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南~佳里應元宮蜈蚣陣遶境
2011/12/07 00:40:40瀏覽4353|回應0|推薦27

【天賜百足佑子民】

百足真人蜈蚣陣為曾文溪流域信仰的一大特色,多出現在台灣西南沿海鄉鎮,蜈蚣陣具有趨邪怯魔,清淨鄉里的功能,當蜈蚣陣出巡時,都會準備好祭品在路旁祭拜,甚至是躦過百足真人的腳底,祈求消災解厄。佳里應元宮成立的百足真人蜈蚣陣全由人力扛,第一次出巡是民國元年,第二次是民國22年,第三次出巡是民國76年,今年則是第四次出巡,也是相隔24年後再度出巡,仍保持著人力扛,與時下多個廟宇的蜈蚣陣採用機器拖行者有別,彌足珍貴,我們一行人在民俗專家黃文博校長引領下,124日當天有幸恭逢其盛。

在街上就可以看到保安宮與應元宮合辦的此次「辛卯年百足真人遶境」活動大扛棒,蜈蚣陣遶境124舉辦,相關慶祝活動從121起至125

因蜈蚣陣具有濃厚的宗教性質,台灣南部常認為具有神性,稱其為「百足真人」。蜈蚣陣在民俗研究上,有歸類於陣頭者,亦有歸類為藝閣者,於各地廟會間定位亦有所不同。一般作蜈蚣造型,亦有採「龍頭鳳尾」造形者,則稱「龍鳳閣」、「龍鳳棚」、「龍閣」。

這輛位於蜈蚣陣的前導車,一路將熱門電音組曲播放得震天響,與其後方傳統宗教陣仗形成強烈對比,黃校長稱之:此為民間與時俱進的活力!

先行的報馬仔。

聖駕旗陣。

開路鼓陣。

這次應元宮百足真人蜈蚣陣共有108節,全長約208公尺,由108位兒童裝扮成「宋太宗率文武百官出巡」的角色坐在蜈蚣陣上,一千八百位信徒擔任志工,力扛重達六公噸的陣頭,在佳里市區遶境,約走二十公里左右。

龍頭造形的蜈蚣陣第一節前,置有調遣天兵天將的刺球法器與令旗。

參與蜈蚣陣的孩童,年紀通常是512歲之間,由於根據流傳在民間的習俗,參與蜈蚣陣的孩童可得到平安、健康與智慧,因此父母們多半趨之若鶩,中選者則須繳交一筆費用給主辦者,當作奉獻給神明的香油錢,幸運獲得蜈蚣頭尾寶座的人,所需繳交的金額也比其他人高出許多。

這些兒童於清晨三、四時就到廟內化妝著裝粉墨登場,豔陽當空、天氣炎熱,一整天遶境下來,這蜈蚣頭上扮「支離子」的小女生還笑容甜美可人供民眾拍照(不清楚支離子是啥米角色,很像道教中的得道者)。

上國柱大將軍-楊宗保,已經「身先士卒」地睡、趴、啦!這要如何領兵打仗啊?!

穆桂英還精神奕奕,毋忝楊門女將之英名!

楊延昭專心一致地盯著謝籃瞧,口水彷彿要留下來了,因為座位前方的謝籃裝滿零食飲料,沿途給孩子們補給

最後由宋太宗押陣。宋太宗治政有為,不善武功。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展開激戰,宋軍大敗, 耶律休哥射傷宋太宗,乘驢車逃走。不知為何蜈蚣陣要用個敗戰之君做主題?!

宋太宗執政時期曾下詔,利用館藏書籍,編輯《太平總覽》、《太平廣記》,以及詩文總集《文苑精華》等,「開卷有益」的成語,就出自宋太宗。

從空中來看百足真人蜈蚣陣真的是浩浩蕩蕩,氣勢磅礡(圖:黃文博校長提供)。

蜈蚣陣上的每位孩童都會朝圍觀民眾拋撒糖果

不分男女老少都很踴躍地撿拾糖果,有撿有福氣,吃糖求平安!

各地廟宇眾神率陣頭共襄盛舉,並給坐在蜈蚣陣上的孩童熱烈掌聲。

由於全程二十多公里,所以要分路段休息,休息的路段一旁早已豎立木架等待。蜈蚣陣前的指揮正告知扛蜈蚣頭的工作人員休息的訊息。

木板的抬閣座椅置放於架子上。

在旁全程陪同照顧的家長,將孩童接下地面。

大人小孩競相拍照留影。

也有被孤單留在座位上的。

大熱天下,全由人力用肩膀力量扛抬,也是很具考驗滴!

這位持龍珠的杯杯可愛得很有型啊!

人累了,神也跟著休息。

再度上陣囉!

百足真人蜈蚣陣浩浩蕩蕩地穿過田間、行經村莊,一路緩慢徐行,沿途鑼鼓喧天、鞭炮震響,從遠處望去景象極其磅礡壯觀,十分吸睛

田園的青翠是蜈蚣陣最佳的布景(圖:黃文博校長提供)。

有別於其他角色拋灑糖果,宋太宗是發放平安符條。

此次遶境活動所獲得的「福」利品!

由於時間關係,只能至此目送百足真人蜈蚣陣繼續前往番仔寮應元宮。

百足真人蜈蚣陣在夜幕低垂時分進到應元宮廟埕情景(圖:黃文博校長提供)。

蜈蚣頭與蜈蚣尾由糊紙師傅製作,於遶境結束後,須進行將蜈蚣陣頭尾火化的送神儀式,以表示百足真人回天庭交差。這是12月5日當天送神火化的情景,廟方人員正擺放蜈蚣陣的頭尾(圖:黃文博校長提供)。

各路人馬競相留取百足真人最後身影(圖:黃文博校長提供)。

在「熱力四射」的相送下,百足真人順利返回天庭交差去也(圖:黃文博校長提供)。

這次應元宮百足真人蜈蚣陣共有108節,全長約208公尺是全台保留人工扛抬最長蜈蚣陣之記錄,於此次「辛卯年百足真人遶境」活動中,已經成功申請到金氏世界記錄認証,可說是台灣宗教民俗界之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590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