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8 10:21:25瀏覽464|回應0|推薦3 |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9月30日上午在中南海紫光閣接受了美國《科學》雜誌主編布魯斯·艾伯茨的專訪。衛生部長陳竺、科技部副部長李學勇等在座。《科學》雜誌由托馬斯·愛迪生創辦於1880年,是目前國際科學界影響最大、讀者最多、發行最廣、最受科學家重視的科學類專業學術期刊。艾伯茨是著名生物化學家,曾擔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現執教於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從2008年3月起擔任《科學》雜誌主編。新華網今天發表了訪談內容,全文如下: 溫家寶:我非常高興接受這次采訪。我想先說兩句話:一是如果我不從事政治的話,我也可能成為一位很好的科學家。二是在我從政這幾十年當中,一直沒有離開過對科學技術的關註。我認為一位好的領導者,是應該具備科學素養和科學知識的。我今天把您作為朋友,傾心交談,我們彼此之間都不必拘束,您可以問我問題,我們也可以討論問題。 艾伯茨:我很高興今天能來到這裏。首先我想對中國的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表示祝賀,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多年來中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成果。最近一期《科學》雜誌刊登了一篇來自中國的論文,介紹中國種植的轉基因棉花不僅減少了棉花殺蟲劑的使用,而且也減少了附近其它農作物殺蟲劑的用量。 溫家寶:在10年前沒有用轉基因抗蟲棉的時候,棉鈴蟲泡在農藥裏都死不掉。自從我們實施了棉花轉基因工程後,棉花不僅抗蟲害能力增強,而且產量也提高了。因此,我力主大力發展轉基因工程,特別是最近發生的世界性糧食緊缺更增強了我的信念。 艾伯茨:我祝賀中國在這一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我曾經聯合一些科學院和研究機構,試圖將科學的思維方式引入農業領域。您知道,轉基因作物在歐洲遭到強烈抵制,從而影響這一重要技術在非洲廣泛應用。 溫家寶:不要把轉基因這種科學同貿易壁壘聯系在一起,那就會阻擋科學的發展。 艾伯茨:您在地震發生後立即趕赴災區,對中國應對災害產生了巨大影響,您也因此蜚聲世界。您是否能進一步介紹一下您是如何應對地震災害的,以及中國今後將采取哪些防震減災的措施? 溫家寶: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在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當時我正坐在辦公室裏。因為這次地震震級高,烈度大,北京也在晃動,我的辦公室也在晃動。作為總理,我組織這場抗震救災工作,主要是出於我對人民的熱愛。但是,科學也給予我很大的幫助。地震後,一系列數據:震級7.8級(後經校正為8.0級),烈度最高11度,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300人……讓我很快就知道這場災害波及面廣,受災嚴重程度深。我決定立即到現場,我清楚地懂得“黃金72小時”的重要性,特別是第一天對拯救人的生命的重要性。簡單地說,就是越快越好。人們需要信心、冷靜、堅定和勇氣,這都需要領導人的智慧和強有力的指揮。我的指揮部就設在地震中心地帶的馬路旁。我當時布置工作,第一是救人。早一點把受傷者從瓦礫中救出來,他們就可以獲得生命。一定要盡快派人進入震中地區、災害最重的地區。這就需要打通道路,幷且緊急調配軍隊和專業救援隊趕赴災區。在三天時間內,我們調集了10多萬人,從廢墟中搶救出了8萬人。第二是加強地震監測,預防余震。動員群眾從家裏出來避險,同時調運大量帳篷和物資,安置好群眾生活。第三是預防次生災害。由於這次地震太大,出現了上百個堰塞湖,其中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積水量超過3億立方米。一旦潰口,將威脅綿陽等大城市以及沿線的幾百萬人口。我多次赴堰塞湖現場,和工程技術專家一起組織研究技術方案,確定了安全、科學、快速處理的方針。我們成功地處理了世界上最大的堰塞湖,無一人傷亡。這次地震是印度板塊向北俯沖,造成青藏板塊向南東俯沖,地震區處在龍門山斷裂帶,斷裂西部向東仰沖,然後向北東走滑。經過精確測量,震中地區地殼水平位移1.5米,斷層的東部下陷70厘米。四是防疫。地震死亡人數超過8萬人。在這種情況下,衛生防疫非常重要。我們確實做到了災後沒有發生大的疫情。我再回到開始時說的那兩句話:抗震救災一是出於對人民的熱愛,二是要科學地進行組織領導工作。 到現在為止,已經發生余震33000多次,其中6級以上的余震達8次。在這樣一個地震活動地帶如何恢復重建?我們從當地的地質地理狀況出發,將重建區劃分成3種類型。一是適宜重建區,二是適度重建區,三是生態重建區。地震是不可抗拒、破壞力很強的自然災害,但是我們要加強嚴密的監測預報,避開地震斷裂帶進行重建工作。這涉及1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幾千萬人口,要逐步恢復這個地區的生產、生活和生態功能,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艾伯茨:在這個地區重建的建築物是否將采取特殊的建築方式,以具備更高的抗震能力? 溫家寶:建築的安全對於預防地震災害十分重要。我們必須按照這個地區可能發生地震的強度和烈度來制定房屋建築的設防標準,特別是對那些公共設施,學校、醫院等,要采取更為安全的措施,使家長們放心,孩子們安心。選址非常重要,要避開斷裂帶。 艾伯茨:在一個月時間裏,我們每天都在關註中國正在進行的抗震救災工作,從報章中,我們了解到中國政府在應對災害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還了解到中國各地的人們奔赴災區做誌願者的情況。整個事件讓美國人民對中國產生了很好的印象。 溫家寶:我們實行了對外開放的方針,在第一時間將地震的消息向全國乃至世界宣布。