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萊比錫民族之戰紀念碑
2022/06/30 00:46:02瀏覽1995|回應0|推薦28

民族之戰紀念碑(Monument to the Battle of the Nations),為紀念1813年的萊比錫戰役,拿破崙在此戰中戰敗投降的地方,就位於此處。紀念碑始建於1898年,於1913年建成,為萊比錫戰役百年紀念之際。因為紀念碑宣揚的民族主義精神,再加上納粹德國時期萊比錫黨支部曾在此集會,使得這個紀念碑在二戰後的德國備受爭議。民族之戰紀念碑為萊比錫著名的標誌之一,古戰場上一個明顯的地標,也是歐洲最大的紀念碑。

溫泉鄉卡羅維瓦利為這趟捷克自駕之旅畫下優美的句點。這天午後時分,自卡羅維瓦利驅車越過邊境駛往德國,當天預訂了萊比錫的住宿。實際行駛路程將近180公里,開了快3小時。

行駛在E442高速公路上。

來到捷克與德國邊境,同屬歐盟,沒有檢查哨。

邊境這裡有片空地,不少車輛停下稍作休息,我們也下來活動筋骨一番。

一片開著不知名花朵的田野,替捷克邊境增添美麗的顏色。

德國邊境的告示牌。

進到德國境內,途中平交道偶遇蒸汽列車,非常驚喜!崇拜

這是位於德國東部薩克森自由邦(Saxony)所保存的5條蒸汽火車窄軌鐵路線當中的「菲希特爾貝格(Fichtelbergbahn)蒸汽火車」。菲希特爾貝格(Fichtelberg)列車從克蘭札爾(Cranzahl)出發,以每小時約 25 公里的速度穿過浪漫的礦石山,到達德國最高的城鎮上維森塔爾(Oberwiesenthal)。

因為之前曾搭過同款但不同路線,行駛於「洛斯尼茨谷地鐵路(Lößnitzgrundbahn/Lössnitz Valley Railway)」的蒸汽列車(↑圖為2015年搭乘當時攝於火車上),所以倍感親切。

這天的住宿是萊比錫市區外距離高速公路不遠的「Stern Hotel Leipzig」,整體感覺就是西方國家很簡單的汽車旅館模式(截圖自Google map)。

房間含衛浴,空間不大,還算簡潔乾淨,裡面就是很基本的設備,冰箱電視俱全。住的當時沒有冷氣,房間裡非常非常悶熱,比室外還熱,開窗也沒用,所以很多房客都到旅館外樹蔭下乘涼聊天。

因為旅館太熱了,就決定開車前往約7公里路程的萊比錫城區。之前就曾逛過萊比錫城區景點(詳見格文萊比錫城區景點漫遊記》:https://blog.udn.com/kocj/175374209),當時沒有在萊比錫夜遊,這趟正好來去補遊。

購物大街Grimmaische Straße路口的青銅雕塑「不合時宜的當代人(Untimely Contemporaries) 」。

購物大街Grimmaische Straße。

暮色四合時分來到市集廣場(Markt),文藝復興風格的老市政廳(Altes Rathaus)丰采依舊。

夜幕中的老市政廳。

老市政廳山牆與拱廊。

老市政廳的拱廊夜晚成了餐廳的座位區。

老市政廳拱廊一隅。

老交易所(Alte Borse)。

老交易所高雅的巴洛克風格外觀。

有美麗的浮世繪馬賽克和八角塔樓的餐館。

商店街遊客熙來攘往。

街頭藝人表演。

當中女士所演奏的是烏克蘭民族樂器的班杜拉琴(bandura,烏克蘭文:Банду́ра),是一種撥弦樂器,外型與魯特琴有些相像,演奏方式則類似豎琴,發出來的音色卻有如大鍵琴,非常特別(資料來自音樂達人學弟與網路)!

