肉脫盡。

人:

是什麼聲音呼喚?有什麼東西
忽然躲避我?在綠葉後面
它露出眼睛,向我注視,我移動
它輕輕跟隨。黑夜帶來它嫉妒的沉默
貼近我全身。而樹和樹織成的網
壓住我的呼吸,隔去我享有的天空!
是飢餓的空間,低語又飛旋,
像多智的靈魂,使我漸漸明白
它的要求溫柔而邪惡,它散布
疾病和絕望,和憩靜,要我依從。
在橫倒的大樹旁,在腐爛的葉上,
綠色的毒,你癱痪了我的血肉和深心!

森林:

這不過是我,設法朝你走近,
我要把你領過黑暗的門徑;
美麗的一切,由我無形的掌握,
全在這一邊,等你枯萎後來臨。
美麗的將是你無目的眼,
一個夢去了,另一個夢來代替,
無言的牙齒,它有更好聽的聲音。
從此我們一起,在空幻的世界游走,
空幻的是所有你血液裡的紛爭,
一個長久的生命就要擁有你,
你的花你的葉你的幼蟲。

祭歌:

在陰暗的樹下,在急流的水邊,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無人的山間,
你們的身體還掙扎著想要回返,
而無名的野花已在頭上開滿。

那刻骨的飢餓,那山洪的衝擊,
那毒蟲的囓咬和痛楚的夜晚,
你們受不了要向人講述,
如今卻是欣欣的林木把一切遺忘。

過去的是你們對死的抗爭,
你們死去為了要活的人們生存,
那白熱的紛爭還沒有停止,
你們卻在森林的週期內,不再聽聞。

靜靜的,在那被遺忘的山坡上,
還下著密雨,還吹著細風,
沒有人知道歷史曾在此走過
留下了英靈化入樹幹而滋生。

1945
9
最初以〈森林之歌:祭野人山上的兵士〉刊於《文藝復興》(19467月)

1942
38日中國十萬精兵遠赴緬甸浴血抗日。6月數萬疲憊遠征軍進入了凶險之地野人山(胡康河谷),最終僅三千餘人走出這被稱為「魔鬼的地方」。

穆旦(1918-1977
本名查良錚,出生於中國天津,著名九葉派詩人和翻譯家。1934年始,以筆名穆旦發表作品。1942年,他擔任隨軍翻譯與中國遠征軍赴緬甸戰場。後大軍撤退入野人山,穆旦經歷浩劫抵達印度,翌年返回昆明。著有《探險者》、《穆旦詩集(1939-1945)》、《旗》、《穆旦詩文集》 等。

〈亂離雜詩〉/ 郁達夫

其十一
千里馳驅自覺痴,苦無靈藥慰相思。
歸來海角求凰日,卻似隆中抱膝時。
一死何難仇未復,百身可贖我奚辭?
會當立馬扶桑頂,掃穴犁庭再誓師。

其十二
草木風聲勢未安,孤舟惶恐再經灘。
地名末旦埋蹤易,楫指中流轉道難。
天意似將頒大任,微軀何厭忍飢寒。
長歌正氣重來讀,我比前賢路已寬。

出自中山大學中文系主編,林崗、姚達兑編註,《現代十家舊體詩精萃》(廣州:花城出版社,2011

1942
2月日軍臨城,郁達夫偕同友人撤離星洲往印尼蘇門答臘展開逃亡之旅。寫於彼時的十二首〈亂離雜詩〉,呈現了局勢不定,風聲鶴唉,慌亂逃亡多處的驚惶心境,卻也慷慨激越表現了抗敵意志與氣勢。詩的魅力在異域亂離的情境裡散發出生命光輝。

郁達夫(1896-1945
原名郁文,字達夫,生於中國浙江省富陽縣。曾赴日本留學,「創造社」成員。1938年到新加坡主編《星洲日報》 、《星洲晚報》 、《星光畫報》等文藝副刊和文藝版。他在星洲期間多發表抗日政論,亦寫作舊體詩和散文。新加坡失守後逃亡至印尼蘇門答臘巴爺公務(Payakumbuh)小鎮。1945年日本戰敗前夕失蹤。著有《郁達夫南洋隨筆》 、《郁達夫詩詞鈔》 、《郁達夫抗戰論文集》 、《郁達夫海外文 集》等。

〈季風史 | Monsoon History/ 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張錦忠

空氣潮濕,滲透
草席,裊裊
如煙之魅影。
有如肥白蛞蝓捲攏
在木桐之間,
或如蠹魚穿鑽
於學校課本
潮濕的亞麻布書封,或如
蜈蚣般靜靜地走過,
空氣四處遊走
一百隻腳開步走
充滿熱帶水氣的
強光。

再一次我們被雲朵
與捲湧過來的黑暗征服。
小蝸牛現身
羞澀的觸角相碰撞
在牽牛花的
藤蔓之間。
                   
喝著美祿
娘惹與峇峇閒坐家中。
遙想四十年前舊事。
圍著紗籠他們細數
摺給亡者的錫箔冥紙。
客廳總掛著
祖先的畫像。

讀丁尼生詩,下午
六點鐘,身穿睡衣。
聆聽傾盆
大雨:雨聲答答
蚊蚋、黑蜘蛛飛舞
蛾群在房間漫飛
那裡白蟻卵丘高築而蟻后疾行
在炎熱中。我們洗腳
準備上床,看著母親卸下
蛇長黑髮,解開
腰間的銀網,
等待父親的腳步
踏過沙灘當漁夫
在季風後從海峽歸來。

空氣凝止,寂靜
如班頓裡搖曳睡著的人
為馬六甲所護佑。
遙想四十年以前,
娘惹初嫁峇峇家。

1994


南洋之所以吸引大量華人移民,與氣候因素息息相關;十一到四月的東北季風、五到十月的西南季風循環吹拂,啟動這一地區的航海活動以及貿易網絡,以及文明與人種的往來,是為「風下之地」。

林玉玲(Lim, Shirley Geok-Lin, 1944-)
生於英屬馬六甲,1969年赴美深造。曾先後在紐約、新加坡、香港、美 國聖塔芭芭拉加大任教。 她以英文創作,代表作有詩集Crossing the Peninsula and Other PoemsMonsoon History: Selected Poems ; 自傳《月白的臉:一位亞裔美國人的家園回憶錄》 (Among the White Moon Faces: An Asian-American Memoir of Homelands)曾獲1997年美國圖書獎。

譯者 張錦忠
1956
年生於馬來亞,1981年來台,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台灣大學外國文學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學術著作包括《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時光如此遙遠:張錦忠隨筆馬華文學》 、《馬來西亞華語語系文學》 、《查爾斯河畔的雁聲:隨筆馬華文學二集》等多種,並主編多部論文集及小說選。另著有短篇小說集與詩集。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966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