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為了人民。人們要知道還有沒有余震,什麽時候發生余震。我們要告訴他們避震的方法,幷給予妥善的安置。 艾伯茨:中國正在開展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但是我們不了解科學發展觀的確切含義。您能否解釋一下科學發展觀?科學家將在其中發揮什麽作用? 溫家寶:科學發展觀,第一是以人為本,就是要通過發展生產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就是要使每一個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環境下得到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第二,全面發展,主要是指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結合,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的結合,開放兼容與自主創新的結合,先進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結合。第三,統籌兼顧,就是要解決我們國家在發展進程中存在的貧富差距、地區差距和城鄉差距的問題。第四,可持續發展,就是要解決13億人口在實現現代化進程中所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走資源節約和生態友好型的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實現這4個目標都離不開科學技術,都離不開自主創新。 艾伯茨:您考慮如何把科技引入農村? 溫家寶:我想介紹一點中國農村運用科技的情況。第一,實用技術推廣,包括良種良法、節水節肥、高產高效。第二,農村社會的發展,就是要讓農業科技下鄉,農業科技人員下鄉,農村需要科技,需要大批的科技人員。在這方面因特網將發揮很大作用,它可以傳播科技知識,可以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第三,促進農村社會進步,特別是在農村普及9年免費義務教育。這一點我們已經做到了,而且對貧困地區還實行了免除書本費,幷且對寄宿生實行生活資助。我們還將實行農村高中階段教育的獎助學金制度,對職業學校實行全部免費。我曾經講過窮人經濟學和窮人教育學的觀點,因為在中國乃至世界,窮人還是絕大多數。我們的經濟發展和教育發展要面向窮人。今天我還想補充一個觀點,就是我們的科技工作也要面向農村,面向廣大窮人。科技在農村是大有作為的,比如沼氣、太陽能發電都方興未艾。 艾伯茨:中國正在建設創新體系。要實現這個目標,中國不僅需要吸引更多的外國人才,還需要培養自己的創新人才。中國已經有了一個積極的計劃,未來將如何去做? 溫家寶:這是兩個方面的任務。一個方面是培養我們自己的大批的創新人才。首先要從孩子做起,使他們從小就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他們進入中學、大學後,使他們能夠在自由的環境下培養創造性、批判性思維。我常講: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我們正是需要這樣的人才。第二,要使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因為只有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科技才能找到自己的源泉,因此我們大力推進產學研相結合。第三,要培養科學家的科學道德。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勇於創新,寬容失敗。只有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能救中國,對於這一點我堅信不移。 第二個方面是吸收和引進外國人才。我們實行對外開放的方針是堅定的、持久的。在對外開放中,引進智力資源、引進科技人才是最為重要的。從這一點來說,科學家可以跨越意識形態的障礙、國界的障礙,而為全人類服務。我們一定為國外科學家到中國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但我以為這還不是主要的,應該使他們感到在中國他們的事業有發展的條件,他們得到中國的尊重,他們的成果得到中國的尊重,這就要保護他們獨立的創造精神和知識產權。 艾伯茨:真正的創新都是來源於20到25年以前的基礎科學研究,我們擔心美國缺乏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如果沒有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如何能開創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未來?我了解到,中國把基礎科學研究投入的比例確定為總體科研投入的5%,您認為這個比例是否足夠? 溫家寶:我個人非常重視基礎科學研究,我認為, 任何科技應用和開發的研究都離不開基礎科學研究作為源泉和動力。而在我們這個世界裏,往往因為急功近利而忽視基礎科學研究,這是應該加以避免的。我們這些年不斷加大力度,但我以為這個比重還是不夠的。 艾伯茨:我的經驗告訴我,發展基礎科學是培養優秀青年科學家的最佳途徑,因為他們可以通過團隊工作來培養自己的才幹,然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從事應用科學研究。 溫家寶:您說對了。中國青年,特別是學生,從事基礎科學研究是有優勢的,他們勤奮,他們專心,而且十分投入。 艾伯茨:在美國,我也有許多中國學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美籍華人對中國的強烈歸屬感,大多數人每年都要回來幫助中國。在美國的華人科學家有一個有效的組織,幫助中國發展科技事業。這是與眾不同的。 溫家寶:我們對他們的政策是來去自由,可以以不同方式為祖國服務。 艾伯茨:他們是我們兩國的紐帶。