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喬治.普羅契尼克的《追尋寧靜:一場顛覆聽覺經驗的田野踏查,探索聲音的未知領域》
2023/07/16 06:35:33瀏覽96|回應0|推薦6
Excerpt喬治.普羅契尼克的《追尋寧靜:一場顛覆聽覺經驗的田野踏查,探索聲音的未知領域

起初,地球上的聲音只屬於岩石、水、雷電與風。
(At first, sound on Earth was only of stone, water, lightning, and wind.)

——大衛.喬治.哈思克,《傾聽地球之聲》

外面時斷時續的聲音,破碎而分散,像交錯湧動的波浪,經過我心不在焉的過濾,偶然傳到耳畔,彷彿來自另一個世界:小販的叫賣聲,兜售野生蔬菜等天然產品和彩票之類的社會產品;車輪的隆隆聲,貨車和小汽車顛簸著疾馳而過;公交車的聲音,從遠處駛來比轉彎時動靜更大;某個窗口抖動布料的聲響;頑童的口哨聲;樓頂響亮的笑聲;隔壁街有軌電車的金屬呻吟聲;十字路口傳來的嘈雜聲;各種高低聲和寂靜;車流阻塞遲疑的轟鳴;腳步聲;談話聲的開始、進行與結束——我在睡夢中思考這一切,它們如草叢的石頭般存在著,不知怎麼便從藏身之處向外窺探。
接著,牆另一邊,房子裡的各種動靜和其他聲音像潮水般匯聚在一起:腳步,碗碟,掃帚,被打斷的歌謠(是法都嗎?)……
——
佩索阿,《不安之書》,(182. 1929年?月】)

《追尋寧靜》這一本書是關於寧靜、噪音,關於聲音的多重探索。

從作者在本書〈前言〉談到他「從布魯克林市區出發追尋寧靜」開始,我們就一起踏上「寧靜」及「聲音」的追尋之路,包含如何在新梅勒雷修道院(New Melleray Abbey)尋求安靜;如何從哲學、宗教探索沈默的意義;接著談到憎惡寧靜的未來主義、談到我們需要追憶青春歲月的隨身聽……

這不禁讓我想起近日讀過大衛.喬治.哈思克的《傾聽地球之聲》以及佩索阿在《不安之書》的一段文字。

當然,關於聲音,更不應該略過我最喜愛的普魯斯特,容我複習以下這段書摘之後,再來一起欣賞喬治.普羅契尼克豐富精采的《追尋寧靜》。


……
在我們期待的時刻,從耳朵捕捉聲音,到大腦作出選擇與分析,再由心靈傳達分析結果,這循環往復的運動是如此神速,我們幾乎難以覺察到其時間的流逝,似乎感到我們是直接用心靈去傾聽。

(p.141
追憶似水年華 IV索多姆和戈摩爾 聯經版 1992)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1125
追尋寧靜:一場顛覆聽覺經驗的田野踏查,探索聲音的未知領域
In Pursuit of Silence
Listening for Meaning in a World of Noise Paperback
作者:喬治.普羅契尼克
原文作者:George Prochnik
譯者:韓絜光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1/09/01

作者普羅契尼克酷愛寧靜,厭惡噪音,為了尋求精神和感官的雙重平靜,他毅然走訪全國各地,找尋他所能想像最安靜與最喧鬧的地方。從生物實驗室到禪園、大賣場及隔音材料大會,從隱修院、噪音測量公司、勁爆汽車音響大賽乃至聽障空間,訪談生物學家、聽覺科學家、聲學工程師、僧侶、建築師、聲音行銷人員和聾啞學校校長等專業人士,所獲得的觀點顛覆了我們對聲音的想像!
本書透過多元聲音場景、精彩訪談及研究文獻,並融入充滿哲思的個人感悟,從生物、科學、哲學、商業和藝術文化等面向,看待寧靜和噪音所構成的反差與多重辯證關係……

作者簡介
喬治.普羅契尼克(George Prochnik
美國作家,發表過多篇文章、詩作、人物傳記與小說著作。曾於耶路撒冷的希伯來大學教授英美文學,獲得紐約時報「編輯獎」和2007Gradiva獎。為《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花花公子》和《內閣》雜誌等出版媒體撰稿,著有《褚威格最後的放逐》與《普特南隱身之所》(Putnam Camp)二書。目前住在紐約市。

Excerpt
〈聆聽未知〉(Listening for the Unknown)

