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趙藤雄:遠雄集團 五年內設金控--擴張所本為何?_20080321
2008/03/21 12:16:41瀏覽6877|回應4|推薦11

[新聞]

趙藤雄:遠雄集團 五年內設金控
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表示,遠雄希望在五年內成立金控,未來將併購分行家數60家左右的銀行。
(本報系資料庫)

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昨(20)日首度對外透露,該集團計畫發展金融保險事業,並已擬定「五年計畫」,將併購分行數60家以上的銀行。但考量現在銀行價格可能很貴,趙藤雄說,要價格合理才會買,希望五年內籌設金控公司。

市場人士分析,目前超過60家分行又待售的銀行並不多,但安泰銀行、大眾銀行在外資入股整頓後,可能會再賣出,其他如陽信商銀等待奧援的金融機構,也有可能是遠雄集團跨足銀行業不錯的機會。

趙藤雄指出,遠雄人壽今年每股獲利目標5元,後年為8元;目前已由永豐證券輔導上市櫃,預計今年下半年興櫃掛牌,明年轉上櫃,後年轉上市。

趙藤雄說,他指示遠雄人壽主管,遠雄人壽今年獲利須達40億元至45億元,每股獲利至少要5元;新契約保費收入不能低於400億元。

遠雄人壽去年新契約保費收入150億元,今年訂下逾倍的成長目標,通路則預計業務員人壽從去年底的2,786人增加至5,000人,其中專職人力從1,100人提高為2,200人。趙藤雄表示,保險公司不能靠投資獲利,業務、客戶服務都必須同步成長。

趙藤雄昨天直言,「銀行是遲早要有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遠雄會找具有60家以上的分行基礎的銀行。

他並強調,未來集團旗下如果有壽險及銀行,籌組金控是必然的事,但籌組金控不是那麼容易,所以遠雄訂下五年計畫,漸漸走向籌組金控之路。

對於目前部分金控旗下並無保險事業,趙藤雄並不排斥合作的機會,「看大家有沒有這種緣份,如果企業文化、理念相同,便可相輔相成。」

【2008/03/2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看法]

遠雄集團的前身是大都市建設,近十年從廠辦合一打響名號後,漸次擴展至物流、人壽、房地產、飯店娛樂等事業,至今名為遠雄集團。

趙藤雄本身是營建起家,能夠比別人早一步切入廠辦合一,在這方面的眼光自然有其獨到之處。但其事業擴展有一個隱憂,就是與房地產景氣綁得太緊。

他會想介入人壽保險業與銀行,無非是想提高資金槓桿。怎麼看?各位去查遠雄人壽在「不動產投資與不動產抵押放款對資產比例」這個指標,到 95 年度已經佔其資產的 1/4 (國泰人壽才 5% 左右),各位有興趣可以再去瞭解不動產相關投資獲利佔其盈餘的比重。

我之所以提這個,是因為全球景氣處於高原修正期,各國能做的是防堵經濟衰退(ex. 美國在撐次級房貸風暴),根本無力刺激消費。台灣的不動產業還在大力鼓吹前景看好(ex. 三通、…),試想台灣能自外於全球景氣變化嗎?

提高資金槓桿的結果,景氣好的話,獲利更佳,但景氣變弱的話,虧損也更可觀。美國有次貸風暴、英國不動產也不樂觀、大陸自身難保、…,台灣不動產業會如何?

大家趁總統大選炒各種利多,如果拱得起來就算了,若拱不起來又抵擋不了經濟衰退,幾年後又是法拍屋一堆。遠雄集團的不動產如果脫手順利的話,遠雄人壽就沒事。但若脫手不順的話,各位看看遠雄人壽押了 1/4 的資產在不動產相關投資會有什麼結果?

接下來的我就不多講了,請各位自行觀察未來幾年的景氣變化與相關公司的營運吧!^^

這裡我想提另一家公司 -- 台灣人壽,也是被外業(朱炳昱,龍邦建設)入主,目前該公司的投資績效還不錯(?)。但趙藤雄與朱炳昱這二位主事者,我都還在觀察(前者對遠雄人壽的資金運用過度集中、後者曾涉內線交易獲判無罪)。

後記_20080428:

摘自金管會之資料(http://www.fsc.gov.tw/ct.asp?xItem=2548495&ctNode=579&mp=2),所有的人謀不臧在爆掉前都有跡可尋,但人家目前沒爆,我們也只能看看…。^^|||

