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光
2008/06/20 08:23:22瀏覽2052|回應0|推薦34

時光,如何定義呢?可泛指日子或時間。時光,亦可分解為時間和光陰。那麼如何解釋時間呢?對人類而言,時間是現在的進行式,它伴隨著生命體從生存走向死亡。它永遠使事物改變「現在」,使「現在」變成過去。當時間不斷變化,它能使任何物體老化。依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而言,時間和空間不分開存在,它們結合為「時空」。在「時空連體」中,對每一個體而言,所有的過去與將來,都在一個點上相會,而這「點」永遠是現在。

古人對於時光(日子、時間),描述於詩詞,給人有不同體會與感受。例唐.韋應物(西郊燕集)詩:「濟濟眾君子,高宴及時光。」唐.韋莊(關河道中)詩:「槐陌蟬聲柳市風,驛樓高倚夕陽東。往來千里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平生志業匡堯舜,又擬滄浪學釣翁。」紅樓夢第五十七回:「倘或老太太一時有個好歹,那時雖也完事,只怕耽誤了時光,還不得稱心如意呢。」等皆大概意謂時間(或日子)過得真快啊!

另〈易經〉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此天「行」健,就是宇宙順其自然運轉,在時間中流動之意。因其循環運動,此天「行」健,讓人感覺「時間」是有方向的,如同時間在手表表面以順時針迴轉一般,可肉眼看出時間分秒在流動。

從科學觀點而言,時間和空間一樣,是沒有方向限制的,時間的方向感是人類心理的錯覺,空間的方向錯覺,則大部分是不同的時間造成的。至佛家所謂的「無常」,即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無常」這個概念,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時間,事物在時間中瞬息變易,永不停止。

現今的人,對時間有不同的詮釋。例時間可以淡化愛恨,也可能激變心境;善待時間變化,不同的時間,能產生不一樣的情緒;時間可以管理,以筆錄條載方式,記錄待辦事項;利用時間累積財富(人脈),也利用時間清理人情世故;跳脫時間的局限,不要讓時間回到原點;對於時間常感慨與困惑者,勿與之論歲月;可以定出時間的方向,作為將來努力的目標;再者,千金難買寸光陰(時間)。人生在世,不論上學或就業途中,隨時可立下一個開端,先管理好時間,再管理好自己。此舉或許有助於扭轉頹運,而能邁向成功之路呢!

至於光陰,它是現在的過去,它也是時間的產物。一般而言,人們常追憶逝去的光陰,回味遺憾(美好)前的時刻,重享歷歷在目之情景。設使光陰能倒回,回到從前,則彼情境便是過去的現在。過去的現在即使重現眼前,因時空依然不變,則情境又怎能預期?情境如無法改變,此刻我們又如何能消除(重溫)彼時所謂的遺憾(美好)光陰呢?

回到過去,最大問題是所謂的「祖父悖論」:一個人穿越時光回到他祖父還沒有生下他父親的時候,殺死他的祖父。這個世界上沒有他的父親,當然也就不會有他。那麼,又怎麼會有「這個人」回去殺死他的祖父呢?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這個人」去殺他祖父,那麼「這個人」顯然又確實是存在的。(註一)我們及我們身邊的事物是從過去走向現在,從現在走向未來;相對來說,時間就是不斷的過去。這就像我們看車外的景物,總是反方向的飛逝一般。但關於這種說法,也有人提出了歷史一致論和多重宇宙理論來作為解答。否定時間旅行的人也會指出,如果未來的人能夠回到過去,那麼我們應該早就看到很多從未來回來的觀光客了;但這種理論是較沒有任何依據性的。雖然目前時間旅行還沒有任何實質的科學證據,但同樣的,目前的物理也還無法排除(能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的可能性(註二)

古人對於光陰,賦之於詩詞者,以傷懷感慨居多。例顏氏家訓(勉學):「光陰可惜,譬諸流水。」意謂光陰似箭,如白駒過隙。如流水逝去不返,勸勉人們多加愛惜,勿等到一事無成才來悔恨不已。至於江淹(別賦):「明月白露,光陰往來」及曹丕〈典論論文〉:「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意謂光陰無時或刻地自眼前消失,讓人無法自覺。再有王羲之勉子寫完一缸水,嘗謂:「快樂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等則有人生如寄,歲月不居之感嘆!

清末.朱自清(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民國.翁志萍(光陰頌):「光陰,光陰!逝者如斯兮,棄擲埋沒,糞土不能銷蝕。光陰,光陰!不捨晝夜兮,焯若星月,何曾隱晦墜失。光陰,光陰!去者如彼兮,隨波逐流,放蕩乎非此時。光陰,光陰!夜以繼日兮,逆來順受,勤勉之永不遲。」等皆略述光陰易逝之梗概。(註三)

時光可以定義,如文前所述;時光亦可說無從定義,如同「時光隧道」一般,人類不可能在時間流裡旅行,因為人類只存在於三維空間;然就精神、意識而言,我們卻可藉繪畫、書籍等「時光隧道」,與過去和未來的世界溝通。

吾人以為,光陰為時間所產出。與其追思回憶,感歎光陰易逝者,莫若及時把握現在,善加利用時間,期所當期,為所當為。則斯人,或可底於成矣!(註四)

附註:一、此小段參考琉璃帳網站。

           二、此小段部分內容參考網路資料。

           三、部分內容轉引筆者(光陰頌)一文。

四、全文僅為筆者個人讀書心得彙整或看法,非必為學理或原則。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rping&aid=197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