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13 17:01:21瀏覽3183|回應2|推薦0 | ||||||||||
馬英九執政時逾兩年,其施政措施一旦出差池,皆不會反省自己團隊是否出問題,都會有一套解釋方式來推卸,然最常用藉口不外乎是 1.民進黨鎖國8年 為文論述旨不在替民進黨開脫,而是要論述且破除馬英九無能又瞎掰的論點迷思,以及調侃不加思索就跟著起鬨的閱聽人。我只想說,就算你把林志玲打成恐龍妹,或者恐龍妹打成廢渣,許純美也不會變成林志玲! 序 蠻怪的,若陳水扁沒有執政8年,馬英九能將過錯推給誰?有人說陳水扁因為李登輝的12年打下基礎,撿了軟柿子,偏偏國民黨大老王作榮曾云:”1997年開始,台灣經濟在變差。”好吧,就算陳水扁撿軟的,至少應該也沒將那基礎搞爛(看到這應該就有人不服了)。再者,馬英九可以將錯推給陳水扁,卻不准當年陳水扁推給國民黨50年爛攤子,這真的蠻鮮的。 民進黨鎖國8年 馬英九政權將經濟不振歸咎於民進黨,其中一因是鎖國8年,更將其言當口頭禪到琅琅上口地步。馬英九一直將經濟救命仙丹押寶在中國身上,也因此對於民進黨8年跟中國的貿易做了自我鎖國的詮釋和攻訐。可也奇怪,馬英九那幫人也常常自打嘴吧,一下說對方自我鎖國,一下又說對方開放,反正就是挑自己有利的說嘴。 那麼馬英九口中的鎖國定義是什麼,只鎖美國?只鎖日本?還是台灣自我鎖國? 台灣對中國貿易 基本上,其實於陳水扁主政時期並沒有忽視中國市場,但他的政治立場是跟中共敵對,要如何取得經濟上利益又要維護國家主權,對陳水扁而言,自然不會比馬英九捧中共LP那般來的容易。也因此馬英九常常會自耀的說,民進黨做不到的,他做到了。這其實不用馬英九,如果只要一切順中共意走,叫個國中生當總統都可以,陳水扁若像馬英九那樣奉承中國,跟中國做生意有何難哉。 根據經濟部資料 (如果有人要說官方資料造假,那我也沒辦法囉),台灣跟中國從1997年~2008年的貿易進出口,以及台灣跟主要各國2004~2008年貿易進出口 (台灣對歐盟進出口金額一樣都不會比對中國進出口高,所以就不做比較) 從各年的資料來看,我真不知道馬英九和一大堆跟著喊的人,是要怎樣說民進黨鎖國,真要說鎖國,簡直是鎖在中國了,因為台灣跟中國的貿易往來比其他國家都要頻繁。台灣開放民間和中國往來,是1987年的事,但是中國和台灣兩國經貿的真正爆炸性地成長,根本完全是陳水扁總統任內的事情。到了陳水扁任期最後一年,兩岸進出口已經達到巔峰。 這也難怪馬英九該群人常常精神錯亂,一下說民進黨8年自我鎖國造成經濟不振,一下又說民進黨8年開放很多,都是民進黨的錯。那到底是自我鎖國不做中國生意,還是開放很多。那些只會跟著喊的人,看了這些數據之後,你們是要如何解讀到底是鎖國還是未鎖國,你們敢承認你們的盲目嗎。 馬英九說民進黨鎖國,怕和中國打交道,說應該要想出各種方法,擱置政治意圖,讓台灣的需求得以發展。 事實上,馬英九做的卻是放棄尊嚴,親中媚共,他才是為了政治意圖,而不是為了台灣的需求。一直到2000年之後,陳水扁政權才真正地把對中國的生意做了起來,且還不傷主權。馬英九大概忘了說,民進黨做不到傷害國家尊嚴的事,他確實做到了。 馬英九阿,陳水扁都已經下台兩年多了,你還天天找陳水扁救援,丟不丟臉阿。我曾以企業角度撰文一篇本質不變,企業角度,再複習一次仍然可以看出馬英九的無能和推卸。 馬英九這幫人真的會推翻全世界既有的管理制度和觀念,全世界應該要用他的方式來重寫教科書,相信當主管的應該都很喜歡他的模式。