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4/26 17:24:59瀏覽1900|回應2|推薦36 | |
引用文章來源:蕭曉玲老師遭解聘 曾承諾重新調查╱吳清基失信被PO上網(自由時報) 本文與政治無關,有關台北市一綱一本政策也非本文討論重點 偶然之間,看到這一則消息。雖然離開教育界很久,但是這篇文章卻吸引了筆者。姑且不論蕭曉玲老師的政治傾向,因為這是她的選擇與決定,但是有關她的解聘理由卻値得關注。 據該文表示,中山國中曾遭外界指稱使用測驗卷,並積欠廠商14萬元,蕭老師接受訪問時,確認此一事實。校長接受質詢時,則表示未有此事。今(97)年初,該校教評會改以「蕭老師行為不檢,毀損校譽、有損師道」理由解聘 另查了一下聯合新聞網「北市中山國中爭議─爆料老師 學校評不適任」報導,去(96)年中山國中先以上課遲到、播錄影帶、講手機、談政治等理由,評為不適任教師,必須先輔導兩個月。 遲到→比比皆是 播錄影帶→不在少數,也不代表不好或不對,算是教學方式的一種 講手機→雖不妥,但沒那麼嚴重吧! 談政治→雖不妥,但好像蠻多老師多少都會有自己的立場,難免會表達出內在的心聲。筆者偶爾也會談到一些皮毛,不過,罵貪腐的成分比較多,可能跟蕭師的立場不太一樣 又看了一下聯合新聞網「蕭曉玲解聘案 未核准 」報導,今(97)年1月22日遭學校教評會以「未遵守聘約規定,維護校譽;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為由解聘。 當然還有許多指稱蕭師不適任的報導,但那些理由,相較於更多不適任卻還留在學校的老師,似乎不成理由...... 更誇張的一件事,學校居然還做問卷,殺人不過頭點地,要將人解聘也不必如此糟蹋人,真是吐血: 不過看了半天,比較可能的重要因素,好像還是使用測驗卷這件事情。姑且不論使用測驗卷對還是不對,但中山國中校長否認,所以應該可以推導出現在的政策是不能使用測驗卷(以前好像不行,現在就搞不清楚了)。 因此,蕭師若只是證實該校確實使用測驗卷,這反而應該是維護校譽,而不是有損校譽。若因此而指摘蕭老師不適任,恐怕不適任的應該是其他欲隱瞞使用測驗卷事實的老師。個人認為為維護老師的權益,這起解聘案確實値得斟酌,以免未來還有老師遭這類型的特殊待遇。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