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新加坡研究的中國情懷」-聯合早報網2011.7.18
2011/07/20 09:23:44瀏覽249|回應0|推薦1

呂元禮:新加坡研究的中國情懷

呂元禮(2011-07-18)

  2007年,筆者曾撰寫出版《新加坡為什麼能?》;2011年6月,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拙作《新加坡治貪為什麼能?》則是前書的續篇。其著手雖在獅城,其著眼實在中國;其潛台詞是“新加坡能,中國應當也能”,其出發點是“新加坡能,中國如何更能”。

“為什麼能”的緣起

  筆者於1987年畢業於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研究生班,並曾留校在《理論動態》編輯部工作。也許是黨校的學習和《理論動態》編輯的訓練,使我後來的新加坡研究更多一份“當下的關注”,一種“中國情懷”。

  2005年年初,黨中央開始對全體黨員進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保持先進性”的說法,讓我想起了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與記者的一段對話。

  有記者問,作為人民行動黨(簡稱行動黨)創黨人,你最引以為豪的是什麼?李光耀回答說,最引以為豪的是行動黨長期執政,並能保持活力和誠實,而沒有淪落為一個衰敗和貪污的黨。

  我想,先進性是一個抽象概念,對於執政黨來說,其具體內涵就是活力和廉潔。新加坡在一黨長期執政的情況下能夠保持活力和廉潔,其成功經驗對中國就具有值得借鑒和便於借鑒的雙重價值。於是,我計劃寫一本書,其標題為《新加坡:一黨長期執政何以保持活力和廉潔?》。

  先進性教育一年半過去了,但筆者的撰著並未完成。2006年10月,黨中央又發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號召。

  我想,新加坡也許在民主、人權、自由等方面受到西方批評,但其社會的和諧卻值得稱道。例如,就人與自然的和諧而言,新加坡被譽為“花園城市”;就人與人的和諧而言,新加坡作為一個多元種族、語言和宗教的國家,卻能夠在人口密集的島國營造出種族和諧、宗教寬容的局面。於是,我決定將拙作內容擴大為廉潔、活力、和諧三方面,並將它們與行動黨的黨徽相聯繫。

  行動黨的黨徽是白底、藍圓和紅色閃電。“白底象徵純潔,強調的是廉潔;閃電象徵行動,要求的是活力;藍圓象徵團結,注重的是和諧。”這裡,一、三、五句話是行動黨的原話,二、四、六句話是我的引申。這些引申也符合行動黨的原意,並獲得他們的認同。

  我之所以這樣引申,是因為我感到,廉潔、活力、和諧既是新加坡的最大亮點,也是當前中國最為迫切的目標。全書圍繞行動黨黨徽的上述三重象徵加以論述,意在揭秘一黨長期執政何以保持活力和廉潔,解析和諧社會是怎樣建成的。

  拙作寫畢之後,書名卻頗費思量。恰在此時,我從網上讀到中國台灣《天下》雜誌刊登的《新加坡為何有權有廉又有能?》一文的節選;讀罷,我又專門到圖書館閱讀該文全文。

  文章在介紹過新加坡“有權有廉又有能”的傲人成績之後說:“這不能不讓人問起那個心中有點不太情願的問題:為什麼新加坡能?”我砰然心動,脫口而出:就是它!我將文中的問句加以變化,將書名確定為《新加坡為什麼能?》。

治貪,為什麼能?

  《新加坡為什麼能?》一書對新加坡廉潔舉措有所論述,並將其廉政體系歸納為“以德倡廉,使人不想貪;以薪養廉,使人不必貪;以規固廉,使人不能貪;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貪”。

  據說,新加坡李顯龍總理對上述歸納頗為認可,甚至能夠加以背誦。他在為該書所作序中提到的“短短幾行字,就概括了我們積累經年的治國方略”,指的就是上段文字。

  2011年1月,廣東人民出版社邀約筆者撰寫新加坡反腐保廉的專著。考慮到有關著述對於中國的借鑒作用,筆者毅然放下正在進行的其他課題,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新加坡治貪的研究中去。

  新的著作必須避免雷同,另闢蹊徑。恰在此前的2011年年初,新加坡出版了《李光耀: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硬道理是相對于大道理而言。

  一般來說,大道理強調原則,硬道理注重實效。喜歡講硬道理的鄧小平說:“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無獨有偶,李光耀也是“不在乎理論漂不漂亮、優雅不優雅。如果沒有用,就換別的來做”,並認為制度、政策不是因為好才可行,而是因為可行才好。

  因此,硬道理就是管用、可行的道理。有感於此,筆者計劃將新書起名為《新加坡治貪的硬道理》,並總結出“領導人的政治意志是治貪關鍵”等八條硬道理。

  如果一百個腐敗分子只有一個被揭發、受懲罰,腐敗者就會存有極大的僥倖心理,即使面對死刑的懲罰,也可能鋌而走險。

  為了不讓腐敗分子漏網,新加坡在治貪方面實行了雖不好聽、但很管用的“有罪推定”,即任何人財產或生活狀況超過其正常收入,卻不能做出合理解釋,即被視為貪污。例如,“你的銀行戶頭裡有200萬元,但你每月的收入是1萬元,那我們會先假設你受賄,直到你證明你有能力賺取這麼多錢為止。”

  因此,“新加坡所建立的制度,不是假設沒人會貪污,而是確保一旦有人貪污受賄,必會被揭發並面對處罰。”於是,“一旦貪腐必遭揭發、處罰”,就成為新加坡治貪的硬道理。其特點是“捉貪高概率”。