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經一般業務檢查發現違反保險法相關法令規定,共核處罰鍰新台幣1460萬元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金管會」)今(96年3月15)日作出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行為負責人處分,金管會於一般業務檢查時發現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有下列違反保險法令之事實,合計共處罰鍰新臺幣1460萬元。
一、裁罰時間:96年3月15日
二、受裁罰之對象:遠雄人壽保險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三、裁罰之法令依據:保險法第168條、第171條、第171條之1
四、違反事實理由及裁罰結果:
(一)該公司銷售「金多利養老保險乙型(CNE)」商品將不屬集體彙繳件而卻給予以集體彙繳件辦理保費折扣優惠之情事,違反保險法第144條規定,且該公司前已有同一行為,爰依保險法第171條核處罰鍰新台幣120萬元整。
(二)該公司投資私募受益證券逾5%上限規定,違反保險法第146條之1第1項第2款授權訂定94.12.23金管保一字第09402504861號函有關投資私募受益證券5%上限之規定,依保險法第168條第1項規定核處新台幣90萬元罰鍰。
(三)該公司購買某二筆私募未經信用評等之無擔保公司債,明顯違反保險法第146條之1第1項第4款規定投資公司債須為依法核准公開發行之有擔保或經相當信評公司所發行之公司債之規定,亦不符合有關保險業投資私募有價證券,發行公司須在一年內經評等為twB級以上之規定,該公司買入該二公司債既無擔保又無信評之公司債顯未符合法令規定,並已造成公司嚴重損失,此與該公司未遵循法令有直接關連,且金額重大,爰依據保險法第168條規定從重處以罰鍰新台幣450萬元,二投資標的共處罰鍰900萬元。
(四)遠雄人壽對利害關係人「遠雄海洋公園(股)公司」放款1億元,有董事會人數不足通過核貸之情事,違反保險法第146條之3第3項授權訂定「保險業利害關係人放款管理辦法」第3條之規定,依保險法第168條第3項規定核處行為負責人新台幣200萬元。
(五)遠雄人壽94年6月間對單一企業放款5億元,逾前一期(94年第一季財報)淨值之20%,與「保險業對同一人同ㄧ關係人或同ㄧ關係企業之放款及其他交易限額規定」第2條第2項規定有關對同一法人放款不得逾業主權益20%之規定不符,依保險法第168條規定處罰鍰新台幣90萬元整。另遠雄人壽辦理94年第1季資訊公開之財務資料未依「人身保險業辦理資訊公開管理辦法」第6條第3項規定,以簽證會計師出具之核閱財務報表為準,爰依保險法第171條之1規定處罰鍰新台幣60萬元整。
(六)以上共處罰鍰新台幣1,460萬元。
六、其他說明事項:金管會呼籲保險業者應加強保險商品送審程序,以及公司治理法令遵循及內部控制,以共同維護市場秩序。

最後更新日期:中華民國 96 年 03 月 15 日

相關附件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rrier&aid=1714264

 回應文章

davidforst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拉高資本適足率 遠雄人壽賣地
2010/09/02 00:45

拉高資本適足率 遠雄人壽賣地
 
【經濟日報╱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 2010.07.30 03:19 am
 
 
遠雄人壽為了將自有資本適足率(RBC)拉高到200%以上的法定水準,董事會昨(29)日決議,將以64億元以上的價格,賣掉該公司持有土地中面積數大的台北縣土城土地,土地出售案預計第三季完成,以儘快實現獲利。

遠雄人壽不動產投資相當積極,今年第一季可運用資金2100億元中,不動產投資部位達455.46億元,占可運用資金的21.72%,是國內投資不動產比重最高的壽險公司。

遠雄人壽RBC約180%至190%,低於保險法規定的200%。遠雄人壽董事會為了增加獲利,提高RBC,昨天決議出售土城這塊面積3、4萬坪的土地,實現處分利益;董事會昨天並授權由董事長屠仲生,以64億元以上價格賣出。

遠雄人壽主管表示,這塊土地是素地,經過遠雄包裝整理後,可變成造鎮土地,至於持有成本不便透露,近期將積極尋找買家,希望趕在第三季賣出。

遠雄人壽今年第一季稅後虧損2.46億元,淨值也由去年底的負30.65億元擴增至今年第一季底的負37.99億元。為改善RBC,遠雄人壽6月中股東常會也通過,今年將在發行2億股的範圍內辦理私募現金增資特別股,每股價格暫訂10元,最多可募集20億元資金。

遠雄人壽表示,不論增資或出售不動產都有助拉高RBC,且出售不動產是一步「活棋」,如果土城土地能夠順利賣出,也許有機會暫時不需要辦理增資。

【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受台股5月重挫500餘點和國際投資市場表現不佳拖累,據統計,整體壽險業淨值一個月內蒸發358億元,創下近一年最大減幅,國華、幸福、國寶、興農等四家公司淨值負數合計達930餘億元。

