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11 00:00:10瀏覽11169|回應19|推薦152 | ||||||
11 / Oct / 2012 今天將從安塔利亞 (Antalya) 出發,一路往東北方向前行,預計晚上抵達卡帕多奇亞 (Cappadocia)。迢迢 500 公里的拉車距離,因此早上 7:30 即由旅館出發,中間會停留孔亞 (Konya)。 沿途穿越托羅斯 (Taurus) 山脈,時而崇山峻嶺鬱鬱蒼蒼,時而是乾涸的廣漠大地,配上蔚藍長空中翻湧如浪的白雲,景色粗獷壯麗,讓人心胸無限開闊。土耳其幅員遼闊,這段長距離拉車是無可避免的,今天可說是行程中最輕鬆的一天,正好可以紓解連日來肢體上堆積的疲勞,而窗外是一幕幕壯闊的美麗景色,因此行程中間這段拉車也就不那麼令人難以忍受了! 古驛站午餐 12 世紀時,塞爾柱土耳其的蘇丹王為了繁榮貿易、增加稅收,在重要的交易城市或商旅要道設置驛站,作為軍隊及絲路商旅休憩與提供保護的場所。隨著交通工具的進步與貿易型態的改變,多數驛站都已沒落殘敗,時至今日,有些保存較完整的驛站就轉變成旅館或餐廳。 中午我們就在古代驛站所改裝的餐廳─Horozluhan Restaurant 享用午餐,這家餐廳是 12 世紀時留下的驛站於 1994 年改建而成,非常特別的經驗。熱騰騰的鐵板上盛放著炒牛 (雞) 肉及米飯,是安納托利亞地區的美食 Sac Tava。
下午 2 點多鐘我們才抵達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央的孔亞 (Konya)。 西元 1071-1243 年,突厥塞爾柱人 (Selçuk) 人在孔亞 (Konya) 建立魯姆蘇丹國 (Rum Sultanate),版圖包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塞爾柱人以建築及工藝聞名,此帝國後來被蒙古人消滅。孔亞是塞爾柱土耳其帝國的首都,也是梅夫拉納教派及旋轉舞 (Sema) 的發源地,更是全土耳其宗教氣息最濃厚的地方,神秘的蘇菲 (Sufi) 教派為此地的觀光重點。 梅夫拉納博物館 Mevlâna Müzesi 梅夫拉納博物館是孔亞的一級景點,博物館前身是伊斯蘭蘇菲教派旋轉苦行僧侶修行的場所,與其說這是一座博物館,毋寧說它一所聖殿,因為創始人梅夫拉納 (Mevlâna ) 就埋葬在裡面。對穆斯林而言,這裡是非常神聖的地方,每年至少有 150 萬人不遠千里而來此朝聖。 傑拉雷丁.魯米 (Celaleddin Rumi ) 被他的追隨者尊稱為梅夫拉納 (Mevlâna ),意即「我們的導師」。魯米於 1207 年生於阿富汗境內的巴爾克 (Balkh),因蒙古人入侵舉家遷往麥加 (Mecca),1228 年來到孔亞,1273 年終老於此。魯米是伊斯蘭蘇菲 (Sufi) 教派神祕主義非常重要的思想家,據載,他曾於 1244 年遇見一位神祕苦行僧沙姆斯(Şemsi Tebrizi),魯米認為此人是神靈的完美化身,受其啟發開始探索神祕經驗,發展出心靈合一與宇宙大愛的哲學思想,並化為動人詩篇,其中最重要的詩集《瑪斯納維》(Masnavi)廣傳於世。 博物館的外觀十分顯眼,遠遠就可以見到他那笛子般的尖塔,及塔身所覆蓋的藍綠色磁磚。走進園區,是一片花彩繽紛的廣大庭園,然後才進入修行道院區。 進入博物館區,中庭的水池過去供苦行僧侶淨身,今日仍可讓前來朝聖的信徒使用。中庭兩側分成兩個主要展區,一邊是梅夫拉納的陵墓及伊斯蘭聖器,另一邊則展出旋轉僧侶的苦行生活。博物館中央高起的圓頂周圍繞著多個小圓頂,唯一的一根宣禮塔是典型的塞爾柱式 (鄂圖曼式可多達六根),最引人注目的是指向天際的藍綠色尖塔,據說梅夫拉那過世前曾囑咐信眾「陵墓不管怎麼蓋,只要不比藍色蒼穹更為華麗就可以了。」信眾便為其建造藍綠色尖塔,將他的石棺安置在尖塔正下方。 博物館其實與陵墓在一起,進入博物館必須先套上鞋套,內部並禁止拍照錄影。