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25 23:51:59瀏覽238|回應0|推薦0 | |
期盼內湖之心【中國時報 2015.05.27】 孫振義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7000493-260109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全球的降雨分布日益不均,豪大雨的發生機率亦有微增的跡象。相對地,台灣也未能置身事外,近年來總是動不動就逢「大旱」或是「大澇」,不只造成嚴重之民生不便,更是整體經濟上的大風險。
各大都市的人口稠密區域,其地表多為水泥與柏油覆蓋,每經大雨便會產生大量地表逕流水,在土地滯洪能力幾乎消失殆盡之條件下,僅能仰賴排水系統。是故,每每在暴雨來襲時,不但會使下水道系統承受龐大的疏洪壓力,在雨後,沒能留下一點有用的雨水資源,更是莫大的遺憾!
因此,若是都市中能夠興建兼具滯洪與水資源利用的公共設施,理當予以鼓勵與支持。報載北市府擬斥資9000餘萬元,欲在內湖瑞光路舊花卉批發市場闢建「內科之心」都會型人工溼地公園,本是佳音,卻因苦無水源問題而陷入困頓!
事實上,無論是採用內湖汙水處理廠之二級處理排放水,抑或是設置「雨撲滿」收集雨水、地表逕流水做為人工溼地水源,均是可考慮的方式。然而,在現實的條件限制下,筆者粗估採用鄰近公共設施之生活汙水與兼併雨水再利用之方式最為可行。
都市中日常用水約有8成都將成為汙水,水量相當穩定。雖說內湖汙水處理廠每天約有12萬噸的水可供運用,但因考量「內科之心」人工溼地需要依照季節、氣候條件、植物生長情況、水質淨化效果調整每日進水量,實在也無須太多的水源。況且,汙水廠其距離約達兩公里之遙,不如採用同屬市政府管轄之鄰近公共設施所產生之汙水,更能彰顯效益與便捷性。此外,區內亦宜廣設「雨撲滿」、雨水貯集池、地下雨水蓄水槽等設施,成為澆灌、沖廁與清潔園區之用,方能彰顯善用雨水資源之示範意義,達到強化全區滯洪效果之目的。
無論是經人工溼地淨化後的「中水」,抑或是蒐集而來的「雨水」、「地表逕流水」,除了必須有計畫性地進行「水質定期檢測」外,在使用上更須僅限於「非人體接觸」之用水為宜!是故,在園區水資源使用計畫、工程配置上,需要有水處理專業的評估與判斷。
「內湖」一名源自於數百年前該地區逐漸由沼澤區演化成湖而來。都市開發多年後的今日,若能夠透過一項兼具滯洪、基地保水、水資源利用、生態棲息與休閒遊憩之多功能「教育示範園區」,重新在內湖創造出一新「池」,非僅是台北市民之幸,更會是環境之福矣!(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副教授)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