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2/07 13:19:41瀏覽8230|回應1|推薦0 | |
2000年美國經濟泡沫開始,FED狂降利率想要提振投資消費,直到2004年經濟才算回穩。大家若還有印象的話,四、五年前,保險業務員招攬保單的說法之一,就是"利率要調降了,趁現在預定利率還有6%趕快買比較便宜!"有多便宜呢?單以預定利率2%跟6%來比較,同保額的終身壽險,前者保費是後者的數以倍計!也就是說,利率調降的結果,花同樣的錢,你買的保障會可能縮水成只有原來的四成不到。 所以,手上擁有五年以上的終身壽險保單的人算是"賺"到了,因為那時候的保單利率應該都在6%以上。而五年內買到預定利率2%的人算"賠"到了,因為接下來五年利率應該會漸次調到3.5~4%左右。(註1) 上述內容跟標題的"責任準備金"有何關係呢?這就得從預定利率與責任準備金的關係說起。 保戶繳的保費可分二塊,一塊是保險公司的成本及利潤,另外一塊是拿來給保戶在保障期間的理賠金,也就是所謂的責任準備金。責任準備金隨年齡風險成正向發展。 舉個簡化的例子,在某年齡的二十年期保單依單位保額計算,第一年責任準備金收費1000元,隔年依次加100元,到第二十年收費2900元。保險公司對於一般長期保單(10年、20年)會做費用平準化的動作,即採定額繳費的計費模式。 以這個例子來說,定額繳費的金額會低於各年繳費總和的平均值(1950元)。若利率6%,則年繳約1060元;若利率2%,則年繳約1605元。也就是說,保險公司前幾年收的保費,把公司成本利潤、當年度責任準備金扣掉後,多收的部分會做定存或投資生息,待後幾年的收費金額小於該年責任準備金時,便將前面多收的部分拿來填補後面的缺口。若前面多收的部分加計利息的成長力道不如預期,則後面要填補缺口時便會發生短缺資金的情形(以6%降成2%的例子來看,便是每年短收約三成七的責任準備金)。(註2) 這只是個廿年定期險的狀況,若是滿期到 100 歲的終身險(保險期間可長達 40~100 年),因利差損造成的責任準備金缺口會更可觀。 所以,四、五年前那些搶著招攬高利率末代保單的保險公司,賣得愈多,往後公司在責任準備金的資金缺口就愈大愈難填補(想像一下,上百億的保費裡,要補足三成七的責任準備金會是多少?那換算成倍呢?)。 一旦保險公司營運出問題,倒楣的就是它的保戶。以目前台灣經濟長期向下的趨勢,利率要回升超過4%相當困難,且政府本身債務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十年後這些營運不佳的保險公司出現財務危機的時候,政府是否有能力出面維持保戶權益?有誰的保單其保障年限是不超過十年的嗎?幾乎沒有吧!一般人為了幾百元、幾千元保費差別斤斤計較地挑選保險公司的時候,是否想過十年後保險公司本身財務營運狀況還"保不保險"呢?^^ 至於,保險公司的財務良窳,因有廣告之嫌,恕無法在此發表,但各位可就RBC(Risk-Based Capital)指標當其中一個參考。我只能說,在人身保險市場,外商公司的RBC指標在整體上的表現是優於本土公司的,真要評估的話,還是得各家去看。(註3) 有空記得去瞭解自己投保的公司,若覺得風險較高的話,下次加保就找別家吧!^^
註2:該例僅為簡化說明,保險公司實際方式會針對公司營運成本、男女性的生命表、利率及各種風險做精算,以求得該公司的保險費率。就利率這點來看,簡化的過程基本上不會影響我們對其財務評估的客觀性。 註3:RBC指標分數高的公司,代表該公司經營體質相對穩健,但不表示保戶即全無風險。例如,蘇黎世金融保險集團(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算是頗負盛名的外商(2004年歐洲第二大、美國第四大保險公司,為多數Fortune's Global 100 companies承保),但它卻在2004年8月與台灣本土的遠雄人壽簽約,將其台灣分公司的壽險業務移轉給遠雄人壽。這個事件發生時,當時遠雄人壽的RBC值算一算還不到RBC指標的最低標準,在金管會眼裡算是被列管的族群。 其他參考: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