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1 06:57:39瀏覽7903|回應0|推薦16 | |
說英雄,太沉重。但的確有很多人,把孫大偉與林克孝放在心裡當偶像。 孫大偉病逝一年多了,追思活動到現在沒有停止。這星期,他的遺作《往前往後都是團圓》出版,很多人老早就預購;有個朋友告訴我,幾天前才「在夢裡與大偉相遇」。林克孝八月登山遇難,臉書上至今人氣未減,他追蹤泰雅族少女莎韻的故事所完成的遺作《找路》,也仍被擺在書店明顯位置;最近上映、同樣講述莎韻故事的電影《不一樣的月光》,我所看到的討論會上,幾乎場場都會提到林克孝,大家都說很懷念他。 這麼多人懷念,當然不是因為他們生前財富有多驚人。孫大偉的廣告公司很賺錢,但規模其實不算大;林克孝掌大旗的台新金控不小,但身為專業經理人的他,個人財富遠不及那些金融巨頭。網路上的粉絲多,也不是因為他們交友真的如此廣闊,事實上,很多粉絲壓根兒與他們素昧平生。被當作心靈偶像,更不是因為這兩人是什麼零缺點的聖者,孫大偉浸淫的廣告業,林克孝從事的金融業,誰沒有幾句怨言? 但就在這什麼事情都容易怨聲四起的年代,人們卻對這兩人懷念不已。我猜想,假如放到二十年前的時空,他們的過世可能還是會被注意,卻不會讓這麼多人重視。在那個膜拜大老闆、大人物的時代,官場爬得高的是英雄,企業搞得大的是好漢;人們爭相學習的,是快速成長的「競爭力」,媒體寵愛的,是盤踞政商、喊水會結凍的超級大老闆。 今天不同了。現在人心念已轉:事業爬得高很好,但活出豐富更重要;能賺大錢很好,但倘若得付出過高代價──例如忙到沒時間休閒喘息,與家人聚少離多,寧可選擇適可而止。過去,世界以經濟成長數字的高低論成敗;今天,官員們口中在全球經濟競賽中勝出的願景,再也難激勵多少人心。 媒體也變了,雖然還是愛追逐身價百億的富豪,卻不再像過去那樣盲目吹捧。以前很多富豪明明一輩子只會埋首工作,毫無生活品味可言,媒體還會把他們包裝成某種知書達禮允文允武的生活典範;今天,那些靠著吹捧包裝出來的樣版,很快就會被拆穿,露出唯利是圖、炫富無品的真面目。 孫大偉、林克孝不一樣。他們都不需要經過包裝,就是徹頭徹尾那種讓人打從心底嚮往的榜樣:事業做得很好,但更懂得生活;工作上出色,工作外的投入更動人。 我初識孫大偉,是多年前主持廣播節目時,幾度找他當來賓;節目結束後,會一路聊回他的辦公室。他可以如數家珍地,細說他與各種花草樹果結緣的故事;詹宏志曾經主編一套《當代名家旅行文學系列》,他本本都買來看,然後跟我討論尼克.丹斯格探索古絲路之旅,菲力普.馬斯登追蹤亞美尼亞人足跡的故事。節目上,我稱他廣告人,但朋友們都知道,這一點也不精確──廣告對他而言很重要,卻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已。 林克孝也是如此。金融業執行長只是他的身分之一,脫下西裝後的更多時間,他是愛登山、愛寫詩的浪漫份子。一有空,不是在家練體力,就往山裡探索。在城市裡,他是金融家;到了山裡,搖身變成獵人。顯然他自己偏愛獵人身分,因為他唯一的著作不是什麼投資術或經營學,而是一趟深山「找路」之旅。 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到深山找路,但都希望自己走上一條圓滿的生命旅程。這正是孫大偉與林克孝所象徵的典範:追求金錢很重要,但人不該一生在金錢的追求中度過。 歌手陳昇最近寫了封信遙念孫大偉,是這樣結尾的:「如果生命是一捆柴,它終必要成為灰燼,你已經告訴我們該要怎麼燃燒。」粉絲們的懷念,其實也是一種對自己生命的期許:這輩子,我該怎麼過生活?賺錢謀生之外,我們是否有個能燃起生命熱情、甚至改變世界的夢想? 人生如此,國家又何嘗不是呢?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