順著擁擠人潮走入陵墓區,只見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石棺,最大的一座屬於梅夫拉納,旁邊還有他的父親及其他地位較高的苦行僧,梅夫拉納石棺上纏著巨大頭巾,象徵其無上的精神權威。陵墓旁邊的「儀式廳」(Semahane),是過去苦行僧「旋轉」修行之處,如今則陳列儀式進行所使用的樂器、念珠、法器等。此外還展出塞爾柱到鄂圖曼時期伊斯蘭教的重要收藏,包括各式各樣的可蘭經、土耳其毯、吊燈、木雕的麥加朝向壁龕等,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只珠貝寶盒,據說裡面放著穆罕默德的鬍鬚。 塞爾柱式的門窗雕飾 走出陵寢區,水池對面大大小小成行成排的圓頂和尖塔,在陽光下分外耀眼!這是博物館的另一展區,以許多僧侶模型還原當時在道場的苦行生活。中庭也分布著修行僧侶的陵墓。 蘇菲教派之於伊斯蘭教,有點類似於西藏密宗之於佛教。蘇菲教派祈禱時,由主祭師口中禱唸著經文,全身抖動,教友們集體跟隨主祭師所唸的經文也全身抖動,進入一種無意識的忘我境界。梅芙拉納所創的旋轉苦行修行 (Sema),也稱「修行者旋轉舞」(Whirling Dervishes),是一種透過歌謠和「旋轉舞」淨化心靈並與真主溝通的宗教儀式,在迴旋的狂喜中和真神結合。他們以「愛」為最高教義精神,宣揚容忍、諒解和啟蒙。對他和他的信徒來說,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鼓勵人向善,以平等的態度看待伊斯蘭教、猶太教及基督教徒,其愛好和平及充滿慈悲的教義,深深影響所有宗教及信條。 「旋轉舞」並非舞蹈,而是修行者與真神阿拉神秘結合的宗教儀式。隔天晚上觀賞「旋轉舞」表演──四位著白色長袍披著黑色斗篷的舞者,首先由其中一位帶領,以極慢的步伐在漆黑的會場繞圈行走,配合著「旋轉舞」特有的淒清哀傷的笛(蕭)音樂,氣氛非常神秘詭異...!之後燈光稍稍點亮,先導舞者立於場邊,另三位舞者退去斗篷開始原地向左旋轉,頭偏向右側 (拋卻過去的自我接受阿拉新的安排),右手掌朝上 (接受阿拉的賜幅),左手掌向下 (將阿拉的賜幅給予世上每個人);速度慢慢加快,轉了大約5-10分鐘後停下來,每個舞者都在原地,不曾移位也沒有暈頭轉向。這整段過程都算是宗教儀式,不能拍照錄影。然後燈光亮起,舞者再次旋轉約一分鐘讓觀眾拍照。 「旋轉舞」衍生出土耳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紀念商品 離開梅夫拉納博物館之前,再度巡視燦爛陽光下的繽紛花園,目光捨不得離開!
古驛站蘇丹哈尼 Sultanhani Kervansaray 傍晚來到塞爾柱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古驛站蘇丹哈尼(Sultanhani Kervansaray)。 12 世紀時,塞爾柱土耳其的蘇丹王為了繁榮貿易、增加稅收,在重要的交易城市或商旅要道設置驛站,並根據駱駝隊伍每一天所能行走的距離每隔 30-40 公里設置一處驛站,作為軍隊及絲路商旅休憩與提供保護的場所。塞爾柱時期的驛站通常呈長方形,周圍有固若金湯的高牆,內部通常分成兩大部分,開放的庭院主要用於夏天,有屋頂的室內空間則是冬天防寒的庇護所,四周迴廊環繞,面向東方的大門有著典型的塞爾柱式華立雕刻,其他配置還有清真寺、房間、餐廳、澡堂及安置牲口的地方。爲確保商旅人員的安全,驛站內會有軍隊駐守,商人及旅人須有許可文件才能進入,驛站提供免費住居,但停留天數通常以 3 天為限。塞爾柱時期大約有 100 多個驛站,隨著交通工具的進步與貿易型態的改變,多數驛站都已沒落殘敗,時至今日保存下來的僅剩 40 幾個,有些保留較完整的驛站就轉變成旅館或餐廳。 Aksaray 昔日是安納托利亞高原商旅必經之地,亦為絲路通往孔亞 (Konya) 的中繼站,附近總共有三座驛站。其中的蘇丹哈尼驛站(Sultanhani Kervansaray),建於西元 1229年,是三座中之最大同時也是土耳其境內現存最宏偉、最完整的一座古驛站建築。 華麗雕飾的塞爾柱式大門 驛站南側分別是廚房、浴室、辦公室等,北側拱廊區除了可供商旅休息外,角落為畜舍及貨倉,正後方最裡面是住宿區。 寬廣的中庭中間為清真寺,一旁地上的農具好像裝置藝術,登上陡峭而狹窄的階梯,內部空無一物,牆面有整修的補丁痕跡,與清真寺齊高的枝葉,在秋日的斜陽裡為蕭瑟的古驛站增添一絲粲然氣息。 住宿區內部非常昏暗,空氣中充斥著發霉與牲口遺留的氣味混合的滯悶之氣,高聳的石柱及圓拱,更凸顯人去樓空的黯然寂寞,速速按了快門就轉身而出。