根據保發中心統計,前五月整體壽險業淨值緊貼台股表現,五個月中有三個月淨值跟著股票下跌而縮水,僅3、4月小幅回升。截至5月底,全體壽險業淨值為3,835.2億元,較去年底減少518億元;壽險業前五月累計稅後虧損更擴大至231.45億元。

為提升淨值,今年不少壽險公司出售不動產美化財報,以致整體壽險業不動產投資占壽險可運用資金比重持續下降,5月底已降4.09%,總投資金額則約4,000億元。

壽險業者表示,台股6月僅小跌44點,但因大盤指數7,329點還是低於5月底,壽險業6月淨值肯定會再縮減;加上壽險業今年計算自有資本適足率(RBC)時,有價證券跌價損失將從20%恢復為100%,6月財報RBC低於200%法定標準的壽險公司可能較去年底大增。

【2010/07/3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資料來源:http://dignews.udn.com/forum/trackback/trackback.jsp?wid=N&aid=5755447)

davidforster(kerrier) 於 2010-09-02 00:52 回覆:

如果股市都可以五成、一倍地漲,而遠雄今年第一季還可以虧損,接下來大幅轉虧為盈的機會何如?期待政府繼續炒熱房地產好讓其「占可運用資金的21.72%」的投資大幅獲益?

我不知道答案,戲…繼續看下去。

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稻柏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轉型的愚民教育
2008/04/08 00:22
讀了版大的幾篇文章,深有感觸。

最近數次回台灣,在報紙上讀到的財經消息,不是過時,就是有誤導散戶的嫌疑。
這好像當年的教育一樣,只要聽話,就會有前途,根本不在乎到底給民眾的訊息是否有意義。

投資是一個數字遊戲,從短期營運的數據,到公司、集團長期的遠景,都分不開的。

遠雄集團與其他大財團相較,在報紙的曝光率低了許多,但是,他們的故事是值得人們好好了解,尤其是台灣一堆靠房地產,建築業維生的薪資階級,目前還認為工作市場不景氣是經濟問題,而忽視了供需的基本面。進入各行各業都有他的風險,就算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沒有鐵飯碗這回事。

講到遠雄,就讓我不得不說常被搞混的遠東集團中的一個強兵:在長榮航運不斷報利空消息時,遠東集團的裕民航運縱使碰上遠東航空的投資危機,經營盈餘還是很強勢,但是卻少有人了解。這些都是被媒體所“刻意“忽視的公司。

台灣的投資環境很多元,這是台灣的長處,若投資眼光還是因為被媒體篇幅控制而如此狹隘,那真的是只有等著被坑殺的份。台灣有錢的投資人之多,是很多人無法想像的,投資必須有正確的觀念與務實的期待,才能在風險與報酬中得到一個平衡點,頭腦簡單,真的就不要去碰這些自己不懂的東西,損失自己血汗賺來的錢是相當不划算的,除非,投資者可以得到像賭博般,輸錢也爽的快感。
davidforster(kerrier) 於 2008-04-08 16:21 回覆:
對啦!本業顧好最重要,不懂的就少碰,想碰就得多花時間精力去瞭解。^^

持有中興人壽股票的人
持有中興人壽股票的人
2008/04/07 17:55

其實遠雄建設及遠雄人壽的土地開發利益如何分配也是一個重點

其中一間公司已減資再增資兩次

davidforster(kerrier) 於 2008-04-07 21:18 回覆:
可以再多講一點故事嗎?多謝分享!^^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點到要害,再深入一點
2008/03/21 14:16

kerrier:

寫的好,點到要害,再深入一點,

常覺得你欲言又止,沒有儘情一吐的暢快.

最近在財經的廣播節目上,相關業者一上節目,拼命吹噓選後房地產將有一波大行情,台灣將步入高房價時代,立足點無非是兩岸三通,大陸財主及返鄉台商捧著現金要來買台灣不動產.

我們來看者吧,我這樣猜:

1.選後也許會有一波行情,股市及房市均沾.

2.台灣油價及電價必然解凍,引起更明顯的通膨.

3.由於通膨及負的實質利率的資金環境,房價會有支撐.

4.高油價所領軍的全面性通膨,引發台灣陷於停滯與通膨的兩難.

5.台灣配合全球演出,經濟衰退,股市及房市全面調整.

台灣有一個較大的利多,兩岸三通究竟能為台灣的經濟帶進多少實質效益,所以我在股市及房市只說「調整」,而不用「崩盤」.

提供一篇大陸學者的觀點,可參考一下.

散戶若不步步為營,真會給害死.

davidforster(kerrier) 於 2008-03-24 00:46 回覆: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