新梅勒雷修道院(New Melleray Abbey)位於愛荷華州杜標克,驅使我來到這裡的原因,是我渴望向這些終生奉獻給虔誠寧靜的人學習。嚴規熙篤會隱修士是熙篤會(Cistercian order)門下的一個分派,他們現今不必發誓絕對持守安靜,偶爾也會交談,但安靜是他們的母語。

西元六世紀時,聖本篤(Saint Benedict)創建西方基督教隱修制度有功,其中以位於羅馬東南郊的卡西諾山(Mount Cassino)最為有名。他寫下一篇現稱為「隱修規章」(the Rule)的文書,至今仍為修士遊行。規章中,修士首先被界定為門徒,門徒的定義特質是「沉默且聆聽」。

嚴規隱修士在熙篤會修士中又稱「默觀者」,他們與修道院外的世界互動減至最少,敬拜儀式大多很安靜。讀經安靜,工作也幾乎不說話,用餐時也首重安靜,在修道院走廊經過彼此身邊也不交談。每晚八點回各自寢室休息,清晨三點十五分起床,在靜默中集合禱告。不論何時他們都避免聞聊,即使是早晨彌撒過後,在刻苦的一天中,他們多數時候也會打消說話的念頭。隱修士做的每一件事幾乎都在靜默中完成——也可說是被沉默的重量壓迫至結束,或向廣闊的靜默開展,就看你從哪個角度去想。

……


維根斯坦在著作結尾提出一個命題:「對不可言說者,吾人須保持沉默。」海德格也說:「重要的是,無語之時即當沉默。」法國哲學家皮卡德說:「沉默指向一個只有存在成立的狀態。」在皮卡德的看法裡,這個狀態也是「神聖的狀態」。皮卡德信奉天主教,但他的說法與禪宗佛教的基礎觀念相互呼應。我那位靜修導師魯西塔克有次和我聊天,形容靜修是為了「拔掉腦補故事的插頭」所做的努力,我們總不斷在內心向自己講述故事,拔掉插頭才能全心關注當下此刻不斷開展的奧妙神奇。
Wittgenstein ended his first book of philosophy with the proposition: “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 Heidegger once declared: “Above all, silence about silence.” The French philosopher Max Picard wrote that the “silence points to a state where only being is valid.” In Picard’s view, this is “the state of the Divine.” Here Picard, a practicing Catholic, echoes many of the foundational ideas in Zen Buddhism. At one point in our conversations, Lushtak, my meditation-teacher friend, described silent meditation as an effort to “unplug from the mental story” we are constantly telling ourselves, in order to be completely attentive to the wonder of the ever-unfolding present moment.

……

〈音殺〉(Soundkill)

[
未來主義]

在未來主義藝術家出現之前也曾有不少人刻意製造噪音,但還從來沒有人為噪音建構出如此周詳且挑釁的哲學論述。未來主義藝術家宣稱,噪音是自由的配樂。從此以後,我們就一直在為生活配上這曲配樂,並以造反為由替自己開脫。

未來主義藝術家渴求噪音,這種心態的反面正是憎惡寧靜。魯索洛抱怨,古代生活別無其他,就只剩寧靜。他哀嘆除了地球表面偶發的活動如颶風、風暴、雪崩、瀑布以外,大自然悄靜無聲。馬里內蒂把寧靜貶為一種了無生氣、對耗盡和休息的理想化概念,並斥之為腐臭的浪漫主義,這也促使他在一九一〇年七月一個恬靜的週日午後首度展開公開行動。
The flip side of the futurists’ lust for noise was their loathing of silence. Ancient life was nothing but silence, Russolo complained. And the whole of nature was no better. He bemoaned the fact that apart from “exceptional movements across the earth’s surface, such as hurricanes, storms, avalanches, and waterfalls, nature is silent.” Marinetti lumped silence in with what he called the moribund “idealization of exhaustion and rest”—the “rancid romanticism”—that provoked his movement’s first public action on a serene Sunday afternoon in July 1910.