山谷裡的燈火 離開古驛站後繼續趕路,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巴士在山路中迂迴前進,道路孤獨地向前延伸,好像永遠到不了終點。四周是杳無人煙的黑暗曠野,相隔好幾公里偶而才會見到遠方的微弱燈火。無邊無際的黑暗中,車上的人們也悄然無聲,姐姐說她開始想家,而我不自覺地哼起《山谷裡的燈火》這首古老的歌謠… 微風涼月光淡星光燦爛 原野間既無人又黑暗 在那遙遠的旅途前面 山谷中有燈火在爍閃 遙望見燈影記起往事 別父母離家園斷消息 到如今我雙親是否無恙 禱上蒼願他們永健康… 哼著哼著…思想起在天上的父親和久病的母親,止不住眼淚潸潸流下,無邊的黑暗曠野使人情感格外清晰也格外脆弱!黑暗中時間似乎也失去意義,感覺車子似乎已經開了好久好久,才終於抵達卡帕多其亞今晚要落腳的岩穴型旅館 Bezirhane Konagii!
傳說中的洞穴旅館 下車走進旅館餐廳已是晚上 8 點鐘了,根據外面的建物及燈光判斷,這洞穴旅館所在位置應該只是曠野中的一處小村落。旅館準備的晚餐看起來像剩菜殘餚,雖也是自助式,但幾乎沒得選擇─要選擇就沒東西可以吃了!和前兩天在 Hillside Su Hotel 的豪華夜宴相去何止萬里!團體旅遊的住宿和餐食總有高低起伏,不可能天天大拜拜,這點可以理解也能屈伸。 接下來分配房間麻煩就來了,洞穴旅館每一間客房的大小及格局都不盡相同,領隊讓我們自行抽籤決定歸宿。小雲為我們拿回兩支鑰匙─211 和 212,由於前兩天我和小雲享用了 Hillside Su Hotel 的豪華套房,所以現在讓阿枝和姐姐優先選擇,阿枝拿了 211 的鑰匙,我也認為開頭號碼 211 的房型應該不錯。 洞穴旅館貼著山壁而建,房間分布高高低低毫無章法,完全顛覆一般旅館的邏輯。好不容易找到 211,竟是位於角落的狹窄房間,打開房門…四個人全被撲面而來的嚴重霉味給彈出來,密閉的空間僅有兩個小小的窗子,無法對流,這可怎麼得了!再找到 212 房,房間寬敞正常,好運又落在我和小雲身上。小雲說她有密閉空間恐懼、而姐姐對異味超敏感,所以她建議我讓姐姐來住 212 房,於我這不是問題。再度走回 211 房,此時團友們正興奮地參觀彼此各異其趣的房間,我們則全無心情串門子!把 212 房讓姐姐我絕對心甘情願,但我心裡想的是,這充滿霉味的恐怖房間我們一定得承受嗎?自忖是無法忍受這兩個晚上的!我們花了大把旅費,何須如此委屈?房間狹小不是問題,但嚴重霉味有礙健康,斷斷不可!決定找領隊尋求另一解決方案─「○○,不好意思,我們的房間又出狀況了啦…!」於是乎,換房搬家的戲碼再度上演,不同的是這次旅館人員態度很和善。同一棟建築已無空房,只能換到馬路對面棟的三樓房間,領隊提醒對面是一般客房而非洞穴屋,我們一點也不在意,因為被洞穴屋嚇到了! 隔著馬路對面旅館建築二樓的大廳 由對面回望本館的洞穴屋,標示處即是212房。 經過一番折騰才回到我的 212 房,一大床一小床的空間已算不錯,浴室也很大,唯一的問題是那三面飄飄蕩蕩的窗簾"漏洞"百出,使得面對馬路的房間毫無隱密感。和小雲開始變法自力救濟,拿出 3M 紙膠帶黏黏貼貼,想盡辦法把窗簾固定在牆壁上。一切就緒,總算可堪安居了! 本文資料參考:TRIPASS 景點家旅遊生活網_MOOK、http://www.turkeytravelplanner.com/ 感謝~~~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