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理想與感情結合─《交響情人夢》
2014/11/03 14:55:25瀏覽3156|回應0|推薦50
幾年前,《交響情人夢》開啟了涵一家通往日劇世界之門!

劇集裡的樂曲非常好聽!古典音樂果然雋永還有就是男主角千秋真是太、太太令人嚮往了。

唉。世界上真的有這種人嗎?彈得一手好琴、氣質無懈可擊、交響樂團指揮起來風生水起、打掃煮飯樣樣精通、冷漠外表下的好心腸(或者說,遇到野田之後才慢慢顯露出的柔情兼人性化的那一面?)

會音樂的孩子會不會變壞我不知道,但是很肯定的,會音樂(天才級)的帥哥會讓很多女生眼冒愛心!

雖然千秋常常(很漫畫式地)將野田像沙包一樣丟來丟去(或一拳打趴),但是劇中處處是嘴硬之下的關心與溫馨──無條件地做她的義工、被她誇得飄飄然之際就將自己給賣了 (「下次煮更好吃的給妳吃!」)、一邊忙著自己的事還會邊想著,她是不是又捧著碗蹲在他家門口,餓著等他這個御廚回來、對著吵架過後又跑來找自己的她賭氣「還來找我這個惡魔做什麼?不是說不來了嗎?分居呢?離婚呢?」如此種種,還是能代表某種意義上的不同的吧?

這就叫做「吃定」吧?連千秋的前女友都恍然大悟「原來他是對這種人沒輒啊」─ 毫無心機、不按牌理出牌、也沒什麼自尊不自尊

兩個個性如此極端的人卻在鋼琴上配合得天衣無縫,也只有千秋這種天才,才能夠配合得上野田這種怪才!也許這才真的是知音吧?兩個人對著譜好好地配出一首中規中舉的協奏曲已經很不容易了,那麼,一個人天馬行空地照著自己的意思演奏,另一個人卻能夠完美地配合出整首絕無僅有的協奏曲這不是命中注定是什麼?

不知道為什麼,生離死別的愛恨情仇,反而沒有這種細膩模糊的感情那麼地讓人動容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一個人,能夠總是關心、照顧、包容著你,能夠無條件地為你做很多他不曾、也不會為其他人做的事(雖然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根筋歪掉了),那麼,還有什麼可求的?

若是沒有遇到野田,千秋可能仍然是那個患有飛行恐懼症、目中無人的冷血(自閉)的孤僻男;若是沒有遇到千秋,野田也許就會真的埋沒自己天生的怪才(抱歉,真的不認為聽過一遍CD就能完整地彈出Stravinsky "Petrushka" 的人還在天才的範圍內),而在畢業後只去當一名平平凡凡的幼稚園老師,用她那種天生特異的才能去為小朋友伴奏帶動唱。

當然,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要怎麼過。一個才華洋溢的人,也可以選擇默默無聞地渡過一生。但那應該是清楚地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有的選擇,甚至經歷過這些不同的可能之後,所慎重決定的隱退。

而在那些關鍵的時刻是否有遇到那些關鍵的人,更會左右一個人的未來。《交響情人夢》中難得的是千秋和野田都是千里馬,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方的伯樂。也許到了人生的某一個階段以後,能影響你的、能改變你的、能理解你的、願意給你機會的,都算是貴人吧!

若不是有著非同凡人的才華,野田怎麼樣也不可能和千秋走在一起吧?一個是音樂世家的王子、相貌出眾,另一個卻是鄉下漁家的女兒(若不是小時候鄰居姐姐,可能根本不會有人發現野田的特異才能)、沒有特別亮麗的外貌(甚至於生活自理能力極差)。用世俗的眼光看來,應該會覺得千秋可惜了,咳不過也正是野田的出現,才把千秋人性化,並且生活化了。就算兩人的家世背景大不相同(離婚卻高貴優雅的千秋父母,對照一家和樂而瘋狂的野田家族),但至少,在音樂(兩人的人生大方向)方面他們有著共同的語言。

