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羥氯奎寧與氯奎寧的眼睛毒性作用 Hydroxychloroquine/Chloroquine toxicity
2011/03/03 17:42:54瀏覽6554|回應0|推薦4

羥氯奎寧與氯奎寧的眼睛毒性作用 Hydroxychloroquine/Chloroquine toxicity

羥氯奎寧(即俗稱的奎寧)與氯奎寧皆屬於喹諾酮(quinolone)類,此類藥物最早被用於治療與預防瘧疾(malaria),近年來則亦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紅斑性狼瘡等免疫疾病。其中因為氯奎寧的藥物毒性較強的關係,已逐漸為羥氯奎寧所替代;其對身體的副作用可包括噁心、嘔吐、腹痛、搔癢、紅斑、白斑、紫外線敏感、耳鳴、顱神經麻痺、肌無力、及血球數目減少等。

氯奎寧治療瘧疾的藥理作用在於藥物可進入瘧原蟲感染的紅血球酸性溶小體,經由抑制瘧原蟲色素(hemozoin)接合血紅素(heme),促使鐵前吡喀紫質(Fe-protoporphyrin IX)與氯奎寧結合成毒性複合物,結果可殺死被感染細胞與瘧原蟲。近年來氯奎寧還被發現可抑制第九型類鐸接受器(Toll-like receptor 9)的作用,因而可做為一種免疫抑制劑(可抑制淋巴球的增生、樹突細胞的抗原呈獻、及溶小體的分泌等),目前臨床上亦用於治療多種免疫疾病。

氯奎寧在60年代就被發現可造成眼睛的病變;主要在於長期使用之後(一般需一年以上),氯奎寧本身對眼睛組織產生的毒性作用,尤其是視網膜。目前認為其視網膜毒性作用,主要是因為氯奎寧對於黑色素(melanin)有高親和性,因此長期使用氯奎寧會使眼睛的視網膜色素層(含大量黑色素)累積高量的氯奎寧藥物。當氯奎寧累積造成視網膜病變時,不一定會產生明顯症狀,但若夠嚴重時,可以發生包括視野變暗、閃光、光暈、畏光、複視、視中央周圍物體變形(paracentral metamorphopsia)、及視力減退等病症。

氯奎寧視網膜病變的病灶,在早期主要包括黃斑部色素不規則及視小凹反射異常等,到晚期可發生中央部位的色素減退、牛眼狀黃斑部病變(bull's eye maculopathy)、骨針狀色素沉著(bone spicule pigmentation)、血管縮小(vascular attenuation)、及視神經盤蒼白等現象。氯奎寧除了會造成視網膜病變以外,亦可造成角膜上皮的螺旋狀沉積現象(whorl-like deposits)及水晶體的後囊性白內障(posterior subcapsular opacity)。

因此,只要是接受羥氯奎寧喹或氯奎寧長期治療的患者,都應該在用藥後接受眼科的定期檢查,以作為追蹤及用藥治療的依據。

奎寧所造成眼睛病變的圖片,可參考下列網址:
http://webvision.med.utah.edu/imageswv/DONFig19.jpg (視網膜病變)
http://studydroid.com/imageCards/card-1812022-front.jpg (角膜病變)
http://eyeatlas.medicine.iu.edu/wp/wp-content/uploads/2010/08/Plaquenil-deposition.-OD1.jpg-1024x419.jpg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nwu&aid=494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