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24 22:13:00瀏覽539|回應2|推薦16 | |
搬進新家一個多禮拜了.......
場景,對一個導演人格充份內化的我來說,
是一種感受週遭環境何其重要的空間元素.
關於日常生活食衣住行,
也關於自我調適,
物理的,
心理的.
比起小玲10年搬過超過40次的家,
我的下場,算好多了.
殊不知原來遷徙對一個人來說,
竟是一場如此勞民傷財的惱人事.
如果不是出於非搬不可,
真是覺得一動不如一靜,
當然,除了慣性遷徙的小玲以外.
小玲說,因為生活情境所致,
必須情非得已地常常搬家,
使致搞得這些年,
很多裝箱的東西,除非必然或必要,
否則能不開包的,就不開了.
畢竟開包打包物件In Out之間,
是種傷神耗事的麻煩.
搞到最後,他像個極簡人,
盡量讓自己短居的日子,
凡事愈極簡,愈好.
十年搬四十次家,
平均一季一次,活像遊牧民族.
而我,是他十年中第三十三個房東.
每一次的遷徙,
我看小玲,很匆匆,很飄柏,
但他習慣,這種浪跡天涯感,
像個如風的吉普賽女郎.
沒能長久定居之故,
使得生活無法真正定居,
做個暫時停止移動的遊人,
學著淡定神閒地欣賞某處,
應有的風景.
我,幸運多了,
不像小玲這等游牧般的浪人生活,
幾次遷居至今,
雖然也辛苦,也不容易,
但此刻尤其為當下的現狀異常感恩.
作為一個全新居住場景的初來者,
我,努力適應與練習在這裡,
如何入境隨俗的和在地人一樣,
數著這裡的饅頭,過著這裡的日子.
最近的便利商店,最近的捷運站,
最近的醫院,最近的超市,最近的郵局,
最近的麵攤,最近的支持系統.
葳的學區,7的工作地點,
如何停車,幾點該倒垃圾,
這些,那些.
當然,除了這些那些之外,
一個受過質性研究民族誌訓練的人,
對於一個地方,以及這處地方大大小小的人事物,
總會懷著一種"多了好幾根神經"的職能反應,
透過或眼觀,或耳聽,或交談,或感受,
悄然地銘記著點點滴滴關於親身體驗的種種領受.
從集散一處的一境之民中,
透過民族誌式的觀察,
很容易從他們也許眼神,也許穿著,也許行頭,
或言談,或矯揉造作的ㄍㄟ 掰樣,
多多少少編織推論出,
這地百姓言行舉止的達文西密碼.
我一直以為,而今遷居到一畝薈萃之境,
當下場景所勾勒出渾然天成無需偽裝捏造的人文風情,
是否當人住在這樣一處環境氛圍裡,容易變得敗家拜物,
所幸沒有.
畢竟,人生的閱歷,
讓你漸漸擁有一份理性的購物思維後,
即或身處在名店林立的繁華景緻裡,
不知怎地,自會練就一身,"只能看,不能買"的本領.
沒法兒,不這樣也得這樣,
否則遲早傾家蕩產喝西北風.
塵埃落定後,
最近的我,
在學停車.
不似以往,
舊家名產以雨後春筍般的停車位見長,
來到新居所在,
能夠在路邊矇上一個不用錢的停車位,
那機率,那難得,
活脫脫地奇異恩典.
不知道吉普賽女郎小玲,
十年四十次的遊牧遷徙裡,
可曾有緣駐足稍稍逗留在,
某處值得令人眷戀的美境?
於我而言,
將搬家的遷徙換喻成搭車,
我想,我比小玲幸福許多.
因著必須不斷在反覆短程轉車中,
導致沒法兒待在車上或欣賞沿途風景,
或者乾脆索性淡定打盹兒的他,
至少這次的我,跳上的是一台不用轉車,
沿途亦可選擇或瀏覽路過風景,
甚或直接沉睡至終點也不致過站的
慢火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