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23 01:55:08瀏覽1281|回應0|推薦6 | |
賞讀臺灣古典詩海洋山川篇【肚山觀海】 詩作背景: 「肚山」,其名取自巴布薩、洪雅等平埔族建立之大肚王國,故名大肚山,後亦寫作大度山。然文獻上多數採用「大肚山」。這個名字雖然通俗,但山如其名,渾渾鈍鈍,只是個大土堆,像個胖漢躺臥的肚腹,然其卻隱含深刻的人生意義:「因為不堅持,山也可以寬坦,也可以擔待包容,不露山峰,卻處處是山,是大度之山」<註>,曾名列彰化八景之一。 雍正初年,彰化知縣秦士望的〈肚山樵歌〉,描述大肚山「山高樹老與雲齊,一徑斜穿步欲迷」的茂密山陵景象,然而根據道光十二年(1832)彰化縣志的記載:「大肚山在縣治北十里,遠望之樣,像似娥眉,與望寮山(八卦山)對峙。山後秀淨,為貓霧栜(今之台中)一帶案山。山麓樹木陰翳,樵採者行歌互答。郡志肚嶺樵歌是也,今則萌薜無存,已見濯濯矣。」這是大肚山的滄桑。是近百年間大量漢人移墾大肚臺地,開發過度所造成的。 大肚山,就行政區域而言,包括台中市西屯區、南屯區、神岡區、大雅區、沙鹿區、龍井區、大肚區及烏日區一帶。而在地理學上被歸為「台地」,所以又稱大肚台地。其位於台中市的台地地形,南北夾於大甲溪和大肚溪之間。平均高度為 200公尺至300公尺,並無山峰,最高處約海拔310公尺,今稱望高寮。在此向西可以遠觀海洋,向東可以俯瞰臺中盆地夜景。此處視野良好,當是詩人極目汪洋,感嘆難為水的所在。 賞讀詩作: 【肚山觀海】作者/賴雨若/收入《壺仙詩集》。 平地焉知海闊何,欲寬眼界上嵯峨。 縱觀始信難為水,極目汪洋萬頃波。 語譯: 在平地怎麼能知道大海是如何的壯闊?我想要增加見識,拓寬視野於是登上挺拔的大肚山。我放眼觀看,終於確信「觀看過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他水所吸引的說法」。我窮盡目力,眺望遠方寬廣的海洋,欣賞那遼闊無際的水面和浩蕩洶湧的波瀾。 作者:賴雨若(1877-1941),號壺仙,嘉義市人。明治32年(1899)嘉義公學校畢業,曾任臺南地方法院雇員。明治37年(1904)年轉任臺灣總督府法院通譯,翌年登第文官普通檢驗、兼任法院書記。明治40年(1907)遊學東京,明治43年(1910)畢業於中央大學法律科,翌年畢業於明治大學高等研究科。大正12年(1923)通過日本辯護士(律師)考試,回到嘉義開業。在嘉義城南闢地種植花果數畝,號「壺仙花果園」,並設義塾教授漢文。與嘉義文人多有唱酬,曾參與「鷗社」、「羅山吟社」、「嘉社」活動,著有《壺仙詩集》。 賞析: 1本詩為仄起入韻式的七言絕句,三韻,二十八字。押下平五歌韻,用韻字:何、峨、波。此詩章法井然,起承兩句寫「登山觀海」緣由,轉句用典「難為水」比況寄意,結句就題作結「極目汪洋」。全詩一氣呵成首尾一線。 2主要題旨是詩人登大肚山遠觀海洋有感於滄海浩大,淼淼無涯而以「觀於海者難為水」之典抒其襟懷之作。此詩直書「觀海」其事,寓言寫物,賦也;以「難為水」之典因物喻志,比也;文已盡而意有餘,興也;詩之三義兼具使聞之者動心,實詩之至也。 3本詩用典出於《孟子注疏》卷十三下〈盡心章句上〉:「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流水之為物者,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透過原文我們了解詩人以事喻事,據事類義,從而展現胸襟,昇華境界。其使事之妙,真乃大詩人也。 心得感想: 賞讀「肚山觀海」詩作,讓我想起莊子秋水篇的河伯以及描述大海的對話: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 「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 嗟乎!大海含洪深莫測,浩蕩廣無窮,即便是河伯也望洋興嘆,因此詩人「縱觀始信難為水」又何足為奇?然其較之天地又何足道哉?台灣四面環海,觀海是我們常有的經歷,我們不若詩人的文筆與胸襟 但對於海洋所散發的生命力豈能無動於衷。君不聞:「聽海哭的聲音,嘆息著誰又被傷了心,卻還不清醒」「聽海哭的聲音,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悲泣到天明」這不也是另一種心靈的觀海?袁枚說:「但肯尋詩便有詩。靈虛一點是吾師。夕陽芳草尋常物。解用都為絕妙詞。」朋友,大家一起來讀古典詩,讓賞詩、尋詩、寫詩成為你生活的一部份,豐富您的人生。 習作分享:【七絕】觀海三首 千層萬疊湧銀山,壯闊波瀾豈等閒; 裂岸碎濤鮫泣淚,真珠散落水雲間。 倚樓極目望滄溟,蕩漾鱗淪萬里青; 乍現陽侯鼓波怒,濤翻雪浪響雷霆。 誰言溟渤自悠悠,我看淪漣亦帶愁; 起伏波瀾未曾定,泣珠成串落灘頭。 註:「因為不堅持,山也可以寬坦,也可以擔待包容,不露山峰,卻處處是山,是大度之山」本句引自蔣勳《大度‧山》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