他們在美國備受尊重,他們的子女也成為了美國公民。我認為這對世界和平是一項投資,他們可以跨越國界進行溝通。 溫家寶:我們不加任何限制,而且對他們努力促進中美科技合作,發展兩國人民友誼采取鼓勵的方式。 艾伯茨:你也許知道美國國立健康研究院最近采取一種有效的方式,支持年輕科學家創新。我在中國見到了許多非常出色的年輕科學家、研究人員和學生,如果能獲得類似的機會,將是對他們的巨大鼓舞。 溫家寶:我們要重視年輕科學家。應該說,這一點我們做得還不夠。在科學上不應該論資排輩,而要鼓勵年輕人超過老年人,因為他們精力旺盛,富有創造精神。也許在前進的路上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他們代表著未來。我們今後一定要加強對青年科學家的資助。 艾伯茨:中國政府對奶粉事件的反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請您介紹一下中國對保證食品安全有什麽計劃? 溫家寶:我們想做三件事情。第一,嚴肅認真地處理這起奶粉事件,幷從中吸取深刻的教訓。第二,研究制定振興中國食品業的規劃。第三,加強立法,依法治理和監督從田地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這次奶粉事件使我們感到非常痛心。我們覺得,事情發生在企業,但政府有責任,特別是在監管方面。奶制品產業的幾個重要環節,原奶生產、收購、運輸、加工、配方和制成品,這些環節都要有明確的標準和檢測要求,而且要有相應的責任,乃至法律責任。我再一次鄭重強調,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和健康來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我向您保證,我們的政府一定能帶領人民渡過這段由奶品事件所造成的困難,使中國的食品業有一個大的改觀。所有的食品都要符合國際標準,出口食品還要符合進口國的標準。我以為,在質量檢測、監督管理各個環節都離不開科學技術。我們已經確定衛生部作為食品監管的主要部門。 艾伯茨:另一個全球科學家和工程師可以合作的領域是開發更加高效的利用能源的方法。我們面臨全球性危機,包括溫室氣體排放,資源短缺。美國和中國在這一領域如何做,將對全世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在能源使用和開發方面有什麽計劃? 溫家寶:中國是使用能源的大國,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大國。因此,擺在我們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務就是節能減排,搞好環境保護。我們一定要合理地使用能源,立足於節約,這就需要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使經濟發展轉移到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上來。我們要采取堅決措施,包括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汙染企業的發展,鼓勵節能環保企業的發展。現在中國每年自產約1.8億噸石油,進口約1.7億噸,對外依存度幾乎達到50%。煤炭產量也超過25億噸。這樣大量消耗能源,特別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將是不可持續的。我們已經確定了一個目標,就是在今後經濟發展中,單位GDP能耗每年要減少4%,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要減少2%,我們還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減少石油和煤炭的使用量,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包括節能技術和碳捕獲技術。我們的工業化才走了幾十年的路,而發達國家已經走了200年的路。但我們要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這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所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我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對整個世界的嚴重性。 艾伯茨:在應對這些全球性危機方面,美國和中國可以共同發揮特殊作用。我想我們是否可以在碳捕獲等領域開展大規模合作。目前兩國都在積極研究這項技術。美中兩國科學家密切合作不僅可以加快進展,而且將向全世界發出強有力的信號,表明我們兩國都認真重視這個問題,幷願意采取行動。 溫家寶:剛剛簽署的《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是我們兩國合作的一個新亮點。我們加強合作,向世界發出共同的信息,一道努力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無論美國選舉結果如何,我們都願意同美國繼續加深合作。 艾伯茨:我想問一個涉及範圍更廣泛的問題,我們是否可以運用科學來推進外交?您是否認為各國科學家可以在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通過合作研究,在科學界架起新的橋梁,來促進世界和平? 溫家寶:我認為完全可以。首先,世界各國的科學家通過科學研究,在追求真理、崇尚科學和實事求是這一點上都有共同的願望,共同的特點,加強他們之間的密切合作與聯系,容易增強共識,增進互信。第二,科學家所從事的工作同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比如因特網,因此科學家的相互聯系交流也會促進國與國之間在經濟社會方面的相互合作與交流。多一點科學語言,少一點外交辭令,這個世界可能會更加美好。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