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12/19 23:05:27瀏覽3323|回應1|推薦51 | |
殢人嬌-後庭梅花開有感-玉瘦香濃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雲閒水遠。清晝永,憑欄翠蓮低捲。 坐上客來,尊中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 語譯: 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飄逸,相形之下,檀香梅顯得色澤濃艷,它們都散發著香氣,白雪逐漸融化,那雪壓梅枝的美景已不見。真令人遺憾呀!沒想到今年賞梅竟又來晚了。在江南的亭臺樓閣裡,仰望白雲悠閒飄浮,俯瞰流向天際的江水碧波。白晝漫長,倚欄遠眺,翠簾低低捲著。 親友相聚,杯子裡斟滿了酒。縱情歌唱,歌聲高亢,響徹流水行雲。那南邊向陽枝頭上的梅花可以剪下插來賞玩,趁花未殘之時,快多採剪些。不要等到西樓那邊傳來幾聲羌笛聲。 賞析: 建炎二年春,李清照歷盡艱辛,到達江寧,不久,寫下此詞。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上片起首兩句,開門見山,吟詠梅花,寫春日裡梅花已開,白雪漸融,雪壓枝梅的景色已不見,嘆悔此次賞梅又遲來了一步。梅花,以其寒冬臘月發花,且有堅貞耐寒之志而深受愛重,在我國歷來有“國花”之稱譽。「今年恨、探梅又晚」,待李清照想賞梅時,卻已過了賞梅時節,因而有「探梅又晚」之嘆。當中一個「又」字,表達了詞中主人年年探梅、年年嘆晚的心情;當然只有面對愛之甚深的對象,才會發出“恨晚”的嘆息。此处也足见作者遣词匠心之一斑。 此處也足見作者遣詞匠心之一斑。「江樓楚館,雲閒水遠。清晝永,憑欄翠蓮低捲」,交待了賞梅的環境地點、寫出了遠眺近俯的自然景色,也刻劃出了一種閒適恬淡的心境。李清照初來江南,頗喜愛江南的春天,或許當時的時局稍穩定,故而在詞中,李清照表現出的是較為平和、閒適的心態。在長江之濱的楚地南天,錯落矗立著無數亭台樓館,這裡梅花競放,又是賞梅的好去處;仰望白雲閒散依藍天而飄浮,俯視碧波漣漪逐江水而流逝;清涼的白晝是這樣漫長,沉醉在陣陣梅香中的探梅人,憑倚著雕欄放眼遠望,信手捲弄著低垂著的翠綠色的帷簾。上片至此而止,主要是側重寫景的幽深、人的安閒,為下片不平靜心情的抒發埋下伏筆,達到以靜襯動的效果。 下片首兩句「坐上客來,尊中酒滿」,兩句寫的是良友相聚、舉杯飛觴、開懷暢飲、縱歌抒懷的場面。趙、李兩家親族多南來,加上李清照與家人團聚,因此設宴招待客人。「歌聲共、水流雲斷」,充滿詩興豪情的文人雅士對酒自是高歌,何況又面對著象徵高雅氣節又令人心神陶醉的梅花!于是,群情激动,纵情引吭,你唱我和,这歌声充塞天地、嘹亮悠扬,上遏白云、下断流水。 於是,群情激動,縱情引吭,你唱我和,這歌聲充塞天地、嘹亮悠揚,上遏白雲、下斷流水。席間歌聲美妙,如行雲流水,高亢激越,頗有些當年汴京繁華的意味。該詞至此,歡樂之情已達頂巔,激越的情緒隨著歌聲止歇漸漸平靜下來,另一種心態便代之而起,詞人的筆觸也宕然轉開,回到賞梅的現場「南枝可插,更須頻剪」,然後便在「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的頗懷傷感的聲中戛然止住。弦外之音藉物抒情,感傷光陰流逝,花開花落,容顏易老,聚少離多,人生得意與相聚之時需盡情歡暢,待到《梅花落》的曲調已經奏起,羌笛聲聲泣訴別離的時候,離愁別怨便會鋪天蓋地地襲來了。「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在眼前暫時的太平景象中,形勢岌岌可危,金人對南宋正虎視眈眈,李清照可能預感到時局將會有變,因而勸親友珍惜眼前的平靜局面。 此詞格調明快,文字舒展。寫此詞時,李清照可能因剛到江寧府,與丈夫團聚,情緒頗佳,在李清照的詞中,寫得這樣輕鬆的並不多見。該詞可謂因情即景,景中寓情;動靜有致,相互襯托。結尾句“莫直待,西樓數聲羌管”意在言外,含蓄蘊藉,耐人咀嚼。 注釋: 1. 殢人嬌:此詞作於宋高宗建炎二年(西元1128年)春,李清照到江寧不久。 2. 玉瘦:指白梅的花色讓人有清受飄意之感。玉,指白梅。 3. 檀深:檀香梅的顏色深黃,與白梅相較,顯得色澤深濃。檀:深黃色的檀香梅,為上等梅花品種。宋范成大《范村梅譜》:「(蠟梅)凡三種......最先開,色深黃,如紫檀,花密香濃,名檀香梅,此品最佳。」 4. 探梅:賞梅。 5. 雲閒:有的本子作「雲間」。 6. 坐上客來二句:化用《後漢書.孔融傳》:「坐上客恆滿,尊中酒不空」句。趙、李親族多南來,故前來的親友較多。尊中:有的本子作「尊前」。 7. 莫直待句:當時金兵將南下,形勢緊迫,故有此語。 註:本文部分參考三民書局之"李清照集"。 重要參考資料: 1. 台北三民書局之「李清照集」 2. 中華古籍-李清照全集 3. 歷代名家新編輯評價篇 李清照詞 新編輯 4. 李清照集校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 本李清照之故事乃集合各家學說與網路資訊,共賞之,非本部落格主之創作,惟共賞之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