  新加坡行賄受賄的最高處罰是坐牢5年或罰款10萬元,或兩者兼施,遠不及在公共場所塗鴉被判鞭刑、販毒被判絞刑來得可怕。因此,其治貪的嚴厲並不表現在重罪重罰,而是表現在輕罪重罰。

  新加坡《防止貪污法》對賄金無最低金額限制,在一定情況下,給予或接受1元錢就算貪污,就要坐牢。這不近人情,卻十分可行。理由是不接受1元錢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而坐牢是任何人都害怕的。用任何人都害怕的懲罰,去讓人做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其結果是既少有人賄賂,也少有人坐牢。這叫著以刑去刑。於是,“對很小的貪腐處以相對很重的懲罰”,就成為新加坡治貪的硬道理,其特性是“對貪零容忍”。

  書成之後,出版社建議將書名改為《新加坡治貪為什麼能?》。新加坡華人佔多數與一黨長期執政的特徵,表現出與中國相近的國情。

  一般來說,華人重視家庭親情,也容易衍生裙帶關係;一黨長期執政則容易滋生驕傲,產生懈怠,腐敗現象也常常相與伴隨。但是,新加坡作為一個華人佔多數的國家,卻能夠在一黨長期執政的情況下,被世人公認為很好地控制了貪污。這難免讓人們不由自主地追問:新加坡治貪為什麼能?

  新加坡治貪為什麼能?這既是對獅城的叩問,也是對當下的拷問!

新加坡能,中國更能!

  今天,中國政府強調借鑒新加坡。但歷史上,行動黨曾經學習共產黨。為了趕走英國殖民統治者這一共同敵人,行動黨建黨之初黨內包含“非共”、“親共”兩派,卻又在殖民統治結束之後分道揚鑣。前者多是英文教育出身,後者多是華文教育出身。“親共派”深受中國共產黨影響,只是當時的英國殖民政府將共產黨定為非法組織,所以,他們沒有在組織上入黨,卻可說在思想上入了黨,並表現出與當年的共產黨員完全相同的行為和作風。李光耀是“非共派”,但他承認,在“應對共產黨人的過程中,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

  “非共派”向“共產黨人”學到的最為重要的東西是清廉獻身精神和群眾路線。李光耀曾這樣描寫“親共派”領袖:“林清祥和方水雙整天東奔西跑,發表演說,同刻薄的雇主進行談判,晚上就在工會總部的桌子上睡覺。他們所過的斯巴達式的艱苦生活,對追隨者產生莫大的影響。大家競相模仿,互相激勵,以顯示同樣的自我克制精神。就連家境富有的年輕學生,雖然不是這個工會組織的核心分子,也願意跟林清祥、方水雙打成一片。有個巴士公司老闆的兒子,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替他們當義務司機,用的是他家的汽車。這就是他對革命事業的貢獻。他為能跟這些革命幹部交往而自豪。”

  李光耀接著說:“他們穿著樸素,三餐在小販攤位解決,所得的薪水很少,因為他們向資方爭取到的一切都歸工人了。我可不知道他們挪用多少錢來供養更多的革命分子,但我卻沒看過他們私下拿過一分一毫,從他們的生活方式上可以肯定這一點。”

  “親共派”的清廉、奉獻品質,對“非共派”可以是一種榜樣,至少是一種鞭策。李光耀承認,行動黨之所以有較高的道德水準,與建黨之初黨內存在“親共派”有關。為了經得住“親共派”的攻擊,“非共派”也必須提高、保持自己的道德水準。

  1996年,當年的“親共派”領袖林清祥去世,作為其頭號政敵的李光耀在悼文中寫道:“我非常尊重和重視他樸素的生活方式,以及他那無私的態度。他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是為了達成他的鬥爭目標,不是為了金錢利益和政治地位。他和他那群受華文教育的同道,教育我和我的同僚有關獻身和鬥爭的意義。”

  問題的關鍵是,為什麼行動黨從共產黨那裡學來的清廉作風和聯繫群眾的做法,能夠在一黨長期執政的情況下加以保持?筆者的體會是,在新加坡,廉潔不僅源於領導人以身作則的自律,也是迫于政治上不得不然的壓力。

  李顯龍曾說,行動黨議員之所以在執政以來的五十多年,能夠風雨無阻地堅持每週定期接見選民,是因為“選民選擇誰,不僅僅是看政策的對或錯,而且還要看議員是否經常關注他們,是否友善 和藹 可親。選票掌握在選民手中,得不到民心,就得不到選票。”

  總結新加坡經驗,筆者的《新加坡治貪為什麼能?》一書就有了“讓廉潔成為執政黨生存的第一需要”這條硬道理。由於行動黨曾經學習共產黨,所以,中國對於新加坡的借鑒,也就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視為對於自身傳統的恢復。

  1978年,李光耀告訴前往新加坡訪問的鄧小平:“沒有什麼新加坡能夠做到的,中國做不到,或者說,不能做得更好!”1992年,鄧小平在提到新加坡後指出:“我們應當借鑒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

  兩國領袖超越時光的上述對話,總能激發我新加坡研究的中國情懷,就如筆者用以自勉的對聯所說的那樣:傾注多年心力,筆析獅城,探究為何“新加坡能夠做到”;奉獻一片赤誠,情系華夏,思考如何“比他們管得更好”。

作者是深圳大學新加坡研究中心主任,原載中國《學習時報》

《聯合早報網》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544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