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8 15:17:36瀏覽803|回應0|推薦2 | |
團員:譚蕙婷、簡麗月、許牧民、廖敏媜、林柏任、何怡樺、林愉家、蔡依倫、楊雅蓉、游琬琪 紀錄:游琬琪 司馬庫斯,昔日古蒙仁筆下的黑暗部落,位於雪山山脈主稜的山腰上,經過這些年來的社區整體營造,實現了《禮記》中所形容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彷彿是桃花源般的大同世界。 早已耳聞司馬庫斯山景之盛、林相之美,但卻苦於路途遙遠,一直沒有機會前往一探究竟,幸得這次公司的登山機會,說什麼也要參加,立馬便報了名。 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出發的前晚,氣象局還預報了北部山區百分之六十的下雨機率,大家紛紛掛起心中的晴天娃娃,希望別讓這場大雨亂了出遊的興致。出發當天,我們在灰濛濛的晨曦中搭上旅遊中巴,一路上心底仍懸著,十分忐忑不安。幸好,當我們抵達第一個景點「合興車站」時,溫暖的陽光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擁抱,終於一掃我們心中的陰霾。 合興車站,靜靜的坐落在內灣線上,是此支線唯一現存的木造建築。少了吵雜的人群,我們悠閒的在此處四處走踏,簡樸的懷古建築與延伸無盡的鐵道,似乎讓人悠悠晃晃的沉浸在這歲月靜好的氛圍。 下一站,我們入了人世,來到熱鬧至極的內灣車站。時逢假日,人聲鼎沸,摩肩接踵。隨意逛了一下,中午我們便在內灣戲院中用膳,遠處的大螢幕正播著舊時電影,以歷史佐餐,這時空錯置的衝突感,真讓人印象深刻。 離開內灣車站,我們啟程前往「上帝的部落」。一路上山路陡峭顛簸,經過無數個令人心驚膽跳的髮夾彎,搖搖晃晃過了四小時,司馬庫斯的牌樓終於現身出來迎接我們。 抵達目的地,卸下行李,我們跟隨著族內的嚮導一起部落巡禮。沿途經過嚮導講解,了解了族人的居住文化,如世代間的居住傳承;也看見特殊的部落建築,如利用原生木頭組裝成造型如貝螺般的路燈及樓高三層的瞭望臺。 其中也談及過去的歲月裡,當交通不發達時,族人們的小孩如何從司馬庫斯一路徒步下山至溪谷,花二天兩夜走到對面山腰的新光部落求學。當部落的經濟逐漸好轉後,族人們便傾盡全力,自行建造一座小學,聘請外面的老師授課,提供族人的孩子求學的機會,為他們插上翅膀,以待將來有能力飛出這個窮山僻壤,再回頭為部落帶來希望。 當我們吃過風味晚餐後,三三兩兩便前往教堂欣賞今晚的小米豐收感恩晚會。黑暗中,偌大的紅色十字架矗立在白色教堂上,翠綠的草地燃起熊熊的營火,眼前的美景稱之為「上帝的部落」,真是恰如其分,一點兒也不過譽。 晚會上,牧師講起了過往的故事,演奏傳統的口簧琴,還有小朋友賣力表演的舞蹈,雖然動作並不整齊畫一,但純真的姿態惹人喜愛,瞬時讓我們急急按下快門。而從烏來教會遠道而來的合唱團,一首首曲風輕快的聖歌縈繞耳邊,加上優美合聲的搭配呈現,在在都讓人驚豔難忘。臺上的歌者與臺下的觀眾互動唱和,現場歡樂的氣氛讓彼此忘記了身分的隔閡,此時和樂融融的歡樂之景,讓人久久無法忘懷,為第一天的旅程留下深刻的記憶。 翌日清晨,和煦陽光灑落大地,精神抖擻的我們背包上肩,便邁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前往巨木群的路途平緩,上下坡度約在二百公尺之內。沿途風光明媚,群山即在眼前,途經一座又一座茂密的桂竹林,觸目所及的「綠」讓人感到脫俗幽靜,不禁想起遠在日本京都的「磋峨野」。行經斷崖崩壁處,由上而下的碎石直瀉溪底,向下一瞧腳底發麻,讓人望之卻步。. 步行約兩小時後終於抵達巨木群,此處共有九棵紅檜列入紀錄。站在巨木身旁,想起她的年齡和壯碩的枝幹,不由得念起自身之微薄渺小。最引人注目的紅檜,族人稱她為Yaya(母親),有孕育撫養之意。其魁梧粗獷的樹幹於上方又分枝上長,遠望彷彿一位力拔山河的巨人支撐天地。相傳二十年前,頭目倚岕.蘇隆經由夢的啟示,發現了這群千年巨木,而至此改變了部落的命運。 往返十公里,花費四小時,我們順著原路,返回部落。中午先在遊客中心吃泡麵果腹,飢腸轆轆的我們,倍覺是人間美味。下山後又回到內灣飽餐一頓,慶祝此次旅遊平安順利,兩天一夜的健行至此畫下句點。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