因為可以不用扛責任。馬英九三天兩頭只會哽咽,還什麼想起陳水扁鎖國誤國就會掉眼淚,台灣現在被弄得烏煙瘴氣,我們沒掉眼淚你就要偷笑了,因為我們真的是很想掉眼淚。 後記 這篇文章主在針對馬英九掛口的鎖國在論述,其意分析起來認為民進黨不願跟中國做生意,在這指標點之下,產出了這篇民進黨其實跟中國生意是做很大,並非未跟中國沒有生意往來。 實際上,我們不知道馬英九一直掛口中的鎖國到底是指什麼?從他在電視上的言論只能評論出,他一直在指責民進黨8年都不願跟中國做生意,讓台灣喪失跟他國在中國那塊土地上的競爭。如果,我們再放大層次,包含了是否有跟其他國簽署協議,或邦交國的增減,從這層面再來看,還是可以探討 跟其他國簽署協議 在國際上,中國一直打壓台灣的發展空間,對陳水扁的政治立場自然是很吃力的,台灣想做什麼,就會被打壓,尤其中國會施壓對方要用一中的原則,或者直接阻斷我們的發展情勢。在馬英九形同默許一中或是親中的原則之下,自然地,想要跟他國發展經貿協議,絕對會比陳水扁容易太多,自然而然,這確實是民進黨做不到的事。
邦交國 金錢外交是國民黨所留下的餘毒,面對台灣困境,這是無奈作法,姑且不論 1.台灣把80%的資源,花在只能出20%力量的國家,值不值得;2.民進黨時代也無力扭轉這現象;3.當前馬英九也很難做到不花錢就增加友邦;4.中國處心積慮的打壓等困境。 當前我們只看數字,民進黨8年到底怎樣增減邦交國,2000年520陳水扁當選時,台灣共有29個邦交國,卸任時只剩23個,至今馬英九政府也尚未增加邦交國,堅守著不失邦交國原則策略。 8年時間斷了9個,增加3個,只以數字不考量政治情勢,依比例原則來看是蠻不堪的。 戒急用忍與歷史 最後,2000年以後陳水扁的"鎖國"政策,,如果扯進國民黨時代李登輝的「戒急用忍」並承襲。不知道國民黨會有何意見,陳水扁就算無能承襲了,但請問,戒急用忍是那一年宣布?答案是1996年,當時是誰執政?答案是國民黨。 王永慶當時寫萬言書反對,當時李登輝的主要幕僚,現在的黨國大老們有反對過嗎?如此,1996年後台灣鎖國十幾年,國民黨都不必自我檢討嗎?做過大型專案的人都知道,有些新一期專案是必須延續上一期專案,國家施政會沒有嗎,一定有,不然怎會出現某某政策是上一個政府核定的言語,扯上鎖國,這歷史當然就要回溯到國民黨,但扯這個只是在比爛。而且事實上陳水扁政權是有限度和限制的措施在跟中國做生意,並非像現在幾乎有點無限上綱的開放。一直說人家鎖國是否有失公允。 民進黨執政8年確有不彰之處,但除了陳水扁當局本身要檢討之外,國民黨仗著國會多數阻擋許多改革的法案和政策,難道沒有責任?馬英九就任以來的部分政策和法案也都有當年陳水扁政權提案的影子。可見國民黨內心認同那些改革或政策,只是當時為反對而反對,一意阻擋陳水扁當局改革罷了。 陳水扁8年政績拿不上台面,但在抽象價值方面對台灣仍有貢獻,像是提倡民主人權以及台灣主體意識等。馬、吳最好不要再把責任推給民進黨執政留下爛攤子,只會引人反感,尤其是扭曲對方過度的事情。民進黨已付出極高的代價;而國民黨也因此獲得極高的利益,但這些代價和利益不會用之不竭,很快就如過眼雲煙。 人民在2008年給馬英九那麼高的票、給國民黨立法院那樣離譜的多數,就是表達對民進黨的不滿。如果馬不能糾正、改善那些謬誤,靠發牢騷怪罪前朝,那選國民黨執政做什麼?何況馬已執政2年多,選民不會跟著馬、吳怪罪前朝,而是要看現政府的表現。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