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是否曾經想要「下移」一點?
2009/06/07 08:29:27瀏覽4674|回應2|推薦22

 

 

 

   同一天。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已經辭職,離開目前還算高薪的工作,全家搬到宜蘭。接下來要做什麼?不知道,只知道收入一定比現在少。另一個朋友,已經當soho族有一陣子,收入不穩定,而且只有從前的一半,但是他告訴我,居然覺得快樂多了。

 

     幾年來,我周圍有愈來愈多朋友,選擇了這種方式過生活:放下比較高收入的職業,放下追逐升官加薪的期待,選擇一份收入比較低的工作,過著必須比較省吃儉用、但卻讓自己比較滿意的日子。 

 

     這種人,通常很難取得原先同事們的理解,也會讓父母與好友擔心。人都要往高處爬,錢是愈多愈好,怎麼反其道而行?錢少賺,下半輩子怎麼辦?尤其是現在,經濟這麼差,工作這麼難找,未來這麼不確定,頭殼壞去嗎? 

 

     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Julia Schor看來,這種被當作「頭殼壞去」的人,可能為數還不少。一九九○年代的美國,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這種人。這種人,Schor稱他們為「下移者」(downshifters,也可譯為「減速者」)──主動選擇改變生活方式,而這種改變會直接造成收入的減少。 

 

     不只是美國,澳洲也有過相似的調查。在三○到六○歲的人中,同樣有兩成的人,選擇了較低薪的工作與較簡單的生活。這些人當中,不包含退休老人,但包括了主動換一份較低薪工作的人、主動減少工作時數或是改當soho的上班族。而且除了這群人之外,很多人就算還沒有「下移」,心裡也在做著同樣的盤算。 

 

     你可能以為,這些人或許已經賺飽了,或是繼承了什麼遺產,才敢這麼瀟灑。錯了,在美國,大部分做這種選擇的人,都是平均工作時間超長的苦命上班族;在澳洲,這群人的收入往往還低於全國平均薪資。我這些朋友就更別提了,很多都是沒有多少存款的窮光蛋。 

 

     那又是為什麼呢?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做,偏要過得比較窮?原因很多,從美國到澳洲,這些下移者的想法其實都很類似:不想為了賺錢,而讓自己的人生持續耗費在工作之中;他們想過「更有意義」的人生,多從事能讓自己心靈滿足的事,例如多陪伴家人、到小鎮行醫等。而如果這麼做的代價,是收入的減少、晚年生活的更不確定,他們也甘願承受。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想「下移」,更多人壓根兒不具備這種條件,但正在耶魯大學任教的澳洲學者克立夫漢米爾頓認為,這是現代社會很重要、卻沒有受到足夠重視的現象。對很多人來說,收入低,確實很沒安全感,但其實今天讓更多人不安與痛苦的,是孤獨、焦慮、疏離、自我懷疑等感受,以及伴隨著這些感受而來的疾病。 

 

     而「下移者」顯然已經發現,這些不安、痛苦與疾病,從來沒有隨著國家的經濟成長而改善,也跟家庭所得的增加沒有必然關係。相反的,透過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型態,往往會帶來較少的焦慮與孤獨,較多的自我肯定與社會參與,並進而打造出新的價值──例如經營很舒服的民宿、教出更好的孩子。至於錢這檔事,當消費減少之後,當不再羨慕天價豪宅、百萬名車與奢華精品之後,負擔,似乎也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嚴重。 

 

     真正負擔沉重的,可能還是那些每天得為了餬口,或是為了追逐消費慾望,而陷在無止境的工作中的人。要幫助這群人,漢米爾頓認為,需要一種不同的「政治環境」。比方說,政府不應滿腦子想拿經濟成長率來換選票,只顧著美化看得到的經濟數據;立法者與企業應該針對上班族的困境,提供更能激勵人們產生工作與生活熱情的政策──例如更完善的退休制度,讓人們能在較少的憂慮下,勇敢嘗試改變生涯。 

 

     當然還有媒體,應更理解這種下移者現象,而不是繼續在消費主義與奢華潮流中亂舞,舞亂了人心。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sesam&aid=3019699

 回應文章

怡克納米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也是過來人
2009/06/08 10:07

兩年前,我選擇「放牧」也就是「休養生息」,過了兩年清苦的日子,不單只是生活壓力,還有來自傳統家庭的壓力。

放牧兩年當中,寫了三本不怎麼樣的書,還好賣的差強人意。

兩年後,還是選擇不潛水了,因為,苦日子要有收入才過得去。



Capellia-禮讓行人實踐中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6/07 10:48

想要,但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勇氣,以及如何讓身邊的人了解。

記得四年前從前一家公司離職的時候,根本還沒找到下一個工作,當時,手上是有一點積蓄,工作其實也不是完全沒譜,有幾個朋友相繼在介紹或向我招手,不過那時候的念頭,就是先休息一下,等三個月到半年以後再說。

可休息不到一個月,老婆開始有疑問了:「你什麼時候要去上班?我爸媽﹝按:我岳父岳母﹞問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回答,他們都在關心到底是怎麼了?」

更慘的是,我媽更著急,不敢當面問我,但還是偷偷打電話給我舅舅,問他那邊有沒有工作機會,說我現在沒工作做,在家「好幾個月」了,也找不到工作,有的話要跟我說‧‧‧我當時偷聽到之後傻眼,因為我舅舅在做什麼知道嗎?他跟人合資開鐵工廠,做鐵門鐵窗那種,他那邊要是有工作的話,大概是貨車司機或是鐵工那一類的工作,那不是我會的工作啊。我只覺得我媽是急病亂投醫﹝這個「急病」是我,可是我真的「沒病」﹞。

我強調,那時候我是想得很清楚在幹什麼,可是旁邊的人卻有疑惑,無法理解。後來我受不了一直被問、被關心,只休息了一個半月就上工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