直到看完了連續劇,涵的心得也就只停留在「兩人配不配,為什麼相配」的程度而已。沒想到,看了SP和電影最終篇之後好幾天無法言喻,心裡糾結在一團的感覺。

真的很難理解啊,這種平行線式的愛情。

若說第一部還帶著濃重的喜劇式漫畫色彩,SP和電影就真的是人生了吧?一開始的千秋只是一個需要克服自己恐懼症,以及被諸多女生(包括女主角和兩個性向未可知的男生)包圍及迷戀的普通男主角。但是到了後期,他開始像一個更貼近生活的人了。會煩惱事業上的挫折(話說那令人噴飯的Bolero演出)、會計較女朋友不但沒打電話給他,還在他的房裡跟情敵討論旅遊路線(後來還因而引發了《交響》中最精彩的一段賽納橋上決鬪事件交響情人夢中最大規模的武俠片段)、會面對野田突如其來的求婚不知所措、會在野田刻意逃避時沮喪地想著自己是不是被甩了

就這樣,高高在上的王子變成了普通人(但依然魅力不減啊,呵呵)。

另一方面,本來只是鋼琴怪才的野田,出了國之後再也不是那個嘻嘻哈哈的怪女生。到了異鄉的陌生與徬徨,發現自己跟不上課程及語言的挫敗、一心追隨的學長不但忙得不可開交,還總是跟一個比自己有名又有表演經驗的女生合作當她心急地為了追上千秋而差點練琴練到「走火入魔」,兩人的關係也開始產生危機之時,不禁要懷疑野田這樣究竟值不值?或許讓野田快快樂樂地留在日本陪小朋友練體操,她還會幸福一些

剛看完SP和電影時真的挺不滿的,兩個人這樣算什麼情侶?總是各自奮鬥、各自曲折、各自悲哀,見面時談的也是「最近琴練得怎麼樣?」一開始覺得千秋蠻不厚道的,把人家攛掇到了國外然後就放她自生自滅?一開始還老是否認野田跟他有任何關係(沒人相信)

所以才說這種平行線式的愛情很難懂啊!是涵的境界不夠高嗎?

但是後來當千秋為了陪她而取消了自己的行程,野田卻告訴他要自己努力去詮釋屬於自己的音樂時,才明白,有些路,終究是必須一個人走的。

想想也是,千秋鋼琴彈得再好也不能替野田出道,而野田再喜歡千秋也不能替他去比指揮大賽。兩個人再親密,終究還是獨立的個體。就像野田打扮成莫札特的那場獨奏會之後,千秋心裡那句全劇中最經典的獨白:

「她似乎總是跟我形影不離,卻又好像離我很遠,獨自去旅行,不知不覺又回到我身邊。這樣也好,只要我別把她給看丟就好了。」

所以說,人生果然是孤獨的一個人對你來說再重要,最多你也只能做到不看丟他,並且確認(慶幸?)你是他唯一的旅行或流浪的終點。

有一點點懷疑過,這種透過媒介(例如此劇中的音樂理想)的愛情真的能算是愛嗎?

千秋及野田、龍太郎與清良,都曾經為了理想而「冷落」感情。感情這種東西到底能不能與理智並容,見仁見智。一部分的人可能會質疑上述兩對的關係到底是不是情侶,而另一部分(也許有過相互陪伴卻獨自成長這種經驗)的人,可能比較能理解他們的堅持信念與含蓄感情。

曾經不只一次地想過如果千秋/野田或是龍太郎/清良中的某一人變心了,那另一人會怎麼樣。想到最後的結論是

不會怎麼樣。

可能會遺憾及傷感一陣子吧?但是千秋的話會馬上再度投入指揮(團員們得經歷過相當時期的地獄生活就是了)、野田會狂吃狂喝狂弄亂房間狂看電視(或是去自我放逐一陣)、龍太郎會默默地掉幾滴淚、清良會狂練小提琴(以上為個人猜想,人畢竟是不可能同時走過河的兩岸的,所以另外那邊河岸的風景就讓涵編一下吧)。

但是,還是不能就此否認那種感情的真實性的。

脫去高傲的外表及理清了「愛野田」及「愛野田的鋼琴」之後,千秋其實是很深情的。(縱使「愛野田」及「愛野田的鋼琴」融合的程度很難分割,不會彈琴的野田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單純無心機的垃圾女)。不說別的,那個老愛勾引他的俄羅斯辣妹一天到晚在他千秋面前晃悠,千秋卻只是先面不改色地批評她腰圍粗了點,再叫穿著清涼的她幫忙搬東西。還有漫畫版裡有一幕讓涵的印象很深刻和媽媽吵了架的孫蕊(就是那個讓野田有了強烈危機意識的鋼琴演奏家)找到了千秋,要他請她吃飯,基於一種同儕的義氣千秋沒有拒絕。但是當吃完飯後孫蕊還想約千秋隔天見面時,千秋想也不想地、連頭也沒有回地一口回絕「不行,明天中午和野田妹約好了」。

