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09 09:38:13瀏覽1063|回應0|推薦2 | |
出發前的臺北,連日陰雨,大雨小雨接力不斷,澆得人心冷。「現在玉山在下雪耶!真的要去?」、「幹麻這個時候去?」、「要不要再考慮一下?」每個玉山主峰團的夥伴出發前,都在這些問句中感受著親友們強烈的關心。所幸太陽賞臉,二十七日天氣終於放晴,二十八日出發當晚也無雨,算是好的開始。在往奮起湖大飯店投宿的小巴上,卻又聽嚮導說,二十七日玉山上測得的最低溫是零下九點五度,玉山他爬了六十幾次,首次遇到這麼低溫,看來這波冷氣團威力真不容小覷。康軒的夥伴六人與來自日本、奧地利、荷蘭的登山客,全團十七人就在忐忑的心情中啟程,前往東亞第一高峰──玉山。 這次玉山攻頂的辛苦之處,其一是天氣,其二是負重,其三就是高山症了,然而這三者又有著連帶的關係。二十九日須夜宿海拔3,402公尺的排雲山莊,為了莫測的天氣,怕下雨、下雪帶來失溫的危險,保暖與備用衣物不敢少帶,卻也造成過重的負擔,幸好老天保佑一路上都沒碰到下雨。好不容易上到排雲山莊,疲累的夥伴們還得與山上寒冷的氣溫對抗,為怕高山症隨時發作,大家聽嚮導的話,在晚上八點左右即躺平就寢,卻怎樣也無法入睡,薄薄的睡袋實在抵禦不了零下的低溫,與隨之而來頭痛不適的症候。終於挨到了凌晨兩點半預定的起床時間,夥伴們紛紛整裝下樓用餐,問一問隔壁的朋友,每個都是穿了兩三條褲子、兩三雙襪子在身上,儘管如此,卻仍感受到無邊的冷意襲來。 現在想來,也只有這種時候會特別感恩「溫暖」這件事,才更深切體會人脆弱怕死與堅強求生的雙面性。莫怪抬頭見到滿天璀璨的星光,那感動堪以永恆一瞬形容,乍聽以為矛盾,當下心情卻一點也不違和。在高山上身體的種種不適,正說明了人不該在此,但我們這一群人確實在此,並互相哆嗦著攻頂的夢,對著滿天星斗與大開的眼界,驚呼出內心純粹的感動,就這樣被天地的大美所征服了。 於是一行人三十日凌晨三點乘著星光,往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主峰出發。摸黑依靠頭燈與登山杖走到鐵籠區時,在嚮導一聲令下,全體停住添衣、上冰爪,那時腳下踩著雪,大夥兒在昏暗的寒風中,用僵凍不靈活的雙手穿著冰爪,寒氣從腳底透上來冷遍全身。如今回憶起來仍覺納悶,一夜無眠加之頭痛,佐以天寒地凍,為什麼都沒有人昏倒呢?不禁再次讚嘆人的堅強韌性。出了鐵籠區,風更大了,強風是不能與之對抗的事物,自然的力量令人震懾,我們只能且站且走、時蹲時爬,緊握著沿途的鐵鍊攀登上山,終於在早上六點十五分左右攻頂,飽覽雲海、日出的美景,並享用山頂上的溫熱咖啡。
玉山不愧為東亞第一高峰,站在主峰上,便能一償杜甫所說:「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大氣魄,但我也想起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在〈天空〉一詩中所述:「即使最高的山/也不比最深的山谷/更靠近天空。/任何地方都不比另一個地方擁有/更多的天空。」誠然,就算站得再高,也不應忘記人的渺小,仍應謙卑以自牧。 三十日午後二點下到登山口,要返回上東埔停車場的時候,在接駁車上對團員們問出自己心中的疑問:每一次的活動,不管是馬拉松、游泳、自行車或是登山,過程中都得忍受種種不適,活動過後肌肉尤其痠痛,但是人為什麼要一次又一次的反覆重來呢?大家到底是從中獲得了什麼,值得人持續下去,樂此不疲呢?第一個夥伴想到成就感,另一個夥伴則說是為了美麗的景色,然後又有人補充:「不只這些。」確實,每個人首先想到的收穫不同,但是種種收穫都在個人心上集結成了一種莫名感動,在下一次又形成一種莫大推力。我想,經由運動而得到了什麼,那都是後話了,真正的重點應該還是「人」,是人願意一次又一次主動接受挑戰與磨練,從而提升經驗值,可以不怕「未知」的恐懼,並在過程中享受生命所給予的一切風景,進而遇見更新的自己。正如《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一書中所言:「人生最後的得分,不在於走得多快多遠,也不在於我們手上拋接多少東西,而是在過程中有多享受。」但願夥伴們能把玉山放在心中,繼續享受未來的每一次挑戰。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