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15 00:47:02瀏覽12702|回應0|推薦2 | |
Filibustering,根據香港雅虎字典的解釋,是:「(尤指在議會中的)使用阻撓手段」。香港傳媒取其諧音「拉布」,最近就專指泛民主派議員如果在立法局上,為了阻止通過對「高鐵」的撥款而使出的超長質詢手段,提出超過過百條問題。建制派明顯討厭「拉布」,無論是議員或親政府(或親中?)媒體,均指這是浪費時間的小動作,甚至「恐嚇」「拉布」會拖慢興建高鐵的進程,會加劇香港被邊緣化的危機云云… 只是,「拉布」真的是全無意義,小人為之的「小動作」嗎?其實不然。大膽說句,在泛民玩「拉布」戰術前,所謂的「80後」(始終不認為遊行的一群能代表這一世代)高調示威前,大家問心:知道什麼是高鐵嗎?全名是什麼?(答案:廣深高速鐵路)總站是西九嗎?為什麼要設在西九?為什麼要香港特區政府花上669億港元興建?是669億港元耶!天啊! 「拉布」其實很有用,尤其是對社會漠不關心的人。新聞學上有一理論叫「agenda setting(議題設定)」,指傳媒不能決定讀者的立場,但能把他們引導去討論同一議題,讓這議題成為全城的「唯一」(或少數)話題。今回香港泛民議員的「拉布」,讓大家不重視╱不知道╱不認識╱不關心的「高鐵撥款」忽然成為社會上的「熱話」,因為大家此時都熱切要求希望知道更多有關的資訊,令無論正反雙方都不再能胡混幾句過關! 反對的,不論是「反對建高鐵」還是「反對設總站於西九(但支持建高鐵)」,為爭取輿論,除了用標奇立異的示威形式去爭取曝光(勿論當中會否有被一般人視為「過份激進」的行為),更要提出各式各類的數據及方案,支撐自己的論點;支持的,政府╱建制派議員╱商界╱建築界人士(又被稱為「既得利益者」),態度再「傲慢」,再三強調「不建高鐵便阻礙發展╱使香港被邊緣化」云云,也不能只拋假大空的形容詞,而是拿出實據去辯護「信念」。 由「拉布」衍生出來的討論,無形中,是增加我們對事件的認識程度。要知道,最大的悲哀其實不是「被邊緣化」,而是無知,盲目地支持或反對,最終受害的會是誰?就算「拉布」可能浪費了時間或金錢,甚至是「機會」、「發展」……但與其臣服於概念化的信念,倒不如在過程中讓支持派揚出他們堅持的理由,聽取反對派有數字有理據的質疑,最後無論興建與否,撥款多少,總不會讓納稅人霧煞煞,花掉的錢也要知道使在何處。 以權服人,倒不如以理服人,香港特區政府多年來還是不懂這道理,所以才會由西九、灣仔囍帖街、到今日的高鐵均是屢戰屢敗。別說為何殖民地時期的地鐵、青馬大橋、機場等無人過問又興建成功有助社會發展,當年人家紀錄良好,期望與實績一致,社會縱使在無反對權的情況下,仍對多項計劃「有信心」;咱們現在的特區政府,由迪士尼到西鐵,究竟是「成功」創造就業機會、有助香港經濟發展,還是白花金錢人流少,可謂「睇見都眼冤」?以歷史為證,才是今時今日香港市民「反對」得最徹底的原因。香港會否被邊緣化?已經不是重點,一個不被信任的政府,才是答案。 最後,以一首「起高鐵無天裝」(原曲:差一剎的地老天荒)讓大家認識「反興建高鐵」的部份理據。 (無聊備註:選曲只重題材,原曲的劇不獲推薦。謝謝…)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