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蓮鳴上師第一次帶領同修的精彩開示
2009/04/15 09:58:23瀏覽943|回應0|推薦0

蓮鳴上師第一次帶領同修的精彩開示

圖為2009年4月11日美國西雅圖雷藏寺,聖尊蒞臨加持,蓮鳴上師主持的週六同修﹕

文/蓮花瘋子 2009-04-11

今天,是已開悟的蓮鳴上師在西雅圖雷藏寺,第一次帶領同修,並且在同修之後做了一段開示。
上師先是談了自己的出家因緣,談完之後說:
「我們也來談一下佛法。」
上師說:
「現在,請大家,不要去想善的,也不要去想惡的,把心安住下來。」
當大家安靜下來之後,上師很平靜的,慢慢的拿起了金剛鈴,大約拿到額頭的高度,又放回去,過程中不發出任何聲音。
放回去後,上師說:
「已經說完了。」

* * * * *

寫這一篇,最初是在跟同門談話的時候提到,當時我稍微做了一些解釋;
而現在貼出來,也只是希望讓更多人看看,我們真佛宗,有一個已經開悟的蓮鳴上師,還有一個接近開悟的蓮花瘋子,這樣而已。
邪教、魔教,也可能會有很多殊勝的真實感應,但是要讓人「開悟」,可就只有真正的佛法才能做到了,不是嗎?
我相信這就是真佛宗,最殊勝的地方。

* * * * *

這個開示,很有意思。
可以從很多個角度去講,而且花很多時間也講不完。
但其實講了再多,也都是多餘的。
我這一篇的解釋其實是多餘的。
如師尊的新書《拈花手的秘密》中說的:
「床上安床」、「雪上更加霜」、「畫蛇添足」、「脫褲子放屁」、「太超過了」......。
不過,沒關係嘛!就當作聊天,聊聊好了。

不要想善的,也不要想惡的,有學禪的都知道,這就是六祖惠能禪師說的「不思善,不思惡」。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我們平常,卻不太容易做到。
拿起金剛鈴又放下,我想到彌勒菩薩化身的布袋和尚,也曾經把布袋放到地上,然後又拿起來轉身就走,期間也是不說話。
有人解釋彌勒菩薩的這個動作,說這個叫作「放下跟提起」。
我覺得蓮鳴上師的動作,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彌勒菩薩的動作,我覺得,如果賦予文字上的「定位」,那他的意義就變小了,而且小了很多。
「放下跟提起」的解釋是對的,但是不要解釋的話更好。
蓮鳴上師的動作也一樣。
這一段的開示之前,蓮鳴上師是談到了他出家的因緣。上師今天出家,是為了荷擔如來的大業,所以不同於彌勒菩薩的「先放下後提起」,蓮鳴上師是「先提起後放下」。

金剛鈴代表什麼?其實是可以解釋為,代表「佛性」。
就像師尊有一次在傳授「馬上有錢法」的時候,突然拿起面前的馬,說:
「這就是佛性。」
所以蓮鳴上師拿起金剛鈴,也可以解釋為,是在告訴大家:
「這就是佛性。」

金剛鈴在法器中代表「智慧」,如果我們把它賦予智慧的意義的話,那又可以做更多解釋了。
只是,這是雪上加霜再加霜,畫蛇添足再添足,把蛇畫成蜈蚣了,更多餘,離第一義更遠。
「提起開悟的智慧跟放下開悟的智慧」如何?
或是「提起佛性跟放下佛性」呢?
可也。如果以此作為題目,也可以長篇大論一番。

我覺得最應該注意的,是「安靜」這一點。
蓮鳴上師不出聲。
佛陀拈花也不出聲。
師尊「金雞獨立」也不出聲。
歷代許多開悟的禪師也不出聲。
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地方,是在「不出聲」上。

不出聲,把心安住,就是「定」也。
就像蓮耶上師常常說的,「24小時禪定」。
24小時禪定,其實就是在「實踐」開悟的義理之一。
古代禪師說「禪」是什麼?就是「吃飯睡覺」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
有人提出疑問,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嗎?
禪師說:「不一樣,一般人吃飯時心沒在吃飯,睡覺時心沒在睡覺。」
我們一般人的心,整天都是吵吵鬧鬧的,安靜不下來。

六祖惠能禪師在寫了「本來無一物」這首名偈之後,五祖弘忍說「還沒開悟」,是到後來弘忍禪師私下對他開示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後,惠能禪師才徹徹底底的開悟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吃飯睡覺的佛法。
開悟的人,日常生活中看起來還是跟一般人一樣,但是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心」。
開悟的人,心是安靜的。
開悟的人,沒有執著。
開悟的人,承擔如來的大業,但是心如虛空,時時安住在佛性之中;
就算有一天要圓寂了,一切還是不會有什麼變化,恆而不審。
提起,也安靜;放下,也安靜。恆而不審。
吃飯睡覺,恆而不審;
提起放下,恆而不審;
如佛陀的拈花,就是恆而不審。

佛陀在拈花當中,「心」裡不會想著,這是花,只是安靜的看著,沒有分別的看著。
今天把花換成金剛鈴也一樣,恆而不審。
蓮鳴上師當時一定不會去想:「這是金剛鈴,這是什麼材質做的,這個是代表什麼,是做什麼用的。」
只有我們這些凡夫才會。上師肯定是自然的提起,自然的放下。
這才是「不思善,不思惡」,才能看見佛性。
恆而不審。

以上就是蓮花瘋子的解釋,而且只是片面的解釋,跟原意差很遠。
請輕鬆看看就好。
這是多餘的解釋,是脫褲子放屁,真是太超過了。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8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