另外,電影中有一段最後被剪掉的,松田取笑千秋「父親是名鋼琴家,母親是有錢人,女友是變態。真好,有那麼多背景」之後,千秋對松田說的「三個之中我自己選的,只有那個變態本來也沒想過的,只是懶得抵抗了」。此話亦真亦假,與其說是懶得抵抗,不如說是後來他在野田失蹤時焦躁不安地發現,自己早已將兩個人的未來當成理所當然了。

視覺和條件上的引誘都撼動不了千秋對野田的「理所當然」,野田真的沒什麼好擔心的了。聽說有自制力的人才會成功呢。

這種感情可能偶爾會看似缺乏濃情蜜意,若是溝通不當也有可能陷入危機,但是,是否也就是這種愛,一旦克服了最初的困難,才最有可能持久。因為它不但不是建築在可能妨礙對方人生發展的基礎上,反而是理智而信賴彼此地將感情與人生(事業與自我實現)成功地融合了在一起。

的確,沒有音樂就不會有野田和千秋。但是同樣地,沒有音樂的話,誰都可以是野田或千秋。交往了也有可能分手、結婚了也有可能離婚,隨便來個放電的、隨身帶著粉紅色愛心的、活力四射、善解人意、條件優越或者是千嬌百媚的小三,兩人可能就玩完了。

記得很久以前在某本心理學課本上讀到的,只有熱情的感情是幼稚並且易碎的。詳細的內容記不得了,反正好像是說成熟的愛應該要有朋友式的陪伴,或者共同興趣作為前提吧。

就像野田和清良的那番對話「沒有音樂就不會在一起了」。這種感情是很難取代的。例如:想跟野田搶千秋的,可能必須先練琴練到出師未捷身先死,況且就算練成了,還是無法取代治好了千秋恐懼症的野田。(話雖如此,涵還是很喜歡清良想像的那一幕裏軒的龍太郎與清良穿著廚師服,「歡迎光臨!」好溫馨呢!)

況且,哪一段感情不是因為媒介而產生的?因為同班所以認識的,學校就是媒介;因為工作而認識的,事業就是媒介;因為某種共同興趣而相愛的,這種興趣就是媒介頂多只能說,結合了千秋和野田的媒介在他們的生命中佔了較大的比例。因此才會有「那麼拿走了這個媒介兩人之間還剩什麼?」或是「他們到底是愛媒介還是愛對方」的這種質疑。

其實,交響樂(音樂)、情人(千秋和野田)、夢(站在世界的音樂舞台上以及兩個人合作的夢想),排除了這三個之中的任何一個因素,交響情人夢就不再是交響情人夢了。

若說第一部是千秋與野田的結緣,那麼SP及最終樂章就是兩人關係的磨合與各自展開的自我超越與成長之路。一直以來,千秋所面對的都是技術上的挑戰(除了旅行恐懼症之外),而野田所面對的是心理的障礙。

近尾聲時,終於透過「報馬仔」黑木而找到野田的千秋,也質疑是否當初不該強迫(好像也不算強迫慫恿?勸說?引誘?)野田跟他一起到歐洲。但是在又一次聽到野田的《悲愴》第二樂章後,他還是禁不住地熱淚盈眶「不管重來多少次,在聽了這樣的彈奏後,我還是會想要將她送上這個舞台的」

不僅僅是感動而已。野田和千秋是情人、是知音、是彼此的伯樂、也完整地見證了對方所有關鍵的成長與蛻變。

交響情人夢,說到底,是兩個迥然不同的人,因為音樂及夢想,在歷經了一連串的外界的、他們兩人之間的、以及自己的能力與個性上的考驗與挑戰之後,才促成的及知性、感性及理性的結合。

希望千秋和野田能永遠堅持對於彼此的認定與執著,並且一同超越每一次的默契與合作,一起成長與實現夢想!

一生無悔就是最大的幸福。共勉之。

P.S. 看了交響之後,想起了高中時在學校樂團還有鋼琴比賽中度過的那些時光覺得很懷念!附一張很多年前在學校樂團和室內樂團表演照!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nnifergao&aid=18637884