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0/21 22:26:26瀏覽3840|回應0|推薦1 | |
說「其」 一、本義:「其」字之甲骨文作「甘」,象形字,象箕器之形。金文、小篆「其」字略同,乃於初形之下加聲符「几」;然而,該字又假借,為語詞「其」所專用,是以再加「竹」(可表質性)於其上,而為「箕」。「其」、「箕」本為一字;「其(「甘」)」為「箕」之初文。《說文解字》:「其,所以簸也。」則「其」是簸揚篩穀之簸箕;或說「其」亦是帚箕之畚箕。 ※力中按:「其」當是帚箕之畚箕。甲骨文「糞」字,下象雙手之形,上之「米」非米(rice),乃糞穢之物形;中之「甘」字(正為「其」字之形),乃裝置穢物之器(畚箕),絕非篩穀之簸箕。因此,《說文解字》釋「其」有誤。 二、「其」可為副詞,時間副詞,將也 ※力中按:有學者將此類「其」字視為助詞。 1、五世其昌,竝于正卿。《左傳•莊公廿二年》 2、自今已往,吾其無意於人世矣!〈韓愈‧祭十二郎文〉 3、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湯問‧愚公移山》 三、「其」可為代稱詞,依上下文意, A、可為三種代名詞(單複數皆可),例如: (我)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 (你)2、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取其孥。〈韓愈•祭十二郎文〉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國語‧越語》 (他)3、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韓愈•師說〉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它)4、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蘇軾•赤壁賦〉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固,…。〈柳宗元•種樹郭駝橐傳〉 B、可為指示代詞(那、那般、這、這般、其中),例如: 1、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韓非子‧難勢》 2、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蘇軾•留侯論〉 3、狼曰:「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馬中錫•中山狼傳〉 四、「其」可為語助詞,用於疑問句末,表示詢問。只在先秦典籍中出現;甚少使用。 1、夜如何其?夜未央。《詩經•小雅•》 五、「其」可為語助詞,音節助詞,無意義,音ㄐㄧˋ 1、彼其之子,舍命不渝。《詩經•鄭風•羔裘》 2、彼其之子,不稱其服。《詩經•曹風•》 3、彼蒼者天,曷其有極?〈韓愈‧祭十二郎文〉 4、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蘇軾‧留侯論〉 ※或曰「其」為連接詞 5、擁旄萬里,何其壯也!〈丘遲‧與陳伯之書〉 六、「其」可為語氣助詞,無意義,表反詰語氣,常放在反問句首,通「豈」,語譯時,可擬為「難道」、「哪裡」。例如: ※力中按:有學者將此類「其」字視為副詞。 1、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諫假道》 2、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3、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庸也》 4、奔車朽索,其可忽乎?〈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5、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韓愈‧祭十二郎文〉 6、不可為常者,其聖人之法乎?〈歐陽脩‧縱囚論〉 7、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曾鞏‧墨池記〉 8、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顧炎武‧廉恥〉 七、「其」可為語氣助詞,無意義,表揣測語氣,語譯時,可擬為「大概」、「恐怕」。例如: ※力中按:有學者將此類「其」字視為副詞。 1、天之蒼蒼,其正色邪?《莊子‧逍遙遊》 2、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論語‧學而》 3、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論語‧學而》 4、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5、子曰:「…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論語‧庸也》 ※「子貢問博施濟眾」章 6、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孟子‧梁惠王上》 7、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8、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韓愈‧師說〉 9、推王君之心,…,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學者邪?〈曾鞏‧墨池記〉 10、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歸有光‧項脊軒志〉 八、「其」可為語氣助詞,無意義,表祈使語氣,有期盼、希望之意,語氣委婉,語譯時,可擬為「還是」、「就」。例如: ※力中按:有學者將此類「其」字視為副詞。 1、吾其還也!《左傳•僖公卅年‧燭之武退秦師》 2、聊布往懷,君其詳之!〈丘遲‧與陳伯之書〉 3、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4、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汝其勉之!〈歐陽脩•瀧岡阡表〉 5、特故叮嚀,以告爾諸教讀,其務體吾意,永以為訓。〈王陽明‧訓蒙大意〉 九、「其」可為語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表示領屬、修飾關係,語譯時,可擬為「的」。甚少使用。例如: 1、凡是其屬,太師之任也。《大戴禮記•保傅》 2、君其祀毋乃絕乎?《史記•晉世家》 3、殷其雷,在南山之陽。《詩經•召南•殷其雷》 4、朕其弟,小子封!《尚書•康誥》 ※主從結構中,出現在後,被修飾的部分稱做「中心語」。……「中心語」或稱「端語」。 ※主從結構中,從屬的部分對中心語(端語)加以領屬修飾的,叫做「定語」 十、「其」可為語助詞,用在狀語和中心語之間,連結二者,表示修飾關係。例如: 1、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論語•憲問》 2、子之道若此其明,亦能益壽寡人乎?《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主從結構中,從屬的部分對中心語(端語)加以限制補充的,叫做「狀語」 十一、「其」可為連接詞,表示假設相連,猶「若」也,假如之意 1、其無知,悲不幾時。〈韓愈‧祭十二郎文〉 2、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蘇軾‧留侯論〉 ※或曰「其」為助詞 3、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勸學》 4、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5、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左傳•僖公九年》 十二、「其」可為連接詞,表示選擇相連,「(抑)或者」也,: 1、其信然邪?其傳之非其真邪?〈韓愈‧祭十二郎文〉 2、子以秦為將救趙乎,其不乎?《戰國策•韓策》 十三、「其」可為連接詞,表示轉折相連,「然則」也, 1、非子房其誰全之?〈蘇軾•留侯論〉 2、死而有知,其幾何離?〈韓愈‧祭十二郎文〉 3、吾實為之,其又何尤?〈韓愈‧祭十二郎文〉 4、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左傳•隱公三年》 5、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其被囿也亦巨矣。〈連橫‧台灣通史序〉 ※ 其實: 1.現代漢語中,「其實」是副詞,表示所說的情況是真實的。 例如:別逼我娶老婆嘛,其實我愛的是男人,對女人,我沒半點興趣。〈李安•喜宴〉 2.古漢語裡,「其實」是名詞性詞組,表示「它實際上」、「那實際上」。 「其」是指示代詞(那、那般、這、這般);「實」是名詞(事實、實際)。 例如: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蘇洵•六國論〉 自我評量:你能分辨以下諸「其」字用法嗎? 1、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鄭伯克段于鄢》 2、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諫假道》 3、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諫假道》 4、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5、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孟子‧公孫丑上》 6、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於理矣。〈韓愈‧張中丞傳後敘〉 7、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文天祥‧正氣歌〉 8、故請母命而寧汝於斯,便祭掃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兩冢,一為…〈袁枚‧祭妹文〉 9、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劉開‧問說〉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