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01 11:37:27瀏覽1063|回應0|推薦0 | |
1太極拳之應用指導原則是「柔為體、不爭為用」,也可以說「虛為體、實為用」;無實不足以言虛,無虛無法以證實,虛與實是相生相成的。虛者,空也,能虛空則能使內勁圓融,神意氣的轉換和身形的變化皆能隨心所欲;實者,堅固也,堅能破敵,但易生滯礙;所以,在太極拳的習練中,首先要追求虛空,然後再求虛空中生出的實在(即指內勁),而未經虛空出現的實在,就是本力、拙力。 2太極拳的內勁,從催僵化柔練起,逐漸消除血氣之力,慢慢達到遍體虛靈,圓活無礙,使神意氣混融為一體,不僅自己的神意氣不為人知,他人動靜虛實的變化,卻能了然於胸、洞悉入微;而在對峙運用中特別強調,既感覺不到自己任何力,又感覺不到別人任何力的時候,就是最佳的發勁時機,這就是「遇實化虛,以虛擊實,以虛擊虛」。 3先天一炁虛無生:在太極拳的練習中,首先要體會身體處處開關展竅,節節鬆開,虛空到沒有身體的存在;同時在精神方面,必須做到心中虛極靜篤,空空洞洞,一塵不染,萬緣不著,此乃就身內而言;而在身外,又必須與虛空合為一體,先天一炁,即由此虛空之中產生,從虛空出,亦從虛空入;沒有虛空,就沒有內勁,有了內勁,更為虛空,這就是太極拳的「由虛空尋有力之真實」。太極拳的內勁將人發出,好像是實的,但這個內勁卻是完全由虛中而來;虛的時候空空蕩蕩,實的時候你也抓不到東西,也是空空蕩蕩;而這個階段,就是要從內功修煉的層次去理解太極拳的虛實,才能有所體會,倘若照一般練拳者從外形的虛實和重心轉換上去探討理解,恐怕是瞎子摸象,難登堂奧。 4「練拳不諳虛實理,枉費功夫終無成」:虛實不分即雙重,行拳走架時要注意雙重的問題,在推手訓練中,除本身雙重會導致滯礙外,彼我之間的雙重就會造成互頂;所以,盤拳時,不僅要注意身體部位不可雙重,同時在內勁與神意氣的走勢亦不可雙重;而在對峙之時,則要培養靈敏的聽勁與沾黏功夫,才能做到不丟不頂,不抗不匾,連隨由人亦由己;亦即對方抓到你何處,該處就要捨得鬆開,大膽捨給別人,倘能夠做到「以虛接實、以虛接虛」,讓別人聽不到摸不著我的虛實變化,自然就可以避免了雙重的毛病。 5一般來說,化拿對方為虛,發打對方為實,但這個實是由虛產生的實,而不是拙力或招式方面的實;這時的化拿,就是「虛則能受」,就是「真虛不受力」,但這時的發打,對方會感覺到一股實實在在的內勁,而自己卻還是虛空的;亦即,身體的任何部位打人,那個部位就必須虛掉。 6虛實相伴:「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謂「空」就是虛,也就是說你要能空掉自己的任何拙力,同時又要化解對方的任何來力或來勁;所謂「不空」也就是實,是指你在虛空的同時,將別人的來力變成你自己的神意氣的中和,產生一種新的內勁;在這個時候,實也就是虛,虛也就是實,「不空而空」就是虛實相伴。 7「掤履擠按皆非似,處處無手處處手」:太極拳的招法絕非僅體現在外形的一招一式上,還體現在神意氣變化的術上,亦即只有走內勁的術,才能做到在真虛的情況下聽清對方的來力、來勁與來意的虛實,同時又不將自己的內勁虛實暴露於人;所以,到了煉神還虛的化勁階段,就是真正「以武入道」的層次,這時周身空靈,中樞神經的反應可以達到讓人難以置信的程度,這也就是前輩們所說的「豈知吾得嬰兒真,打法天下是真形」。不過這種層次是要靠悟性和努力去摸索,才能真正體會到,而這也是太極拳虛實功夫的一種訓練,畢竟沒有虛懷若谷的胸襟和恬淡的修養,亦即氣質和性格會發生重大的轉化,心中坦蕩不著一物,人我不分,方能真實無妄,否則是很難進入此境界的。 8虛實同源全是意:總體而言,講虛實,首先要落實到招法的虛實和身體的虛實,然後到意和內勁的虛實變化,一直到身體點、線、面、體上的虛實變化,和意上點、線、面、體上的虛實變化,最後到意上的虛實不分,要用時則是虛實一體,在這個階段,渾噩一身,太極功成,通體虛實,圓活無礙。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