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21 12:09:25瀏覽1786|回應1|推薦73 | |
先來看看蘇東坡「定風波」裡面的竹杖: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仁宗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在宋神宗熙寧年間,對王安石等人之變法有不同的見解,遭到排擠,乃求外職。外派杭州通判、知州,後連知密州、徐州、湖州。但在徐州調任湖州時還是出事了。 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由徐州移知湖州,到任後,進《湖州謝上表》,其中有段文字「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當時變法的新黨以「生事」針對熙寧變法,「新進」針對因變法而被擢用的官員,還找出蘇軾以前寫「託事以諷」的文字攻訐陷害,因而入獄。囚獄一百三十天後,神宗敕責授檢校尚書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實質上是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 這首定風波就是在被謫黃州時作。 詞的前言中說,三月七日和朋友出外,僕人隨行。遇雨,負責支援的僕人走在前面,少了雨具,只得冒雨而行。眾人皆以為苦,唯東坡泰然豁達。於成就了這闕流傳千古的詞「定風波」。 由於這闕詞作於被貶黃州的第三年,對內容的解釋就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說他面對艱難環境的不憂不懼,既處風雨,何不放慢腳步邊走邊吟詩高歌,庶民的竹杖和芒鞋要比坐騎更實用,選擇「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生活,才是愜意,又害怕什麼呢?多變的天氣,酒意被微寒春風吹醒,太陽也出來了。這時候回首剛才走過風雨蕭瑟的路,該回去囉,看看前途,則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啊! 這些日子大夥兒都為防疫待在家裡,做什麼呢?書友炎良兄每天臨一篇王羲之的字分享。前些天寫的一篇「邛竹杖帖」,內文是這樣的: 「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遠惠之至。」 原來這邛竹產於古代南方絲路必經的蜀之邛萊。其竹,節密而肚大,有人因此稱之為佛肚竹,取其像彌勒佛之大肚。此竹有一特別之處,有時會在某一竹節處略彎,正好作為手杖之把手,所以也有人叫它扶老竹,以其能扶助長者。
王羲之的好友周撫時任益州(今四川)刺史,正是邛竹產地,於是寄了一些邛竹杖給王羲之。王羲之收到之後,分送給友人尊長。並寫了回信給周撫,就是流傳下來的這份邛竹杖帖。 怎麼知道邛萊是南方絲路必經之地呢?原來漢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在大夏見到蜀布和邛竹杖,問了當地人得知是當地人在身毒(今印度)貿易而得。 走筆至此,只是引子。 提到手杖,讓筆者想到在家中已有半個世紀的手杖。一根木杖,一根竹杖。竹杖細而長,木杖粗而靭。竹杖是某日與家母出遊,在山間隨手砍了根細長竹桿,修去枝葉而成。回家之後,一直留在家中,偶爾拿來撣打棉被,頗為好使。 另一木杖,則是大約五十多年前,家母要跟農會同事出門旅行,行程有好幾天,目的地有阿里山等需要步行的山區。出門前一天,筆者想該為母親準備一枝手杖,方便行走。但時間頗急,一時手杖難尋。忽憶及後院那棵芭樂樹,枝條堅靭,似乎適合做枝手杖。於是從樹上尋了長度、粗細適合,彎度也恰當的樹枝。 砍下樹枝,以刀修去枝葉、樹皮,刮匀樹枝表面。但剛砍下的樹枝,雖可作手杖,但濕度太高,重量頗重,而且較為柔軟。 怎麼辦呢?家母明天一早就要出發了,無法等待樹枝手杖自然風乾。 想到古人製作木器時,常有烘烤之法。於是打開家中煤球爐,用小火,將潮濕的樹枝手杖放在爐子上,邊轉、邊烘、邊烤。就這樣一節節、一段段,極為緩慢的,到了半夜,樹枝手杖總算烘到了七、八分乾燥程度。取出砂紙,將表面一一打磨平整。 此時,手杖大致完成,可拿在手中,似乎少了些質感。所幸家中還有些桐油。取出桐油,上漆打油、乾燥、拋光。可以讓家母帶出門了。 本來跟家母說,用過了,如果礙手,就可以丟棄,不一定帶回家。誰知母親捨不得,硬是原杖帶了回家。就這樣,這手杖就一直留在家中。也讓筆者對家母更增添了份思念。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