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這,才是修行!
2009/02/23 12:54:46瀏覽549|回應0|推薦1

這,才是修行!

文/Raul 21/2/09

「修行是什麼?」
很多人會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
這個概念好像很容易懂,包含我們師尊也會對一般沒有修行概念的人這麼說。
只是這個定義的範圍好像很廣,於是「自認為」自己是在修行的人就變得好多好多。
這個概念,當然沒有錯,只是我覺得可以再進一步,說得更具體些。

曾經,我也自認為自己是在修行。
因為我懂得去「檢討自己的過失」,然後「修正自己的行為」。
只是如此過了多年,我才發現怎麼自己跟「真正」有在修行的人相比,差了這麼多?

認識了同門的上師持靜者之後,我對「修行」兩個字的定義有了更深入的體認。
原來以前,我都只是停留在「修正自己的行為」上面而已。
外在的行為是修正了,但是內心的狀態卻沒有太多變化。
其實修行應該是要從「心」做起,不只是外在不可以從事一些不好的行為而已,而是心裡面,「想都不可以想」。
這,才是修行!

修行還有一點就是要訓練、保持內心的平靜。
跟一般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相比,我的內心,是比他們平靜很多。
平常說話的語氣很平和,幾乎不會動怒,也不會一時衝動買了不必要的東西,或是做(說)出一些事後會令自己後悔的行為(話)。
只是,這跟「真正」的修行人相比,還是差得太遠太遠了。
持靜者上師常常強調,「一天24小時,都將心保持在禪定狀態」的重要。因為師公了鳴和尚曾跟我們師尊講過的一句話:「人一出定,凡夫而已。」
過去我也能偶爾進入不錯的禪定狀態,或是在心上面保持很安靜很平穩,但那大多是在密壇前正式修法的時候,一修完法,又開始隨著「小我」的噪音到處亂跑,妄念紛飛了。

所以真正的修行,應該是要漸漸地去達到「24小時保持正念,24小時保持禪定」。
以前佛菩薩也告訴過我,應該以這樣為目標下去努力,只是當時的我想,怎麼可能?於是我很快就忘了這回事。
現在,我看到有人做到了。
所以看樣子,只要願意去努力,這不是不可能的。
就算沒辦法那麼快達到,也應該以此為目標下去努力才是。
原來,「真正」有修行的人,都是這樣子的。儘管他們不是每個都很強調這一點。

「八正道」也算是修行的一種次第。
從「正見、正思維」入手,這是屬於「建立正確的觀念」。
然後是「正語、正業、正命」,這就是在「修正自己的行為」。
再來要「正精進」,努力的去達到,達到什麼呢?達到「24小時保持正念(正念)」,然後「24小時保持禪定(正定)」。
這,才是修行!

原來一般我們所定義的「修正自己的行為」,只是八正道的其中三個而已。
而且是屬於外在,修行真正是要修習「內在」。
這一切都是為了要「淨化我們的心靈」。

美國的心靈大師艾克哈特更常說,人類之所以會有許多偏差的行為,都是因為源自於「小我」(我執)的偏執,小我的錯亂,人們誤把內心不斷飛分的妄念誤認為是本來的自己,因而看不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所有偏差的行為跟人禍的災難,都是來自於這個「我執」。所以「修行」,就是要去掉這個「我執」。
這就要靠「24小時皆禪定」的功夫了。
如同師尊說:「無念為正覺佛寶」。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如何達到「24小時皆禪定」的目標呢?
也許我們可以從「正念」入手。八正道中「正定」的前行就是「正念」。
先試著讓自己「24小時保持正念」,像是可以持咒的時候就持咒,當然持咒的同時必須配合觀想。不能持咒的時候,就用「金剛念誦」,讓心中的咒輪不停旋轉。時時保持觀想,保持心念的清淨無染。
這個樣子,我們還是可以照常生活。照常上班,照常做其他任何事。表面上看來跟一般人沒有任何不同,但是內心會漸漸地感覺到平靜的喜悅。
心清明了,頭腦清楚,這對職場上的表現也會幫助很大,會更容易有傑出的表現而且受到賞識。
這些是我的個人經驗。
總之,這麼做,好處多多。

有些同門可能會覺得外法的相應有困難,其實,如果能夠試著「24小時保持正念」,那麼要修到相應,是很快、很容易的一件事。
關鍵還是在於,我們願不願意試著去做做看?

「這,才是修行!」
以上是我最近的一些體悟。
如果要現在的我,為「什麼是修行?」下個定義,我會說:「淨化自我的心靈,除去小我的偏執」,並且漸漸地以「24小時皆禪定」,還有「明心見性,自主生死」為目標下去努力的行為。
不過,如果跟一般對修行毫無概念的人講什麼是修行的時候,如果說「24小時皆禪定」的話,恐怕大家都會逃之夭夭,沒有人敢來學佛了。
所以「修正自己的行為」還是比較能讓一般大眾接受的說法。
只是說,當我們漸漸地進步,就不應該停留在修正自己的行為上面,而是應該以「24小時皆禪定」,以及「明心見性,自主生死」為目標下去努力。如此才是真正的修行的定義。
這,才是修行!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67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