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01 17:49:46瀏覽381|回應1|推薦11 | |
我不太愛唱歌。意思是必要的時候,還是會唱兩首。
這兩年,我最大的樂趣是沒事時寫寫歌(曲),因為自由創作,完全不必考慮市場,什麼都寫,所以多少有一些心得,其中之一是台語流行歌很難寫。 我想過為什麼會這樣。 我的同學曾對台語歌的特色下過結論:「不論是什麼台語歌,基本上到了副歌的時候,一定要ㄍ一ㄥ上去!」 拿了幾隻台語歌聽聽,對厚。 另一個朋友說:「台語歌多半要酒、醉、港邊、暗瞑、伊、妳……,大概就這些必要的元素啦。」 再拿了幾隻台語歌聽聽,對厚。 還有另一個朋友說:「不管好不好聽,就是很台,台到你聽了就會知道這是台語歌,不需要猶豫,讓它跑到安地斯山脈的秘洞中釀個五百年,它還是不折不扣的台語歌。」 挖屋~我不知道,而且沒把握再活五百年。 理論上,現在的台語歌,一定是揮雄厲害! 在抽象的文化意義上,我覺得是因為台灣這塊土地上,在幾百年前就全球化了,西班牙、荷蘭、明朝人、清朝人、日本人、美國人、中華民國人,加上移民、械鬥、戰爭……,總而言之,實質的意義就是拚角頭、搶地盤,一撥撥猛人的搏命演出,就這麼&*%$#(一堆髒話)攪和,裡頭自然摻了很多的機車芭樂蓮霧荔枝,於是造就出來的音樂,就是一種特殊的「樣」! 老實說,我喜歡,不對,是愛極了。 我想先破解台語歌為什麼要「酒、醉、港邊、暗瞑、伊、妳……」,因為它們,對到了韻。 如果你對台語不熟,那很抱歉,我下面的東西基本上不好理解,但是如果你熟悉台語,當可會心一笑。 酒:尾韻是「ㄩ」 醉:尾韻是「ㄨ一」 港邊:尾韻是「一」 暗瞑:尾韻是「一」 伊:尾韻是「一」 妳:尾韻是「一」 理論上,我們生活當中經常機哩挖拉的「一ㄨㄩ」是同一國的,不要問我為什麼——博大精深的東西,不可以用幾句話講完,那是不禮貌的,專家們很忌諱,或者你該打個電話問一問以前的國文老師。 硬要把這些字套在「北京話」的韻腳系統中找到關連,絕對會很讓人失望的,只要你是小學三年級以上,讀了這些字,你也就死心了吧。 但這就是台語歌能夠精神抖擻的地方了。 在一百個字裡結束的台語歌詞中,這些「關鍵字」通常是要被要求對到韻的,所以在54321之下,實在太容易在填詞時撞到一起了。 台語歌詞,太容易「撞歌」了,所以在副歌運用上,用力地ㄍ一ㄥ上去,就是很顯而易見的選擇——很多年前,這塊土地上的詞曲創作老師,老早就理解並體認什麼是差異化、核心價值……種種的競爭概念了。 雖然他們沒有具體發展出什麼叫台語歌的理論,但他們贏了。 就後來的這些台語歌,是不是一脈相承?或者誰誰誰來下個結論吧? 就我的看待,台語歌始終會有它自己的特色,像一頭曠野上的獸那般。 被壓迫的角色如果有機會,會用盡一切力量宣洩。 靠!難怪我會覺得難度很高。 跟你分享我今天發現的美好。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