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融危机迫使西方学习中国式社会主义
2008/10/18 10:35:26瀏覽421|回應0|推薦1

      

      (西方要向中国学习社会主义)

        在布什政府宣布將接管瀕臨倒閉的“兩房”後,西方媒體將這種“國有化”做法諷刺為“美國正在走向社會主義”。不過在華爾街危機所引發的金融海嘯席卷全球、西方發達國家齊聲高呼聯合救市之時,這種聲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國家為何要向中國學習社會主義”這樣嚴肅的分析和討論。

  美國《華盛頓郵報》16日發表文章稱:“我們現在都是中國人了。”文章不僅沒有了先前美國媒體“調侃”布什政府“國有化”政策的意味,而且還以具體例證闡明了為什麽說“我們現在都是中國人”。文章稱:“我們名義上實行的是資本主義經濟,但當危機來臨時,我們卻不信任自由的私營市場,因此我們轉而向政府尋求保護和穩定。”文章還提到了1998年香港遭遇金融危機時中國政府出手救市的例子。文章說,當時西方對中國政府的幹預行為感到“震驚”,稱這是“一個危險的先例”。“現在看來,這一救援行動實在算不上什麽,尤其是與我們本周所看到的對世界幾大銀行的準國有化措施相比”。


  “德國之聲”網站近日一篇分析這場金融危機對世界影響的文章也稱,危機將導致意識形態的“接近”,國家將重返經濟領域,而“這個意識形態本來是東方的,中國的,或者說是社會主義的”。該文分析稱,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私有經濟已占了大半江山,但大銀行、保險公司等基本上還握在國家手中。文章還稱,西方國家多年來一直批評中國國家管控太多,尤其是金融領域。現在,在危機的情況下,西方卻也不得不走“回頭路”,把很多銀行給國有化了。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倫敦經濟學院教授理查德•塞尼特(Richard Sennett)更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以對比分析的方法闡述了“西方為何走社會主義道路”。塞尼特稱,西方正在走向金融社會主義,不僅如此,他還主張這種公有制需要從金融行業擴大到制造業和服務”,因為在目前私有化的情況下“歐洲和美國有很多產業和服務性企業不能在全球經濟中存活”。 塞尼特甚至斷言:“在當前形勢下,西方經濟無法自我維系。就我們所知,私營企業是一臺制作粗糙的笨拙機器,如果我們不采取措施,它就會減少機遇,降低員工的生活水平。”

附:    韓國恐成冰島第二 急向中國求救

         金融海嘯直接沖擊,亞洲第一個遭殃的是韓國。首爾股市昨日跌126點,創歷來最大點數跌幅,韓圜匯價也跌至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新低。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題報告分析,韓國經濟危機四伏,可能步冰島後塵,踏上瀕臨破產之路。

  《金融時報》17日報道,李明博特使、韓國國家競爭力強化委員長司空一在法國出席世界政策會議時,向該報記者坦言,韓國股市正面臨“無底的恐懼”,首爾政府需要予以正視。他認為,政府應公開一切的事實和數據,包括外匯儲備和短期國債的情況。

  盡管韓國外匯儲備仍然高達2400億美元,但受累於短期流動性不足,標準普爾昨日仍把韓國七家銀行納入“信用觀察”(Credit Watch)名單,進一步加深市場疑慮。為此,首爾政府已經向東亞一些鄰國求援,提出總值8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方案。同時,總統李明博已焦急地向中國和日本招手,要求聯同東盟一起舉行區域性峰會,商討應付當前危機。
  
  《金融時報》早前的專題報告指出,金融海嘯的沖擊已經抵達亞洲的岸上,斷層線(fault-lines)亦已出現--曾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會“拯救”的韓國,匯價已經重回到十年前的低位,令人擔憂當年的悲劇會否重演。該國財長姜萬洙在國會上坦言,目前除了出口的部分外,包括投資、消費、就業和經常帳的趨勢,都跟當年金融危機時相似。

  雖然韓國人現在仍未奔跑到銀行去把現金提出,仍然相信國家和銀行體系可以避免“冰島式”的爆炸(Icelandic-style implosion),甚至自以為可以從今次危機中取利,但總統李明博已經開始警告,指民眾無視於韓圜的崩潰危機。他說:“有些個人和企業以為可以藉著持有美元賺大錢,但在今次國家危機中,一切個人的貪欲都要放下!”

  除此之外,韓國在其他方面也與今次海嘯中嚴重受損的兩個西方大國--美國和英國--有著恐怖的相似性。像美國,韓國的消費者和企業也出現過度借貸。像美國和英國,韓國的借款人也太依賴於貸款批發市場,一旦個這市場出現停滯,他們就會發現自己走投無路。

  然而,韓國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應付自97年金融危機之後,開始累積起來的高度杠桿化經濟,開始出現的去杠桿化過程。這使得聘請了韓國88%雇員的中小企部門,在海嘯面前喪失抵抗之力,意味著高失業率、內需減少和大量銀行壞帳將會出現。盡管韓國持有的2400億美元外匯儲備必要時仍可發揮作用,但問題是國內的信貸流動性已在迅速收縮。瑞銀亞洲首席經濟師Duncan Wooldridge說:“我最擔心的危機是(韓國)本地信貸泡沫會爆破,但許多人對此仍不知不覺。”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xndlai&aid=23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