馬里內蒂和他的一幫快閃團爬上威尼斯聖馬可廣場的鐘樓頂層。他們選擇在此發起運動並非偶然,威尼斯是當時全世界數一數二以寧靜著稱的城市。馬里內蒂的門徒把身子探出鐘樓天臺,將八十萬份名為《反對沉湎舊情的威尼斯》的小冊子抛向底下滿頭霧水的民眾,同時他自己拿著大聲公高喊:「夠了!威尼斯,別再見人路過就低語淫猥的邀請,你這個老鴇!」小冊內容變本加厲地呼籲威尼斯人把他們的城市改造成一座商業與軍事之都:「燒毀貢多拉船,那是愚人的玩具!向天豎立起鋼鐵巨橋的剛硬線條,豎立起排煙如髮絲搖曳的工廠吧!」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做法派頭十足。

……


首部未來主義宣言問世的二十年前,尼采在《偶像的黄昏》(Twilight of the Idols)中自言,他要用哲學詰問當作「錘子」,來「試探偶像的聲音」。尼采指的偶像包含了所有心靈雞湯般的偽善幻想,人用這些幻想哄騙自己說,世界具有某些特性,使得人類心智本有的健康活力因而噤聲。尼采預期會聽到的答覆是「那出名的空心聲說明了其人肚腹膨風……正是在這樣的人面前,慣於沉默者應當發出聲音為人聽見。」

尼采支持「慣於沉默者」發聲,這呼應了日後無數的致力於向不公義的權力關係發出不平之鳴的自由運動,把聲音還給那些遭受箝制打壓的人。我們之所以愛上大鳴大放,部分原因就在於安靜與「保持沉默」和「受到沉默的對待」畫上了等號。

這個等式注定引發爆炸。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初,未來主義藝術家成為鼓動義大利參戰的先鋒。馬里內蒂在他日後最懊悔的立論中,宣稱戰爭是世界洗淨汙垢的唯一方法,同時寫了一封信描述自己的戰場經驗,信中洋溢著狂喜,興奮到連標點符號都顧不得加上:「砲彈咻碰碰的和弦劃破空間五百叛兵呼喊回音粉碎散落至無限遠處……暴力殘暴規律這股低沉聲音橫掃戰鬥中古怪嘶吼狂亂人群復仇女神不得喘息耳朵眼睛鼻孔全開!裝彈!開火!聽見嗅到機關槍完整射發一輪答啦答答答多麼喜悅在刺痛的轟轟咻啪乒乓碰咚怪異拍擊下尖叫著不能呼吸……

馬里內蒂的戰爭交響樂,聽起來就像幫派饒舌歌曲的誕生。

〈奔向噪音〉(Freeway to Noise)

[
戀上隨身聽]

一九七九年,索尼Walkman隨身聽問世,堪稱iPod的老前輩。回顧當年新聞報紙對大眾反應的報導,引人注目的是這些隨身聽愛用者往往讚嘆Walkman有如一道聲音的屏障,將惱人的噪音和現代生活普遍的煩擾阻絕在外。隨身聽的這項特點所受到的關注,絲毫不亞於索尼當初主打的「隨時隨地如你所願」提供音樂的功能。使用者宣稱,Walkman隨身聽讓上班通勤變得比較好受,也提供了喘息空間,躲避都市的可怕噪音。

一九八一年《時代》雜誌採訪了紐約電視製作人佩恩(Anthony Payne),他表示:「外面有公車,有飛機,有警笛……你必須用更大的聲音取代它們,把你自己選擇的聲音強迫餵給你的耳朵。」曼哈頓一名電腦公司主管稱Walkman隨身聽是「冷落這世界的絕佳方法」。

……


iPodWalkman隨身聽紅極一時的現象推向更高峰,甚至有了「i世代」之稱。iPod在二○○一年問世,到了二○○九年秋季,蘋果公司宣布全球各地共售出兩億兩千萬部。相比之下,索尼自產品推出後的十六年間,總共也才製造一億五千萬部Walkman隨身聽。

iPod
能有如此可觀的成功,部分原因或許在於它放大了原有的概念,突顯個人選擇的聲音可以代替實際的舉動。iPod的儲存容量龐大,能把音樂帶去任何地方已不再是重點;如今的重點是,透過裝置輸出的聲音,音樂能帶你去任何地方。

iPod
漸漸風靡各地,我們開始看到越來越多耳朵上垂掛著耳機線,彷彿腦內線路有幾根鬆脫掉了出來,同樣在那幾年間,我自己走路的習慣也改變了。

……


也許iPod風靡全球正是人們的實際行動自由受到限縮的時候,而且限縮的程度可謂前所未見。我們或許可以斗膽進一步推論,龐大的人口超載,這個持續攀升累積的環境刺激,也許驅策著我們設法透過聲音,奪回自己失去的無拘無束的速度感。

