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以」
2011/11/27 00:46:05瀏覽1175|回應0|推薦4

說「以」

一、本義:小篆「以」,从倒「已」,已作「止」解,倒「已」就是「不止」,「不止」就是要「行」,「行」然後有「用」,故其本義作「用」解。

1、「以」可為名詞,口語可譯作理由、緣故;例如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或曰此「以」是介詞

2、「以」可為動詞,例如                                           以為;認為

臣之妻私臣,臣之妻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美于徐公。《戰國策‧齊策

※尚有其他(實詞)意涵,此不詳述

二、「以」可為介詞,主要用法有四:

A、引進動作行為所用的工具或涉及的對象,口語可譯作用、拿、把;例如:以戈逐人

1、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2、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3、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荀子‧勸學》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韓非子‧難勢》

5、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史記‧項羽本紀》

6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7、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錢公輔•義田記〉

8、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蘇洵•六國論〉

9、將余之贈,以佐真主,贊功業。勉之哉!〈佚名•虯髯客傳〉

10、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B引進動作行為所憑藉的標準資格(身份地位)前提,口語可譯作憑、從、依照、按照、率領;例如:以誠待人

1、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直報怨,德報德。」《論語‧憲問

2、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

3、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陶潛•五柳先生傳〉

4、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為事。《漢書‧卜式傳》

5、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歸有光•項脊軒志〉   

6、以此觀之,粟者,王之大用,政之本務。〈晁錯•論貴粟疏〉

7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

8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記‧李斯列傳》

9、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司馬光•訓儉示康〉

10、親以寵偪,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諫假道》

11、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左傳•僖公五年》

12趙使廉頗以八萬遇栗腹於鄗,使樂乘以五萬遇慶秦於代《戰國策•燕策》

13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此時譯作「跟在一起」較佳

 14宮之奇以其族行。《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諫假道》

C、引進時間,口語可譯作於、在;例如:

1、初,晉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大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左傳•桓公二年》

2、心知不祥,飛舟渡江,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袁枚‧祭妹文

3、韓説以太初三年為遊擊將軍。《史記‧衛青列傳》

4、田嬰有子四十餘人,其賤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記‧孟嘗君列傳》

5、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漢書‧蘇武傳

D、引進原因(一般用於動詞前),口語可譯作「因」、「因為」、「由於」。例如:

1、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2、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呂氏春秋‧蕩兵

3、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絕從,妾其奈何畏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史記‧刺客列傳》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諸葛亮•出師表〉

5、臣以險釁,夙遭閔凶。〈李密•陳情表〉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7、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司馬光•訓儉示康〉

8、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託落。〈袁枚‧祭妹文

9、君子是以知息之將亡也。《左傳•隱公十一年》   ※或又書作「是以」、「此以」

10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禮記‧大學》

  11夙興夜寐,朝夕臨政,此以知其恤民也。《左傳•襄公廿六年》

二、「以」可為連接詞,主要用法也有四種:

A「以」字之後接來、往、上、下、還、降、內、外、東、西、南、北等詞,表示時間、數量、處所和範圍。例如:

1、凡雨,自三日以往為霖。《左傳•隱公九年》

2、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

3、自茲以降,風流彌繁,長往之軌未殊,而感致之數匪一。《後漢書‧逸民傳》

4、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5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顧炎武•廉恥〉

6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7安陽縣以南,悉沙阜。《水經•河水注》

B、表示偏正關係,用於動詞性的偏正結構。例如:

1、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陶潛‧歸去來兮辭〉

2、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丘遲‧與陳伯之書〉

3、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蘇軾•赤壁賦〉

4、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史記‧屈原列傳》

5、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6、船載以入。〈柳宗元‧黔之驢〉

C、表示順接關係,後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果,例如:

1、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務一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司馬遷‧報任安書〉

2、堯舜三王之治,必本於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干譽。〈歐陽脩‧縱囚論〉

3、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4、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左傳•僖公卅年》

5、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李密•陳情表〉

6、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7、余嘉其能行古道,做師說以貽之。〈韓愈•師說〉

D、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口語的又、和;例如:

1、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論語‧為政

2、治世之音安以樂,亂世之音怨以怒,亡國之音哀以思。《禮記‧樂記》

3、新城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曾鞏‧墨池記〉

4、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附說:

    介詞「以」、連接詞「以」都能表原因--

介詞「以」用於句中,組成介賓詞組表原因;             ※不以辭害意

連接詞「以」表原因,則用於因果複句的原因分句句首;   ※殺之,以其有罪

    明日,子路行,以告。《論語‧微子》   上以無隱,益重之。〈司馬光•訓儉示康〉

語義上必須補進「之」(「之」是賓語)「以」就是介詞。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李斯•諫逐客書〉

「以」字之前有主語「以」就是介詞。

    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五柳先生傳〉  厲民而以自養,惡得賢?《滕文公上》

「以」字之前有連接詞「以」就是介詞。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左傳•莊公十年》   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左傳•隱公元年》

「以」字之前有副詞、助動詞「以」就是介詞。

自我評量:你能分辨以下諸「以」字用法嗎?

1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論語‧先進》

2、斤斧以時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3、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司馬光•訓儉示康〉

4、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司馬光•訓儉示康〉

5、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6、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蘇洵•六國論〉

7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史記•魏世家》

8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李白•遊天姥吟留別〉

9茍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賈誼論積

10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供賓客乎?〈劉基‧賣柑者言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999mo&aid=587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