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9 01:10:31瀏覽7598|回應0|推薦29 | |
【古品新作共傳藝】 佳里的震興宮,創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為早年來自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的移民供奉清水祖師之所,原稱「清水宮」,同治7年(1868年)重修之際,改稱震興宮。當時由交趾陶名師葉王主持陶燒裝飾,至今仍留下40多件精彩之作,為台灣少數幾間保留「臺灣交趾第一人」的交趾陶巨匠葉王作品之廟宇。 震興宮坐北朝南,其平面為「兩進帶一拜亭及左右護龍」之閩南式建築,中軸主體建築通面寬為三開間,正殿緊落於三川殿之後,兩者間藉由拜亭(軒亭)連繫,形成連貫性的空間,並於主殿左右兩側設置配殿,左右兩側護龍再以過水廊與中軸的正殿空間相連結,成為類似合院之格局,是清領時期台灣中型寺廟之格局。古樸的石香爐為同治年間的史物。 建於清朝的震興宮本身便具其歷史性,內有精美的石雕、木雕與嘉義匠師葉王的交趾陶作品,更寓有豐富的藝術性,故於1985年經內政部公告為臺南三級古蹟,提昇震興宮歷史、文化、藝術的地位與價值,古蹟保護範圍包括三川殿、大殿及東西廂房。 佳里震興宮廟門。同治7年(西元1868年)拆除重建時工程艱鉅,幸雷府大將神威顯赫,大顯神通,解決不少棘手問題,並贏得一對石獅,安置於三川步口。 華美精緻的雕樑畫棟間,皆可見彩繪藝師蔡草如的璧畫。 三川正脊中墩部位的剪黏作品「龍馬負圖」,為出生台南佳里的剪黏名匠王保原之作,其造形為龍首馬腳,和兩側的雙龍相對。 震興宮精彩的剪黏作品,大多出自王保原之手,王保原老師傅認為震興宮的剪黏作品是其最具代表性者。 震興宮的瓦當與滴水皆由高雄大樹之三和瓦窯燒製(參見格文:http://blog.udn.com/kocj/5548919) 震興宮留存至今百餘年的葉王交趾陶,最受注目的莫過於寺廟入口處的廊墻上方墀頭左右各一的「憨番夯廟角」;憨番下方水車堵則是葉王之作「賞荷」,當中老者的風範、孩童的純真活潑捏劃入微。 憨番夯廟角,是葉王在震興宮塑造最大型的交趾陶作品,左右各一,相向對稱,憨番有胡貌梵相,禿額少髮,據說是以印度胡人為原型,身著華人服式,造形憨厚可愛,極其討喜吸睛,是震興宮鎮殿之寶。 當時燒製交趾陶都是在廟埕前一隅搭造臨時的燒窯,待工程結束後需拆除,因此窯的規格不會很大,故要燒出憨番這般尺寸作品就得先將其「支解」燒製,再行接合,作工更為繁複精密。 動態樣貌栩栩如生八仙角色。 檐廊兩側墻上有葉王少見的靜物作品,設色古樸典雅。 兩側壁堵上葉王的靜物之作「博通古今」左側為:玉磬(吉慶)、花瓶(平安) 、書冊(尚書)、菊花(安居樂業)、吉祥獸(祥獸獻瑞)。組合:居家平安、驅邪納福、吉祥祈慶、官居一品。 位於正殿左側水車堵「五老觀圖」,作品雖然小巧,但五位老者姿勢表情不一,最可展現葉王功力。 震興宮拜亭右側這堵「八仙過海」交趾陶,可說是震興宮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描述八仙渡海參加蟠桃大會為西王母祝壽。原為葉王之作,但在民國70年曾被竊,遂請王保原補做,民國81年再度失竊,廟方又請王保原補齊。民國91年進行古蹟修復時,另由麻豆交趾陶名家黃嘉宏修補。 八仙過海交趾陶堵留存三名交趾陶大師作品,同台相互爭輝。交趾陶堵中的曹國舅、烏龜、仙童和大魚,即為葉王的原作,從釉色可識別之。 正殿左側壁堵局部。 正殿右外側水車堵局部。 正殿左外側水車堵局部。 王保原曾經修護何金龍剪黏及葉王交趾陶作品,在精工仿作之外,亦有能力製作新題材作品,使廟宇剪黏裝飾風格趨於一致,甚至難以分辨,但王老師傅並不輕易製作交趾陶新作品,以示對前賢的敬重。 龍虎亭之龍亭壁飾。 龍虎亭之虎亭壁飾。 虎亭外牆水車堵上是葉王手作的「武松打虎」。 檐廊兩側墻上側的剪黏是王保原 老師傅的作品。王保原28歲隨父親王石發參與整修佳里金唐殿,才正式學習剪黏,為潮汕派剪黏司傅何金龍、王石發直系傳人,並擅泥塑,技藝精湛。 王保原的作品構圖佈局具空間層次,塑造人物動作、表情栩栩如生,將剪黏特色工法當中「摃槌」(把玻璃剪成火柴棒狀)與「甲毛」(剪成細毛狀)發揮到淋漓盡致,看到如此精緻細膩的手路,令人嘖嘖稱奇、讚嘆不已! 震興宮殿內的雕樑畫棟,以紅、金為主調,顯得富麗堂皇。 震興宮龍蟠燈架,顯得立體特出。 正殿,震興宮奉祀清水祖師、文昌帝君與南鯤鯓代天府分靈「李府千歲」,三神共祀,極有文化特色。 震興宮可說是交趾陶與剪黏藝術開放式的「博物館」,由三位橫跨台灣近代至現代的大師作品原作原處陳列,與廟的整體景觀文物互相搭配結合,是欣賞寺廟建築藝術整體中,結合交趾陶與剪黏藝術作品的最佳所在。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