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4/06 00:39:45瀏覽1364|回應0|推薦1 | |
一、本義:《說文解字》:「乎,語之餘也;从兮,(丿)象聲上越揚之形也。」三代彝器銘文,「乎」皆作「呼」字用。王筠:「(乎)即古呼字,借為語詞既久,乃加口作呼,分別文也。」※力中按:二說各勝,未知孰是。 二、「乎」可以是介詞,其義相當於口語的「於」。例如: 1、浴乎沂,風乎舞雩。《論語‧先進》 2、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孟子‧梁惠王下》 3、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荀子‧勸學》 4、故以眾勇,無畏乎孟賁矣,…,以眾知,無畏乎堯舜矣。《呂氏春秋‧用眾》 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第廿章》 6、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 7、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姪〉 8、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荀子‧勸學》乎」可以是介詞,其義相當於口語的「由於」。例如: 附:「乎」可以是介詞,其義相當於口語的「由於」。例如: 1、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孟子‧梁惠王上》 ※語譯:天下由於什麼安定下來? 2、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為政》 ※語譯:由於什麼成名?※或曰:乎,語氣詞;惡,何也。 三、「乎」可以是表疑問的語氣詞,其義相當於口語的「嗎」、「呢」。例如: 1、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黨》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3、今之孝者,是謂有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論語‧為政》 5、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梁惠王上》 6、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乎?」《戰國策‧齊策》 7、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韓愈•師說〉 8、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劉基•賣柑者言〉。 乎」可以是表慨嘆的語氣詞,其義相當於口語的「吧」、「啊」。例如: 四、「乎」可以是表慨嘆的語氣詞,其義相當於口語的「吧」、「啊」。例如: 1、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夫乎!《論語‧雍也》 2、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論語‧衛靈公》 3、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勸學》 4、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民乎!《戰國策‧齊策》 5、「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附:「乎」有時和嗟字連用,意同「嗟夫」。例如: 1、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杜牧•阿房宮賦〉 2、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韓愈•師說〉 五、「乎」可以是語氣詞,用在形容詞或副詞之後,其用法同「然」。例如: 1、確乎其不可拔。《易經‧乾卦‧文言》 2、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 3、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餘地矣。《莊子‧養生主》 4、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孫子兵法‧虛實》 5、悠悠乎與浩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赤壁賦〉 7、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業耶?〈劉基•賣柑者言〉 六、「乎」可以是句中表停頓的語氣詞,其義相當於口語的「啊」。例如: 1、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 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 3、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韓非子•顯學》 4、「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顧絳•廉恥》 ※補述: 甲、「矣」、「乎」、「哉」皆能用於感嘆句末,均可以表示贊嘆頌、痛惜、詠嘆,其語氣:「哉」最強烈,「乎」次之,「矣」較委婉平緩。 乙、孔子曰:「吾歌,可夫?」《史記‧孔子世家》;上引之言,《孔子家語‧子路初見篇》記作:「吾歌,可乎?」※此時,「乎」、「夫」互文,相通。 自我評量:※以下「乎」字各是何義? 1、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乎漢陽,可乎?《列子‧湯問》 2、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 3、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論語‧憲問》 4、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劉蓉•習慣說〉 5、養生送死之具,…,稱情以施焉,庶乎其不至於固耳。〈李文炤•儉訓〉 6、囗囗,吾子無恙! 若欲表達最強烈的慶幸之意,囗囗內之字詞,最好當填入下列哪一組? A、宜矣 B、宜乎 C、宜夫 D、宜哉。 7、請說出下列引語中「乎」字之意 ※「攻乎異端」、「超乎常人」、「不亦樂乎」、「微乎微者」、「瞠乎其後」、「神乎其技」、「應乎人心」、「出乎意料」、「異乎尋常」、「毫不在乎」、「合乎規定」、「斷乎不可」、「發乎情,止乎禮義」。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