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憾
2009/07/24 17:42:11瀏覽322|回應0|推薦1

無憾

文╱蓮薇

我在5月初出了一趟遠門,在旅次中驚聞台灣資深媒體人高信疆先生,已在5月5日晚上,因為癌症病逝於台北和信醫院,享年65歲。

高信疆是河南武安人,1944年生於陜西西安。他畢業於文化大學新聞系,是華岡出名的才子。他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時報出版公司、《時報周刊》、《人間雜誌》總編輯以及《中時晚報》社長、香港《明報》企業編務總裁等職。

《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在1972年創刊,高信疆在1973年接手編務,那年他才29歲。通常,副刊在報紙中祇是附庸的地位,但他膽識過人、堅持理念,再加上《中時》創辦人余紀忠先生對他的賞識與器重,讓他得以一展抱負、開創新局,將報紙副刊帶出純文學的領域,發展出多元化的豐富面貌。他肯定鄉土文學、推動報導文學,作為一個媒體編輯人,他以為在身分的認知上應該有一個自覺,這個身分是在聯繫精英與社會群體之間做一個很好的橋樑。

當年李敖、柏楊因為文字惹禍,有過牢獄之災,他倆出獄後,高信疆是第一個邀請他們寫稿的人。他開始主編「人間」時,《中國時報》的發行量是二十多萬份,在他努力求新求變後,《中時》的發行量增加到一百萬份,而「人間」的影響力,從台灣擴展到海外,世界各地都有它的讀者。

他有強烈的生命力和使命感,他常常一天工作十五小時以上,他對工作的投入曾有過五天四夜沒離開過報社的紀錄。作為一個編輯人,他總是抱著全力奉獻的精神。他是學新聞的,他當然知道報紙「祇爭朝夕」,但是他覺得新聞媒體必須也要具有歷史使命,「關鍵時刻要爭千秋」。

二十年前,他曾把證嚴法師的語錄整理成《靜思語》,他雖不是慈濟人,但是過去這二十年,《靜思語》傳布全球,他無意中成了證嚴法師散播影響力最重要的推手。

高信疆一生致力於媒體工作,是台灣報業的先驅,他用了很大的毅力與堅持,才真正做到了對副刊的創新與改革,同時也帶動台灣報業副刊的大轉型,他對台灣文化界的影響相當深遠,也因此他曾被人稱譽為是「紙上風雲第一人」。

去年春節,高信疆和李敖相聚吃飯,李敖發現高信疆過於消瘦,建議他要儘速去檢查一下身體。他去了和信醫院,和信醫院診斷出他已罹患大腸癌末期,從此他就頻繁進出醫院化療。今年2月後他漸漸謝絕朋友訪客,4月底意識陷入模糊,5月5日安詳撒手人間。

他憂時傷國,即使在生病期間,他仍始終「關懷當前道德價值幾近崩潰的台灣社會」,他說「道德是明燈」。對他的離世,不少人唏噓「那個文字的黃金盛世不再」,對他而言,他獻出心力,造就了台灣本土藝術和文化的發展,圓了他年輕時就擁有的夢想,我想他對自己這樣的一生應該也是無憾的。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3163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