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9/24 06:25:23瀏覽1913|回應0|推薦4 | |
台灣的銀行市場實在很令人匪夷所思,首先是翻開銀行史,從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倒閉,再來就是很多銀行明明已經失去經營價值,卻老愛喊要發展成為小而美的利基公司。金融整併困難,不是難在沒有買家,而是大家都不肯賣。 攤開金控版圖,不得不佩服近來新光吳家兄弟的積極心,先是以新光金28塊買進了誠泰銀行,台新金又以超過26塊的價格吃下彰化銀行。兩次併購價格都遠超過市場行情。(另外聽說原本台新金原本開給建華金的價格也是一樣優渥),因此市場對於這兩宗併購案也持極端的兩種看法,有人說這兩兄弟瘋了,根本就是亂敗吳火獅留下來的基業。不過也有人說,併購不是看一時,而要看未來合併後的綜效。 目前來說一般給予金融併購的建議併購價是淨值的1.6~1.8倍,而吳家兄第兩次都以超過2倍的價格打得其他競標者無話可說。沒錯併購銀行長期而言是有其綜效的,但絕對不會是單單只發生與新光或台新合併,其他人不願意出高於行情價的原因,是在於考慮合併風險之後的考量。 可是,看看台灣金融市場就會發現吳家兄弟這樣做,其實都是不得已之下的豪賭。大家都知道,台灣市場現在銀行過剩的情形非常嚴重,另外如果沒有一定規模的金控,也沒有成為區域性金融金控的競爭力,這也是政府鼓吹銀行減半的原因。 但是翻開台灣金融歷史,我們發現台灣從來沒有一家銀行倒閉,這在全世界來說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以近期的中興銀行標售案來說,中興銀行倒閉之前,淨值已經是負幾百億元,可是仍有政府為他處理後事。連這樣的銀行都不用倒閉了,其他值得被併購的銀行自然姿態更高,反正出什麼事情都會有政府來幫忙擦屁股,於是每家公司都喊著要發展利基銀行的口號。如果今天我們敢放手讓銀行倒閉,其他小銀行面對生存問題或許可以更實際一點。 印象中提到銀行倒閉,我們會聯想到經濟大恐慌時期,然而我們來看美國1980年代之後推動的金融自由化措施,這些措施成為促進美國成為當前金融強權的基礎,可是過程的背後,卻有數以千計規模較小的銀行紛紛倒閉。而銀行倒閉有時不見得是壞事,也促成之後美國銀行的大崛起。 最近日本金融股漲翻天,台灣一堆喊盤者說,台灣金融業的春天不遠矣,殊不知韓國在金融危機之後,銀行業也是哀鴻遍野,倒閉連連。而市場在經過整併之後,存活下來的當然值得高股價。 可是由於台灣銀行不會倒閉,當有值得併購的公司時,大型金控公司會搶翻天,併購價格超過一般標準,這些多出來的價格可以說是因為銀行不倒閉產生的社會成本。 而即使有合併的綜效,折現回來之後,恐怕也被過高的併購價抵銷不少。吳家兄弟或許不是冤大頭,但肯定的是絕對討不到便宜。而死撐活撐讓該倒閉銀行不倒,我認為這肯定是金融業中最浪費的內耗。 |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