即使不確定能否在兩者之間確切劃上關聯,但我認為理當可以推論,iPod有一部分魅力就在於它讓人能在耳機裡建立起一種速度和運動感,而這兩者在外在世界多多少少是受到阻塞的。

……


將散碎的經驗和感受縫合在一起,隨身聽為我們做的每件事注入了一股新的流動感,推動我們前進。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任何東西像iPod一樣能弭平空隙,填滿我們日復一日生命裡那些無聲的空洞。隨身聽提供使用者全天候不間斷的聲音止痛療程。

根據我自己跟人聊天的經驗,以及所有我看過人們為什麼喜歡iPod的採訪中,現在已經不像Walkman隨身聽那個年代常會聽到需要阻絕城市的可怕噪音。反而一再聽到有人說,iPod有「過濾焦躁雜音」的能力。這些雜音包括旁人講手機、打遊戲、用個人裝置放音樂放得太大聲——以及網路雜音對使用者本身的磁吸力。

iPod
受人青睐的特點,不在於有能力遮蓋往日的建築設施噪音,而在於它能進一步阻擋那層塗覆在舊噪音表面的個人自主選擇的喧嚣,進而定義了數位時代的新噪音。從人們談論自己iPod的方式來看,今日噪音令人頭疼的核心,不太是單一的巨大聲響,更像是我們會在連續「爆音」所造成的多重刺激之間偏離原徑。與其氣沖沖指責「i世代的疏離」,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們都做了些什麼,讓大環境音景變得如此不值一顧,用過即可丟棄,有如聽覺版的速食。

此外,就像設法透過升高噪音來減緩牙科疼痛的Audiac療法一樣,到頭來,解方的副作用也許比病症本身還嚴重。

〈寧靜終曲〉(Silent Finale)

我在旅程盡頭意識到,我在新梅勒雷修道院小禮拜堂所說的那種未知,其實遍布於世間萬物。在我動身追尋之前,我從沒想過哺乳動物的中耳是從下顎骨演化而來的,也沒想過宇宙大霹靂的聲音可能很類似一陣集體尖叫;或者茶道竟然是一種展演寧靜的空間;也沒想過聲人的觀點可以為每個人揭示一種更細膩的感官覺察的可能性。我很幸運有機會走出去,聽見數十來種我做夢也沒想過存在的人事地物和故事。

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在生涯最後的著作中寫到,感知即是區分,而遺忘就是不加區分。我先前嘗試為噪音下定義,我說,噪音是進入腦中以後揮之不去的聲音,可能悅耳,也可能不悅耳,但總之噪音就是當有它在的時候,會讓我們停止區分自身存在與周圍外物的聲音。噪音使人遺忘了周遭更廣大的世界。
The French philosopher Maurice Merleau-Ponty writes in his last book that perception is differentiation, while forgetting is nondifferentiation. Earlier I took my stab at a definition of noise: sound that gets into your head and won’t go away. It might be enjoyable or not enjoyable, but noise is sound that makes us, for the time it’s there, ceas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beings and objects outside us. Noise enables us to forget the larger world.


反過來說,如果要大膽為寧靜下個定義,我會形容寧靜是聲音和安靜構成恰到好處的平衡,能夠催化我們的感知能力。安靜是高貴的,因為它使得區分成為可能,而我們越能觀察事物之間的分別,心中執著於自我的空間也會越少。就連說到讓自己安靜下來時,我們也會說「靜觀沉默」(observing silence),這並非偶然,彷彿光是保持沉默,我們就能在自身之外創造某種可以觀看的東西。
Conversely, if I were to hazard a definition of silence, I would describe it as the particular equilibrium of sound and quiet that catalyzes our powers of perception. Quiet is distinguished because it enables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more we observ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ings, the less mental space we have for our isolate selves. It’s not chance that even when we’re talking about quieting our own voices, we speak of “observing silence,” as though just by being silent we create something to behold beyond the self.


所以,我們周圍的世界仍舊充满未知;我們實際缺少的,是對自己依然有所不知的認知。寧靜作為一種期待,一種維繫注意力的方式,它是重回純真樂園的鑰匙。我們或許無法長留在樂園,但上帝知道,我們仍在傾聽樂園開啟的聲音。
What’s unknown, then, is the world around us; what’s missing is our awareness that we do not know. Silence as a state of expectancy, a species of attention, is a key back into the garden of innocence. We may not stay. But God knows we listen for the sound of that opening.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7960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