萊比錫大學主樓 (New Main Building) 及福音教堂(Leipzig University Church) 。

這棟建築還是在白天才能呈現美麗的色調(圖為第一回來此地時所拍)。

門德噴泉(Mendebrunnen)與布商大廈(Gewandhaus)。

萊比錫歌劇院前的奧古斯都廣場(Augustusplatz)。

左方高樓為萊比錫大學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 of the University of Leipzig),右為萊比錫歌劇院(Oper Leipzig),前方是水柱最高可達約 20 公尺的噴泉。

第二天早上離開萊比錫之前,先驅車前往位於城南的「民族之戰紀念碑」,一睹這座萊比錫地標建築之一,也是補遊的景點。紀念碑毗連的公園前有免費停車場,很便利。也可自城區搭乘2、15號電車,於Völkerschlachtdenkmal (國家戰役紀念碑)站下車。

民族之戰紀念碑高達91公尺,為歐洲最高紀念碑,長年累月的風雨洗禮已經使整個Beucha花崗斑岩碑體呈黑褐色。上午前來,紀念碑體整個大逆光!天啊

紀念碑前面積162×79公尺的人造池。1938年國家社會主義者將其更名為陣亡將士淚湖,意在像徵悼念陣亡將士的淚水。

紀念碑由建築師克萊門斯‧蒂姆(Clemens Thieme)設計,布魯諾‧施密茨(Bruno Schmitz)完成。其業主是克萊門斯‧提摩(1861-1945),是德意志愛國者同盟的主席和萊比錫阿波羅共濟會會員,他通過特別設定的彩票和募捐來籌款建造紀念碑。

紀念碑的入口處立有大天使邁克爾(Michael,又譯米迦勒)。大天使邁克爾在德國許多戰役中被認為是士兵的守護神。

這尊高達19.6公尺雕像由克里斯蒂安·貝倫斯(Christian Behrens)所設計,巨大雕像上方刻有「GOTT MIT UNS (上帝與我們同在)」字樣。

大天使邁克爾二側的浮雕。

在大天使雕像側面的基礎層牆壁上有兩座浮雕,每座浮雕高19公尺、寬30公尺,描繪了戰場上戰車中的天使,以及代表戰爭狂怒的寓言女性形象。

紀念碑上環繞著圓頂的12 尊大型衛兵人物,由波西米亞雕塑家弗朗茨·梅茨納(Franz Metzner)所設計。

紀念碑地底設有「1813 廣場博物館 (Forum 1813)」,可瞭解更多關於萊比錫戰役的相關資料。

萊比錫戰役是第六次反法同盟裡德意志解放戰爭的決定性戰役,發生於1813年10月在萊比錫附近。因參戰國家和民族眾多,萊比錫戰役亦被稱為「諸民族之戰」。拿破崙以十九萬人與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及其他各國三十七萬聯軍苦戰,最後敗陣。拿破崙敗返萊茵河西岸,最後返回巴黎。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破崙的帝位(文引維基百科https://reurl.cc/Gx2nLv)。

從基座底到頂部的觀景台有500級台階,除了外部,其中大部分以狹窄的螺旋形向上延伸。

紀念碑基礎牆上方入口(礙於時間關係,當時沒有進去)。

當時只登上到紀念碑1/3高度處的基礎牆上方外部平台,俯瞰人工池與遠眺萊比錫城區一隅。

民族之戰紀念碑旁邊有座「南方公墓(Südfriedhof) 」,現佔地82公頃,被認為是德國最大、最美麗的公園式公墓之一。

這座公墓由城市規劃官建築師雨果‧利赫特和花園總監奧托‧維滕貝格設計,不僅想創造另一個休息場所,而且還想創造一個新藝術運動風格的藝術作品。因此,以菩提葉的形式設計園區路徑。教堂建築與火葬場和骨灰龕一起構成了德國最大的墓地結構。

教堂建築群,於 1910 年開放,擁有 63 公尺高的鐘樓。這座新羅馬式建築群是在萊比錫建築總監奧托‧威廉‧沙倫貝格(Otto Wilhelm Scharenberg)的指導下建造的,以埃菲爾的瑪麗亞‧拉赫(Maria Laach)的羅馬式修道院建築群為藍本。

沃爾特‧阿諾德(Walter Arnold)所做的「法西斯主義受害者紀念碑(Monument for the victims of Fascism)」。

從南方公墓教堂前眺望民族之戰紀念碑。

教堂的拱廊。

禮拜堂一隅。

火葬場和骨灰龕。

南方公墓成了萊比錫無數重要的企業家、科學家、藝術家和建築師最後的安息之所,許多墓碑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被列為古蹟,因此常常舉辦墓葬藝術傑作的文化歷史之旅與戶外冒險遊戲的活動,在墓園中穿梭考古或探險。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17543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